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5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628321.1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管弯头的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带有刻度的圆弧盘,所述圆弧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弧盘同心设置的圆弧轨道,所述圆弧轨道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管道夹持组件,所述管道夹持组件上设置有管道的中心线确定组件,通过设置在圆弧盘上管道夹持组件与管道的直管处夹持连接,然后通过管道夹持组件上设置的中心线确定组件用于确定管道中轴线的位置,通过圆弧盘以确定弯头角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测量仪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不能与弯头的端部精密贴合而导致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夹角增大,存在测量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4155.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载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体以及设置在其端部的主绝缘结构,所述主绝缘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柱塞缓冲器,所述主绝缘结构的内部采用多个隔板构成不导向的与所述柱塞缓冲器相连通的油隙通道,所述隔板的外壁由绝缘压板压紧,所述绝缘压板的右侧设置有变压器主柱,所述变压器主柱的外壁上均匀缠绕有主柱绕组件,所述主柱绕组件的末端连接有调压静电环,所述调压静电环的控制端连接有安装在变压器内内壁上的调压控制器,利用变压器主柱结合调压静电环消除由调压静电环带来的场强集中,能够保证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提高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降低空载损耗,还能够改善电能质量以及提高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36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22809.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大口径管道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带有刻度线的伸缩导向杆,伸缩导向杆的一端设置有管道夹持组件,伸缩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滑块,伸缩导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边杆,伸缩边杆的一端与导向滑块的中心转动连接,伸缩边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边杆固定件;通过边杆固定件将伸缩边杆与管道夹持固定,随着伸缩导向杆的伸长带动伸缩边杆以中心转轴旋转,当伸缩边杆与边杆固定件呈90°夹角时,通过边杆固定件上设置的转动限位杆以及直角限位板将伸缩边杆夹持固定,导向滑块的中心即为管道的圆心,测量十分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30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31983.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伸缩缝的接触轨伸缩式连接器,设置于相邻两段接触轨之间,所述连接器包括A端连接座和B端连接座,所述A端连接座和所述B端连接座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接触轨的端部,所述A端连接座的右端面正对着所述B端连接座的左端面,所述A端连接座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部连接轨,所述B端连接座的左端下部设置有下部连接轨,所述上部连接轨和所述下部连接轨上下交错设置且所述上部连接轨位于所述下部连接轨的上方,所述上部连接轨的下端面设置有受电滑块,所述下部连接轨的上端面设置有受电滑槽,所述受电滑块随着两个所述接触轨的热胀冷缩在所述受电滑槽内滑动,以使两个所述接触轨始终保持电传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3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28321.1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管弯头的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带有刻度的圆弧盘,所述圆弧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弧盘同心设置的圆弧轨道,所述圆弧轨道内滑动安装有多个管道夹持组件,所述管道夹持组件上设置有管道的中心线确定组件,通过设置在圆弧盘上管道夹持组件与管道的直管处夹持连接,然后通过管道夹持组件上设置的中心线确定组件用于确定管道中轴线的位置,通过圆弧盘以确定弯头角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测量仪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不能与弯头的端部精密贴合而导致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夹角增大,存在测量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600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87458.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螺母拾捡装置,包括自固定式伸缩臂和内部安装有螺母排列机构的随动箱,自固定式伸缩臂的一端通过伸缩臂自固定机构活动安装在随动箱上,自固定式伸缩臂内开设有连通随动箱内部的螺母输送通道,自固定式伸缩臂相对于与随动箱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拧出螺母以及将螺母导入螺母输送通道的螺母拾检机构。通过螺母拾检机构对螺帽进行拧出,并将拧出的螺帽通过自固定式伸缩臂中的螺母输送通道输送至随动箱中,从而避免了在螺母掉落后再进行拾检回收而导致拾检难度和拾检范围增大的弊端,且避免了螺母直接掉落而发生损伤,以及防止掉落的螺帽存在砸伤设备和下方人员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256497.5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式抽头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在所述变压器骨架外周部设置有拼接机构和绕组模组,所述绕组模组包含多个高压侧绕组或低压侧绕组,所述绕组模组按照变压需求将多个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进行拼接成多抽头绕组结构以获得多种高低压变压组合,所述拼接机构用于固定由多个高压线圈或多个低压线圈拼接而成的多抽头高压侧绕组或低压侧绕组结构并将多抽头高压侧绕组或低压侧绕组结构嵌套在变压器骨架外周部。本发明通过随意组装连接高压侧绕组线圈获得各种总数的高压侧绕组线圈匝数,从而极大的拓展了高压侧和低压侧匝数之比改变方向,可以往增大方向也可以往减小方向进行改变,突破了高压绕组线圈总量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56299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271530.1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低压出线结构的组装装置,包括变压器骨架,在所述变压器骨架外周部设置有绕组固定结构和低压线圈绕组,所述低压线圈绕组包含若干低压侧线圈,所述低压线圈绕组按照变压需求将若干低压侧线圈电性连接以获得多种数量组合的低压侧线圈匝数并预留有低压出线结构,所述低压出线结构用于与外部用电器进行电性连接并为外部用电器输出供电电压,所述绕组固定结构用于将低压线圈绕组中的若干低压侧线圈依次层叠嵌套固定到变压器骨架外周部。本发明通过外接铜柱流向外接用电器的电流在变压器顶部槽钢处的磁场较弱,磁力线穿过槽钢时不会产生损耗或产生微小的损耗,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产生额外的负载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3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69577.1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1R29/00 , H01R13/02 , H01R13/502 , H01R13/508 , H01R13/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端子连接集成装置,包括框型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框型底座上的多元集成机构,多元集成机构包括设置在框型底座上的物理连接部件和设置在物理连接部件上的多个电力导通部件,本发明通过物理连接部件可以实现多个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子之间的组合连接并固定,保证接线过程中贴合实际需求进行导线连接,降低了对空间的占用和资源的浪费,且保证了接线处的美观,其次通过电力导通部件实现相邻两个电力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并根据连接关系调整进出线路数,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同一端子上实现一进二出等线路调整,避免了使用额外端子占据空间的问题,且进一步提升对于电力接线端子的功能利用,实现功能的多样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61849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35001.6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直缝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工装底座,以及以工件为行进轨道进行往返运动的循轨车,循轨车上安装有一端插入工件上焊中的止偏鳍板,且止偏鳍板上安装有用于对焊口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循轨车相对于止偏鳍板的一端安装有焊接装置,焊接工装底座两端均安装有用于循轨车换向以实现往返进行焊接的承接换向机构,循轨车上的止偏鳍板和焊接装置通过承接换向机构与焊接工装底座上工件的焊口对准。通过滑动插接在焊口内的止偏鳍板不仅防止循轨车在行进过程中发生偏移,且位于焊接装置前方的清理机构对焊口处的油脂和氧化膜进行清理,确保焊接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焊接工件的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