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生静态梯度磁场的V形永磁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9974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79797.5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7/02 H01F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静态梯度磁场的V形永磁体装置,包括V形铁轭、第一圆柱形永磁体、第二圆柱形永磁体、第一匀场垫片和第二匀场垫片;第一圆柱形永磁体和第二圆柱形永磁体、第一匀场垫片和第二匀场垫片均成轴对称形式布置;第一圆柱形永磁体和第二圆柱形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沿圆柱轴向、剩磁大小相同,且两者与V形铁轭连接的一端的磁极相反。本发明V形永磁体装置,其所产生的静态梯度场区域位于两匀场垫片之间的V形结构空腔中,方便检测芯棒上复合绝缘子材料老化,且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且本V形永磁体装置可通过改变V形铁轭的V形夹角、以及匀场垫片的坡度角角度来改变静态梯度场区域内磁场的均匀度,提高核磁共振信号质量。

    一种圆弧形单边核磁共振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29728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79882.1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弧形单边核磁共振传感器,属于核磁共振检测技术领域。该传感器由永磁体结构和马鞍形射频线圈构成。永磁体结构由三块瓦形永磁铁和两片扇形铁片构成,三块永磁体磁化方向相同,均为轴向磁化,用于产生静态主磁场B0。在马鞍形射频线圈与永磁体结构之间放置了月牙形无磁非金属垫片。马鞍形线圈贴附在月牙形垫片的内环面,用于在目标区域内产生与主磁场B0正交的射频磁场B1,并检测样品产生的回波信号。该核磁共振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可贴附在圆弧形样品的外表面,特别适用于具有圆弧形外围结构的样品测量,比图复合绝缘子的护套,电缆外绝缘层,以及橡胶轮胎等。

    一种用于复合绝缘子检测的紧贴式双层平面射频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01763.3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绝缘子检测的紧贴式双层平面射频线圈,包括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的内端用于连接匹配电路,正面子线圈是在一个平面内由内至外按照逆时针方向绕制而成,反面子线圈是在另一个平面内由外至内按照逆时针方向绕制而成,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平行且相对使二者为镜像对称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空隙,正面子线圈的外端和反面子线圈的外端通过引线相连,通过该空隙卡合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并使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紧贴之而将射频线圈紧固在复合绝缘子上。本发明所产生的射频磁场均匀度好,可增强射频磁场强度,本发明可和复合绝缘子边缘卡住固定,使线圈和复合绝缘子形成紧密结合、相对稳定结构。

    一种产生静态梯度磁场的V形永磁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9974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9797.5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7/02 H01F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静态梯度磁场的V形永磁体装置,包括V形铁轭、第一圆柱形永磁体、第二圆柱形永磁体、第一匀场垫片和第二匀场垫片;第一圆柱形永磁体和第二圆柱形永磁体、第一匀场垫片和第二匀场垫片均成轴对称形式布置;第一圆柱形永磁体和第二圆柱形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均沿圆柱轴向、剩磁大小相同,且两者与V形铁轭连接的一端的磁极相反。本发明V形永磁体装置,其所产生的静态梯度场区域位于两匀场垫片之间的V形结构空腔中,方便检测芯棒上复合绝缘子材料老化,且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且本V形永磁体装置可通过改变V形铁轭的V形夹角、以及匀场垫片的坡度角角度来改变静态梯度场区域内磁场的均匀度,提高核磁共振信号质量。

    一种用于复合绝缘子检测的紧贴式双层平面射频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24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701763.3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绝缘子检测的紧贴式双层平面射频线圈,包括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的内端用于连接匹配电路,正面子线圈是在一个平面内由内至外按照逆时针方向绕制而成,反面子线圈是在另一个平面内由外至内按照逆时针方向绕制而成,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平行且相对使二者为镜像对称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空隙,正面子线圈的外端和反面子线圈的外端通过引线相连,通过该空隙卡合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并使正面子线圈和反面子线圈紧贴之而将射频线圈紧固在复合绝缘子上。本发明所产生的射频磁场均匀度好,可增强射频磁场强度,本发明可和复合绝缘子边缘卡住固定,使线圈和复合绝缘子形成紧密结合、相对稳定结构。

    一种圆弧形单边核磁共振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29728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79882.1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弧形单边核磁共振传感器,属于核磁共振检测技术领域。该传感器由永磁体结构和马鞍形射频线圈构成。永磁体结构由三块瓦形永磁铁和两片扇形铁片构成,三块永磁体磁化方向相同,均为轴向磁化,用于产生静态主磁场B0。在马鞍形射频线圈与永磁体结构之间放置了月牙形无磁非金属垫片。马鞍形线圈贴附在月牙形垫片的内环面,用于在目标区域内产生与主磁场B0正交的射频磁场B1,并检测样品产生的回波信号。该核磁共振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可贴附在圆弧形样品的外表面,特别适用于具有圆弧形外围结构的样品测量,比图复合绝缘子的护套,电缆外绝缘层,以及橡胶轮胎等。

    一种高压电缆故障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34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151350.9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电缆故障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高压电缆故障测试平台,平台包括三相单芯电缆的线芯、第一、第二直接接地箱及两个交叉互联接地箱;各单芯电缆的线芯上包括三段相等的电缆金属护层;各电缆金属护层之间包括线芯中间接头;不同段的电缆金属护层通过两个交叉互联接地箱组成三个电缆金属护层回路;第一直接接地箱上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交流互感器;第二直接接地箱上包括至少三个第二交流互感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各第一交流互感器采集的各电缆金属护层回路上的各第一实际护层接地电流及各第二交流互感器采集的各电缆金属护层回路的各第二实际护层接地电流;根据各第一实际护层接地电流及各第二实际护层接地电流确定高压电缆故障。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9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543.5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建传感器网络,基于传感器网络采集第一检测数据,对第一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检测数据;对第二检测数据进行缓存,并同步到中央控制系统,对第二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弧垂监测结果数据,将弧垂监测结果数据输出至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集中存储弧垂监测结果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弧垂监测结果数据进行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得到分析预测结果,根据分析预测结果触发对应的报警预警机制,并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弧垂监测结果数据、报警信息和分析预测结果,报警信息包括触发的报警预警机制。通过安装在线路上的传感器获取线路的实时坐标,利用提出的全新拟合机制对采集的坐标进行三次曲线拟合,进而求出拟合曲线的最低点,即输电线路的弧垂,基于三次多项式相较于二次多项式以及多次多项式具有更好精度,且计算量相对不大的特点,整体上实现输电线路弧垂监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一种电缆护套环流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532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1734.4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护套环流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电缆包括:缆芯、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层、阻水缓冲层和铝护层;该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电缆的基本属性参数以及当前时刻的物理属性参数;根据电缆的基本属性参数和物理属性参数,确定铝护层护套环流的基本参数;根据基本参数,分别确定电缆护套以不同接地方式接地时的护套环流值;将确定的护套环流值与护套环流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电缆是否发生故障并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有效确定电缆是否出现故障,定位故障发生处,降低由于减小输送容量或电力电缆线路大规模停电维护而造成的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