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036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337186.5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针对国内大型超超临界机组的排汽干度在线计算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汽干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实际超超临界机组不同机组负荷和排汽压力工况下的热平衡图为基础,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汽轮机排汽干度,在对计算结果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之后,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最终快速而准确的计算得到汽轮机排汽干度,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汽轮机运行值非常接近,具有理想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模型结构简单、计算迅速,能够达到汽轮机实际工况排汽干度在线计算的目的,防止排汽干度异常,帮助运行人员了解机组运行状态,维持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52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72779.2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FCB工况下除氧器水位预测方法:以除氧器水位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由不同FCB工况下的实际数据出发,整理得到除氧器水位数据样本,利用该样本训练RBF神经网络,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后得到除氧器水位RBF神经网络模型,RBF神经模型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径向基函数采用高斯函数,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FCB工况下除氧器水位的预测,得到实际工况下的除氧器水位变化情况。本发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具有理想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模型结构简单、计算迅速,能够达到FCB工况下除氧器水位预测的目的,防止除氧器水位过低,帮助机组运行人员了解机组运行状态,维持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52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472779.2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FCB工况下除氧器水位预测方法:以除氧器水位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由不同FCB工况下的实际数据出发,整理得到除氧器水位数据样本,利用该样本训练RBF神经网络,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后得到除氧器水位RBF神经网络模型,RBF神经模型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径向基函数采用高斯函数,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FCB工况下除氧器水位的预测,得到实际工况下的除氧器水位变化情况。本发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具有理想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模型结构简单、计算迅速,能够达到FCB工况下除氧器水位预测的目的,防止除氧器水位过低,帮助机组运行人员了解机组运行状态,维持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44036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37186.5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针对国内大型超超临界机组的排汽干度在线计算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汽干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实际超超临界机组不同机组负荷和排汽压力工况下的热平衡图为基础,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汽轮机排汽干度,在对计算结果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之后,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最终快速而准确的计算得到汽轮机排汽干度,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汽轮机运行值非常接近,具有理想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模型结构简单、计算迅速,能够达到汽轮机实际工况排汽干度在线计算的目的,防止排汽干度异常,帮助运行人员了解机组运行状态,维持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38961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03475.6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三维温度和热应力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根据超超临界汽轮机运行时受热特点,由三维物体内导热方程出发,把汽轮机转子监测点位置处温度和热应力的计算公式用格林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利用有限元方法离线计算格林函数,经对汽轮机实际结构形状、冷却蒸汽工作状态准确模拟以及多种提高精度方法处理后,利用格林函数最终快速而准确的计算温度和热应力分布,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具有理想的计算精度,同时模型简单,计算迅速,可准确而实时监测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内任意位置温度和热应力变化信息,避免应力超限,从而保护了汽轮机运行时的安全,指导汽轮机启停和变负荷运行,提高运行时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3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42801.8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平衡扑翼的高空风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构,其包括发电机和变速器以及两套发电驱动装置,两套发电驱动装置之间通过换向离合器连接;导索机构一端连接在驱动装置上,另一端与扑翼连接;松紧索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松紧索,松紧索一端与导索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通过动力装置控制其长度控制扑翼俯仰交替运动;扑翼通过导索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扑翼的俯仰交替运动带动驱动装置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本发明扑翼的气动力即可用于牵引地面发电机发电又可用于平衡自身重力,进一步利用双扑翼进行高空风能采集可以消除传统牵引发电的恢复段、实现全周期发电的目标,进而提高系统能量采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51065.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F01D5/14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现有汽轮机叶型改造的仿生叶片及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流场分布在叶片前缘控制线附近的背压面以正弦规律设有多个平滑凸起,确定每个平滑凸起的中心点与前缘控制线的距离为Pi,每个平滑凸起的表面采用光滑曲面,该叶片叶高为H0、叶根处轴向弦长为C0,叶片背压面弧长为LS,每个平滑凸起的大小由波长W、振幅A、振幅角度D、左宽L和右宽R五个参数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获取最佳值区间;根据每个平滑凸起的起点、终点、左右宽点及定点分别确定经过凸起最高点的曲线a、经过左宽的曲线b和经过右宽的曲线c,依次扫略曲线b、a、c,即为平滑凸起。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叶片做工能力,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19592.6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F01D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流动分离的汽轮机仿生叶型,通过在原有叶型基础上对前缘修型设计实现,在叶片前缘控制线上设有多个高度为d的平滑突起,平滑突起与叶片前缘表面采用半径为r的球面平滑过渡,该叶片平均弦长为l、叶高为h。在电站汽轮机带部分负荷运行时,叶片处于负攻角状态下工作,仿生化平滑突起叶型可以对流体施加更多扰动,促进叶栅前缘分离区域内流体与主流流体间能量交换,加速流体再附着过程,从而抑制负攻角引起压力面流动分离的现象,提高叶型在变工况时的效率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2004.3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2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微尺度下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及装置,在具有导电性能的微尺度导电细丝两端加载通阶跃电流,通过获取导电细丝两端阶跃电流的阶跃时刻对应的电压初始值,并实时记录至电压信号达到新稳态后的电压稳态值,并根据测量微尺度下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相关公式即可获取微尺度下自然对流换热系数。本发明所测得的微尺度下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准确、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2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842792.2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形气囊,其内部由高强度骨架支撑,在放气的过程中可保持气囊形状不变;变形气囊,其和所述定形气囊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定形气囊和两个变形气囊,每个变形气囊的总体积为定形气囊体积的一半,所述定形气囊和所述变形气囊内填充气体的密度低于所述空气密度;机翼,其俯仰轴与设置在所述三通管底部的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本发明飞行器利用滑翔前进,滑翔过程中有效攻角小、阻力低,是一种低功耗推进方式,较小的高度差即可实现较大距离的推进。飞行器在下沉和上浮过程中分别利用重力势能和浮力势能推进,实现了不间断的动态滑翔推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