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91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249786.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实现对同一组母线上的多组无功补偿设备的投退控制,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各个无功补偿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累计运行时间为各个无功补偿设备处于投入运行的时间;确定累计运行时间的极差,极差为累计运行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基于极差调整各个无功补偿设备投入运行的优先级。通过获取各个无功补偿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然后计算各累计运行时间的极差,并基于极差调整无功补偿设备投入运行的优先级,可使多个无功补偿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更为均衡,避免单个无功补偿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过长而带来的系统稳定性下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6148.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J3/40 , H02J3/24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电机稳定性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时,对同步发电机建立原始模型;在原始模型仿真运行时,对原始模型进行多种程度的干扰,得到多种状态下的运行数据;依据非线性关系筛选部分运行数据为关键运行点;依据关键运行点对同步发电机建立关键模型,关键模型的阶数低于原始模型的阶数;将关键模型融合为与原始模型等效的目标模型;依据目标模型的运行状态检测同步电机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依据实时的关键运行点对原始模型降阶,可以实时反应电网的非线性特征,保障目标模型的准确性,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并且目标模型相较于原始模型、阶数降低,计算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5649.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位信号的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主电网中的第一开关设备,通过远动终端上传的第一变位信号,判断变位信号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标签信息为遥控操作的第一开关设备;若存在,则确定第一变位信号为正常变位信号,并在变位信号数据库中删除标签信息为遥控操作的第一开关设备;若不存在,则确定第一变位信号为异常变位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开关设备变位信号的实时监测,降低了信号监测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变位信号的监测效率,同时,避免了漏检现象的发生,提升了异常变位信号的监测效果,确保了电网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8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56486.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调度监控系统。其中,监控方法包括:在接收到针对异常变电站设备的封锁指令时,对异常变电站设备所发送的告警信号进行封锁,并开始计时,得到第一计时值;当第一计时值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自动解除对异常变电站设备所发送的告警信号的封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调度监控系统,通过在第一计时值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自动解除对异常变电站设备所发送告警信号的封锁,解决了变电站设备异常消除后未能及时对告警信号进行解锁而引起风险的问题,从而在提高调度监视端监控效率的同时,降低漏监视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5184.0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方法及装置。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方法包括:统计变电站内所有运行中的无功补偿设备各自的持续运行时间;当所述运行中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若退出所述运行中的无功补偿设备,变电站的特性参数不越限,则退出所述运行中的无功补偿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无功补偿设备的轮换运行,避免无功补偿设备因长时间运行而引发故障,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8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87484.2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在电力系统中绘制电力线路图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步绘制的电力线路图;对所述电力线路图中的连接线进行遍历,判断各连接线是否具有相交的跨接线;若当前遍历到的连接线具有相交的跨接线,则按照预设的跨接线绘制方式重新绘制所述跨接线,其中,重新绘制的跨接线与对应的连接线具有不同的表示形式。通过重绘跨接线的方式,支持同一图形画面显示超大规模电网(数万元件级)绘制及差异性建模,特别适合大电网/低压复杂配电网络建模的直观化展示,更加简洁、直观化、人性化展示接线图,提高图形的易理解性,本实施例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接线图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68639.X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网关键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监测方法,包括以下优化模型:S1、建立线路通道分配因子和负荷削减因子的上层优化模型;S2、构建全局负载的均衡化模型,利用实际的线路负载分布贴近预测的负载预分布,利用算法的迭代更新找出负载均衡度最小情况下的实际拓扑结构,实现全局负载的均衡化;S3、确定全局电网线路的载荷分布;S4、构建不同系统交互的数据展示平台,利用负载阈值分布图,接入电网线路分布的地图数据,能够自定义关键设备重载或电压越限的遥测值的上送区间,并实时动态更新遥测值,实时展示集成设备重载及越限分布情况,辅助调控员迅速进行方式调整或电压调节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6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50193.3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罗松林 , 张鑫 , 陈威洪 , 罗煜 , 司徒友 , 李敬光 , 吴伟东 , 萧嘉荣 , 周娟 , 芦大伟 , 黎嘉乐 , 杨阳 , 李敬航 , 宋想富 , 赖伟坚 , 黄少卿 , 邱泽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 H02J3/4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线性化电气最优能流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建立电‑气最优能流模型;步骤200、进行第一阶段线性化处理并求解电‑气最优能流模型;步骤300、进行第二阶段线性化处理并求解电‑气最优能流模型,本方法在保证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兼顾电‑气最优能流模型的精度和计算复杂度,最小化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总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之间能源的综合利用,对所建立的电‑气最优能流模型,采用两阶段线性化方法进行求解,第一阶段优化模型的结果为第二阶段线性化提供了高质量的线性化展开点,从而保证线性化的精度,均衡了模型精确和计算复杂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33209.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屏支路中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电磁场模拟软件中创建交直流屏支路的电磁场模型并设置支路参数,其中交直流屏支路包括输入支路,支路参数包括输入支路参数;采用电磁场模型对交直流屏支路进行仿真模拟,确定电流传感器在交直流屏支路中至少两个安装位置分别对应的模拟电流密度和模拟电磁场强度;根据至少两个安装位置对应的模拟电流密度和/或模拟电磁场强度确定电流传感器的目标安装位置。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使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更精确,可以减少交直流屏支路中的电流参数的测量误差,提高监测精度,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65935.1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阻抗辨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通过在新能源机组并网运行到稳态工作点时,对与新能源机组串联的扰动电压采用预设采样频率序列中的各采样频率进行频率调整,并在各采样频率获取新能源机组中至少一个模块的交流端口电压以及交流端口电流;根据各模块的交流端口电压以及交流端口电流,分别确定各模块的阻抗特性;根据各模块的阻抗特性,确定新能源机组的阻抗特性。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新能源机组中各模块的阻抗特性进行预测,以实现对新能源机组阻抗特性的准确辨识,有利于对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