-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875732.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吴嘉琪 , 彭莱 , 孙鹏伟 , 王红斌 , 朱博 , 陈畅 , 陈文睿 , 鄞庆佳 , 肖涛 , 王聪 , 马志宾 , 张少凡 , 覃煜 , 李妍红 , 谢剑翔 , 朱劲磊 , 陈奥博 , 吴浚铭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流电网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通过工具将保存在目标数据文件中的交流电网数据转换成PSCAD软件上的电磁暂态初始模型;对电磁暂态初始模型中的负荷模型进行调整;基于调整后的电磁暂态初始模型获取电磁暂态最终模型,改善了现有技术通过全手动搭建电磁暂态模型,存在的建模效率低和出错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406544.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9/445 , G06F16/17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置文件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终端触发的初始配置文件处理指令时,发送携带有初始配置文件的第一存储路径的配置文件处理请求至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获取初始配置文件,对初始配置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配置文件处理结果并存储至第二存储路径,反馈携带有第二存储路径的配置文件处理完成消息至管理服务器,以使管理服务器获取配置文件处理结果。将原来的一个服务器分离为管理服务器与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配置文件的管理与数据处理,避免了同一个服务器实现不同数据处理服务带来的相互干扰,实现系统解耦以简化各个服务器对配置文件处理过程,从而提高了配置文件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1044.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H7/22 , G06F30/367 , H02H1/0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继电保护装置中各硬件模块的失效率,并基于此,确定硬件误动失效率和硬件拒动失效率;获取系统运行中的累积错误次数,并基于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初始故障概率、故障减少率系数和累积错误次数,确定软件误动失效率和软件拒动失效率;基于硬件误动失效率、硬件拒动失效率、软件误动失效率以及软件拒动失效率,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误动失效率和系统拒动失效率。本申请从硬件、软件及系统的维度,去收集相应的运行数据,最终估算得到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误动失效率和系统拒动失效率,从而实现了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53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56980.9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录波的高压开关三相不同期诊断预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故障录波数据进行读取,获取故障发生前后的信号数据;根据信号数据,得到可用于三相不同期诊断的电流录波特征值;根据信号数据,分析高压开关变位情况;针对高压开关变位情况,根据电流录波特征值,计算高压开关三相分合闸时间,进而分析高压开关三相分合闸不同期性存在的风险;针对高压开关变位情况,根据故障录波数据对高压开关分合闸不同期性进行分析,生成高压开关分合闸三相不同期诊断报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高压开关隐患,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75732.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吴嘉琪 , 彭莱 , 孙鹏伟 , 王红斌 , 朱博 , 陈畅 , 陈文睿 , 鄞庆佳 , 肖涛 , 王聪 , 马志宾 , 张少凡 , 覃煜 , 李妍红 , 谢剑翔 , 朱劲磊 , 陈奥博 , 吴浚铭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流电网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通过工具将保存在目标数据文件中的交流电网数据转换成PSCAD软件上的电磁暂态初始模型;对电磁暂态初始模型中的负荷模型进行调整;基于调整后的电磁暂态初始模型获取电磁暂态最终模型,改善了现有技术通过全手动搭建电磁暂态模型,存在的建模效率低和出错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