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309742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80060.X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IEEE1588测试仪,该测试仪包括测试主控模块及与其相连的光以太网模块、电以太网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模块、卫星时钟信号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测试主控模块可及时收发IEEE1588报文、分析处理各种形式的输入输出信号、处理卫星时钟信号并执行IEEE1588测试功能,IEEE1588测试仪可作为IEEE1588规约一致性测试、性能测试和异常测试的测试工具,有效解决了当前智能变电站内IEEE1588产品测试手段不足,异常测试覆盖面较窄及测试时错误定位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40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10549981.6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深博微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时间同步和采样同步的系统,通过同步服务器以均匀时间间隔向所述同步以太网络模块发送绝对时间值并将所述均匀时间间隔作为采样同步信号,再通过同步采样自动化装置获取所述绝对时间值信号后,根据预设定的频率使用所述采样同步信号进行采样,且同步采样自动化装置根据预设定的对时频率进行对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时间同步和采样同步的方法,该系统和方法集授时和同步信号于一体,由同步服务器统一控制,可以降低采样时间受自动化装置本身处理能力的差异的影响,从而实现较好的授时和同步效果,同时对于时间同步信号和采样同步信号的接收和发送不需要专门设计编码和译码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16423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537056.1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9/4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网可视化平台的插件实现方法通过插件管理类加载插件,插件加载方式包括多个插件简单加载、一个插件简单加载、遍历目录下插件加载、静态库插件加载和通过配置文件对插件进行加载。插件中包括消息、命令、事件和接口功能,并通过上述功能实现菜单、工具条等界面交互和组件间功能调用。通过智能指针维护组件生命周期,保证数据的健壮性、安全性和唯一性。提供了静态库插件加载功能,这样发布软件时只需要一个主程序文件,在内部则是由多个静态库模块组成,这样既能发挥插件的可重用优点,又能减少程序文件数量,能够使插件提供跨平台支持,提高程序的复用性。适用于解决微网可视化平台与各个不同子系统插件的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75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292435.4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语言的在线油色谱二次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基于E语言建模的在线色谱数据;预设预警阀值,从所述在线油色谱数据中过滤出超出所述预警阀值的色谱数据;根据所述滤出的色谱数据的变化曲线中出现突变的数据点作出二次预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E语言的在线油色谱二次预警装置,通过本发明的技术,避免长时间的误判预警导致的对错误预警信息的疲劳,减少一次预警中不准确的预警和在线装置中不准确的预警,同时快速给出二次预警,确保准确地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实现故障及时跟踪和处理,减少事故发生几率,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25804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96859.X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威海欣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TC57视图构建方法,包括步骤:加载TC57视图配置文件;TC57视图包括:属性节点和类型节点;根据配置文件,建立属性节点与类型节点的关联关系,以及建立类型节点间的关联关系;接收请求方发送的查询参数;根据查询参数、属性节点与类型节点的关联关系以及类型节点间的关联关系构建TC57视图节点信息;其中,节点信息包括节点的类型、节点的标识、节点路径名、节点的名称、父节点的标识;将TC57视图节点信息传送至请求方后,释放TC57视图节点信息占用的内存。本发明还出基于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TC57视图构建系统,可以提高构建TC57视图的速度,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4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49981.6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深博微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时间同步和采样同步的系统,通过同步服务器以均匀时间间隔向所述同步以太网络模块发送绝对时间值并将所述均匀时间间隔作为采样同步信号,再通过同步采样自动化装置获取所述绝对时间值信号后,根据预设定的频率使用所述采样同步信号进行采样,且同步采样自动化装置根据预设定的对时频率进行对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时间同步和采样同步的方法,该系统和方法集授时和同步信号于一体,由同步服务器统一控制,可以降低采样时间受自动化装置本身处理能力的差异的影响,从而实现较好的授时和同步效果,同时对于时间同步信号和采样同步信号的接收和发送不需要专门设计编码和译码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123066.0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州思唯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网络报文分析仪对经过交换机的报文进行分析的功能来实现智能变电站中测量交换机延时的方法。本方法能够同时支持对交换机延时的在线测量,并在发生延时越界的时候发出告警。同时,本方法不会对交换机通信网络的原有拓扑结构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951016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159021.X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广域信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自适应建模、备用电源过载优化控制策略预决策、备自投模型优化和控制的方法,包括:备自投自适应建模,建立故障跳闸电源集合至备自投模式集合的多值映射;备用电源过载优化控制策略预决策;备自投模型优化;区域故障判别;控制策略在线匹配和控制跟踪。本发明是区域电网运行方式下建模,自动生成广域的充放电条件、启动条件和备自投逻辑,适应运行方式变化,适应广域备自投;基于预决策方法,优化过载切负荷控制策略和优化备自投模型;区域故障判别,对复电源故障跳闸协调备自投模型动作,避免非计划合环;在线匹配搜索控制策略,考虑小电源,和稳控系统、保护装置配合,保证备用电源投入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42466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303329.0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电压检测功能的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包括CT取电模块(1)、电源模块(2)、数据采集及信号调理模块(3)、数字信号处理模块(4)、无线通信模块(5),CT取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还分别与数据采集及信号调理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的数据采集及信号调理模块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还依次连接。本发明可以从架空线路上感应取电;可以通过多位移电流传感器mDCS监测线路电压;可以通过热敏电阻监测线路导体温度;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根据不同任务的优先级及采样率要求进行时隙分配;可以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与主站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架空线路各种故障的判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99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34988.0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微网并网下的调度实时修正方法及其系统,采取了实时检测实时修正调度结果的方法,在能源调度的结果的基础上,实时采集各设备、器件的运行参数信息,与调度的结果相结合对调度的指令进行实时的修正。这样在满足调度最优性的同时又避免了预测数据的误差造成的对储能寿命的损耗。解决了因为预测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而导致调度指令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使系统在保持最优经济性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储能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