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8012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10403389.0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继电保护设备的定值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行定值预备区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增设的运行定值预备区,存储从保护设备的运行区复制到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的定值参数;与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管理单元相连的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内的定值进行调整;与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管理单元相连的参数覆盖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定值覆盖到所述运行区。采用本发明,可以减少继电保护设备修改运行区定值时的退出工作时间,并提高整个修改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80124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403389.0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继电保护设备的定值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行定值预备区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增设的运行定值预备区,存储从保护设备的运行区复制到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的定值参数;与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管理单元相连的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内的定值进行调整;与所述运行定值预备区管理单元相连的参数覆盖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定值覆盖到所述运行区。采用本发明,可以减少继电保护设备修改运行区定值时的退出工作时间,并提高整个修改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09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00790.1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操作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保信子站接收到保信主站发送的第一上送指令后,将预存储的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信息传输给保信主站,所述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信息包括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液晶面板上的控制字定值显示方式信息;保信主站对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信息进行存储;各继电保护装置接收到保信主站发送的第二上送指令后,将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字定值经保信子站传输给保信主站;保信主站分别根据继各继电保护装置对应的控制字定值显示方式信息显示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字定值。本发明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而且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095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100790.1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操作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保信子站接收到保信主站发送的第一上送指令后,将预存储的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信息传输给保信主站,所述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信息包括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液晶面板上的控制字定值显示方式信息;保信主站对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信息进行存储;各继电保护装置接收到保信主站发送的第二上送指令后,将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字定值经保信子站传输给保信主站;保信主站分别根据继各继电保护装置对应的控制字定值显示方式信息显示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字定值。本发明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而且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70165.6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包认证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远程控制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目标组件的第一组件信息后,将公钥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加密组件信息,加密组件信息为终端设备基于目标组件的第二组件信息和公钥信息所确定的;解密加密组件信息以得到第二组件信息;在第二组件信息与第一组件信息一致的情况下,通过终端设备的设备认证。本申请基于匹配可信度量值的方式对终端设备进行单包认证,无需借助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凭证,可以解决嵌入式设备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凭证作为接入认证凭证存在的风险,从而进一步解决嵌入式设备在使用零信任安全接入方案时设备身份凭证难以统一管理和安全存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66785.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维操作行为风险动态评估的方法,将运维操作红线行为集合和运维操作基线行为集合输入预先获取的运维操作行为模型,预测输出风险评分、多行为关联判定结果和运维操作行为风险评分。预先获取运维操作行为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对运维操作行为进行阶段拆分,运维操作行为按照运维操作过程分为多个运维操作子阶段;步骤2:定义运维操作红线行为集合和运维操作基线行为集合;步骤3:对每个运维操作子阶段定义子模型;将运维操作红线行为集合和运维操作基线行为集合代入子模型,得到偏差系数和运维操作行为模型。本发明解决了运维过程中操作风险不透明,风险审计滞后,运维策略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4934.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信应用共享的双机远动装置,包括软件层相同的主机和备机,主机与备机之间通过串口线连接,串口线作为专用数据通道共享可信应用管理数据,确保备机上电后运行环境的可信;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通过可信平台控制模块启动主机上的操作系统,确保主机上电后运行环境的可信;通过可信平台控制模块支撑可信软件基的控制功能,为主机应用程序和备机提供可信运行环境;通过专有数据通道共享可信应用管理数据,确保备机上电后运行环境的可信;通过可信软件基完成对应用程序的白名单管理,防止白名单以外的恶意进程启动。本发明能将双机远动装置现有的被动安全防御提升为具备可信安全的主动免疫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91668.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9/32 , H04L67/141 , H04L67/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设备远程运维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设备远程运维方法包括:远程运维站向可信通信站发送运维请求,以与可信通信站通信连接;接受来自可信通信站的可信认证请求;通过可信通信站与目标运维设备建立可信连接;与目标运维设备执行数据的交互;基于数据运维目标运维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262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1574040.3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方法、站控层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搜索到与站控层装置处于同一网络的待接入的通信装置的情况下,获取通信装置监听的服务端口;基于服务端口,确定通信装置对应的通信协议类型;获取通信装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利用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服务端口,召唤通信装置中与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模型信息;利用模型信息、互联网协议地址、通信协议类型和服务端口,建立通信模型;利用通信模型建立与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通信连接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69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710072841.7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通信对点系统及方法,1、客户端下发通信对点使能命令,开启服务器端的通信对点功能;2、客户端下发一个测点对象的通信对点写值命令;3、服务器端根据通信对点写值命令,产生该测点对象的模拟变化报告并发送给客户端;4、客户端获取模拟变化报告,并验证测点对象的状态,对异常状态产生告警提示;5、重复执行步骤2‑4,产生所有测点对象的模拟变化报告,根据接收的模拟变化报告的顺序和数目验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侧模型是否一致,并生成通信对点测试报告;6、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下发通信对点禁止命令,关闭服务器端的通信对点功能。提高对点的自动化程度及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