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3246.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考虑极寒天气下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天气数据;根据天气数据计算风电机叶片上的覆冰量,并基于覆冰量确定风电机运行可靠性模型;基于冰风力载荷构建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基于发电机故障率与运行状态的函数关系,构建发电机运行可靠性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法对风电机、输电线路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抽样,建立系统状态集;采用最优削减负荷模型计算系统状态集中每个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指标与弃风量;根据可靠性指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进行评估,得到可靠性评估结果。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目前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缺乏极寒天气下系统运行可靠性模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06895.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 G06N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混沌多项式的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输入变量,输入变量包括风电机输出功率、发电机输出功率以及电力系统预测负荷;根据等概率转换原则对初始输入变量标准化处理,得到服从已知概率分布的标准输入变量;根据标准输入变量的分布类型构建对应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公式,并计算多项式混沌展开公式的系数,并采用可靠性解析公式根据系数确定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该方法能够准确建立系统可靠性指标与风电、负荷之间的解析函数关系,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速度,解决了目前电力系统强不确定下可靠性评估计算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1910080417.6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灾保底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构建最小规模的电网基础网架,形成电缆‑户外站‑电缆‑户内站的生命线通道,能够为局部电网提供可靠供电,同时,作为主力电源的抗灾保障电源具备黑启动、孤网运行能力,直接接入关键变电站,以提高局部电网自平衡运行能力为目标,选择关键变电站为电网基础网架分散配置储能电站,对电网基础网架、抗灾保障电源、储能电站和供电负荷进行整合,形成待规划抗灾区域的抗灾保底电网方案,能够统筹考虑电网、电源、负荷、储能,规划建设高可靠性的抗灾型电网,使得沿海城市重要核心区电网在严重自然灾害期间能够局部自平衡运行,核心区电网应急抗灾保障能力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80417.6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灾保底电网的规划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构建最小规模的电网基础网架,形成电缆-户外站-电缆-户内站的生命线通道,能够为局部电网提供可靠供电,同时,作为主力电源的抗灾保障电源具备黑启动、孤网运行能力,直接接入关键变电站,以提高局部电网自平衡运行能力为目标,选择关键变电站为电网基础网架分散配置储能电站,对电网基础网架、抗灾保障电源、储能电站和供电负荷进行整合,形成待规划抗灾区域的抗灾保底电网方案,能够统筹考虑电网、电源、负荷、储能,规划建设高可靠性的抗灾型电网,使得沿海城市重要核心区电网在严重自然灾害期间能够局部自平衡运行,核心区电网应急抗灾保障能力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919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0156349.7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层目标的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法及设备,针对用能需求,分析电负荷和热负荷情况,根据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确定供能方式,设计与用能需求匹配的能源基础设施。通常采用用能需求最大日(如冬季最大负荷日、夏季最大负荷日等)进行功率平衡,并考虑各类机组约束条件(如发电机组最小运行负荷、蓄能设备功率、热泵机组效率等)和运行方式(如24小时开机或仅在特定时段开机等),结合各类机组的投资、运维、折旧费用以及各类能源边界条件(如采购价格、销售价格、补贴价格等),以经济性、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效益等作为优化目标,得到能源基础设施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6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52161.1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无功资源优化调度系统以及方法,系统包括无功资源优化控制模块、区域信息子模块以及变电站综合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区域信息子模块采集不同区域的电网的运行信息,无功资源优化控制模块对电网的运行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电网不同区域的无功平衡情况以及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生成无功控制策略,通过变电站综合控制模块对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在保证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全电网的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参与正常潮流波动调节的能力,降低静态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次数,提高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补偿效率,从而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01415.7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线性空间“线性组合”的思想,通过在高维空间构建评价模型,充分利用“优选组合方法”的优势,基于组合权重向量和原有主、客观权重向量偏差最小的思想,将主、客观权重予以有机融合,并求解评价模型,使得求取的组合权重向量充分融合了各种权重求取方法的优势,实现对评价指标的合理赋权。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电网规划的综合评价终端,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76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910595251.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沿海地区保底网架构建方法,包括:获取位于沿海地区的目标城市的关键用户信息;获取所述关键用户信息中各关键用户的供电通道信息;根据所述供电通道信息,查询各供电通道的高可靠性通道部分,并确定各高可靠性通道部分的起始节点;根据所述高可靠性通道部分对应的关键用户的供电需求,在所述高可靠性通道部分的起始节点处设置储能电站,所述储能电站的储能配置与所述供电需求匹配;解决了如何打造沿海地区保底网架高可靠性供电的“生命线”通道,构建台风灾害下自平衡运行的局部电网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11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75655.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 广东省能源研究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规划分析管理系统,包括用电量采集单元、数据规划单元、数综单元、来源监控单元、成本获取单元、控制器、显示单元、数据预估单元、存储单元、智能设备和管理单元;本发明通过用电量采集单元和数据规划单元,首先能够对最近几月的用电量进行分析比较,将满足对应要求的近若干个月的情况进行归纳、融合得到维持均值Pw和新月用量信息Yz;同时借助来源监控单元和成本获取单元,能够获取到采用传统发电方式和新能源发电两种方式的各自成本和当月占比;之后借助控制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分析,能够得到针对当月的传统发电方式和新能源发电的占比是否合适。
-
公开(公告)号:CN109919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56349.7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层目标的能源互联网规划方法及设备,针对用能需求,分析电负荷和热负荷情况,根据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确定供能方式,设计与用能需求匹配的能源基础设施。通常采用用能需求最大日(如冬季最大负荷日、夏季最大负荷日等)进行功率平衡,并考虑各类机组约束条件(如发电机组最小运行负荷、蓄能设备功率、热泵机组效率等)和运行方式(如24小时开机或仅在特定时段开机等),结合各类机组的投资、运维、折旧费用以及各类能源边界条件(如采购价格、销售价格、补贴价格等),以经济性、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效益等作为优化目标,得到能源基础设施的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