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挤压形变受损检测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65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8702.X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挤压形变受损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形电芯的形变检测截面图像;根据所述形变检测截面图像获取边缘形变参数;将所述边缘形变参数与预设形变参数进行形偏处理,得到边缘形变偏离量;根据所述边缘形变偏离量向电芯评估系统发送保损信号,以输出所述变形电芯的截面受损状态。通过采集变形电芯的截面,以得到电芯的边缘形变参数,之后将边缘形变参数与预设形变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变形电芯的边缘形变差异程度,从而便于确定变形电芯的边缘挤压受损差异情况,最后根据边缘形变偏离量所体现的受损差异程度,确定变形电芯的当前截面对应的挤压受损程度,便于监测电芯的变形失效情况。

    用于电池包热失控的散热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37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11223.9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热失控的散热装置。上述的用于电池包热失控的散热装置包括电池包、散热组件及泄压阀,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液循环箱、冷却液分流仓、冷却液集流仓及多个散热导流带,每一排的各电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散热导流带抵接,泄压阀设于外壳的侧壁;其中,各电芯设有薄弱部,各散热导流带朝向邻近的同一排的电芯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各喷淋头设有破口区,各破口区朝向邻近的电芯的薄弱部设置。利用喷淋头对热失控的电芯的薄弱部喷淋冷却液,以及时控制热失控的电芯,有效缓解电池包内部热失控问题的蔓延;并且通过泄压阀对高温高压气体进行泄压操作,避免因高压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的问题。

    基于气密检测装置的电池包气密性监控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71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8151.X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气密检测装置的电池包气密性监控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包的气密压力状态参数;对气密压力状态参数进行密封压转处理,得到气密压电差分量;根据气密压电差分量向电池气密预警器发送电池包气密预警启闭信号,以确定待测电池包的密封状态。在对气密压力状态参数采集后,对待测电池包的当前气密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确定,之后将气密压力状态参数与标准的压力状态参数进行比对,便于确定待测电池包当前的气密性状态与标准气密性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根据上述差异值,通过电池气密预警器的预警工作模式的调整,便于对待测电池包的气密性情况进行预警监测,有效地提高了对电池包气密性检测的效率以及精准性。

    电芯装配用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7937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40845.4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芯装配用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电池模组,上述的电芯装配用紧固装置包括定位组件、BMS管理系统及夹层组件,各支架形成有安装孔,各夹层组件包括弹性套筒、间隔套筒及压电材料套筒,各弹性套筒用于套设于电芯的一端,各间隔套筒套设于对应的弹性套筒,各压电材料套筒套设于对应的间隔套筒,且各压电材料套筒的外壁卡接于对应的安装孔的内壁;各弹性套筒的内壁设有压电片,各压电片与BMS管理系统电连接,各压电材料套筒与BMS管理系统电连接。本公开通过夹层组件与BMS管理系统的搭配,能将电芯相对于支架出现的装配间隙进行适应性调整,避免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情况,确保定位组件对于电芯的牢固装配,保障电池的使用性能。

    电芯固定机构以及电池模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65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13366.6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固定机构,第一凸台组件形成有第一散热间隙、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第二凸台组件形成有第二散热间隙、第一插接通道和第二插接通道,第二基座靠近第二凸台组件的一侧形成有多个第二电芯安装槽;每一第一电芯安装槽及相应的第二电芯安装槽共同用于安装固定电芯单体的两端;第一散热间隙和第二散热间隙连通形成散热通道,第一插接孔与第一插接通道连通,第二插接孔与第二插接通道连通;固定组件形成有安装间隙,固定组件依次穿设于第一插接孔及第一插接通道,固定组件还依次穿设于第二插接孔及第二插接通道,固定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上述的电芯固定机构能够提高对电芯的散热效果。

    电池模组及动力汽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93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7927.8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汽车。上述的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及电池包组件,壳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开口及容纳腔;电池包组件位于容纳腔内,电池包组件的一侧设有导热垫,电池包组件背离导热垫的一侧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电池包组件高度的五分之一处以上,限位件与容纳腔的一侧内壁过盈配合,以使导热垫抵接于容纳腔的另一侧内壁。电池包组件进入容纳腔后,通过横向移动电池包组件,使导热垫逐渐与容纳腔的内壁抵接,然后将电池包组件完全容纳在容纳腔内,此时限位件与容纳腔的一侧内壁过盈配合,从而使导热垫紧密抵接于容纳腔的另一侧内壁,避免导热垫与对应的容纳腔的一侧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增强了电池包组件的整体散热效果。

    电芯装配用紧固装置及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222051992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246594.3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芯装配用紧固装置及电池模组,上述的电芯装配用紧固装置包括定位组件、BMS管理系统及夹层组件,各支架形成有安装孔,各夹层组件包括弹性套筒、间隔套筒及压电材料套筒,各弹性套筒用于套设于电芯的一端,各间隔套筒套设于对应的弹性套筒,各压电材料套筒套设于对应的间隔套筒,且各压电材料套筒的外壁卡接于对应的安装孔的内壁;各弹性套筒的内壁设有压电片,各压电片与BMS管理系统电连接,各压电材料套筒与BMS管理系统电连接。本公开通过夹层组件与BMS管理系统的搭配,能将电芯相对于支架出现的装配间隙进行适应性调整,避免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情况,确保定位组件对于电芯的牢固装配,保障电池的使用性能。

    电池装载用缓冲机构、电池壳及储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20492038U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21827945.1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装载用缓冲机构、电池壳及储能电池。上述的电池装载用缓冲机构包括外框、硬胶转接件及缓冲垫,外框的边角形成有卡接通槽;硬胶转接件盖设封堵于卡接通槽,硬胶转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卡接凸缘,各卡接凸缘卡接于卡接通槽的内壁,硬胶转接件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扣接凸起;缓冲垫形成有扣接槽,各扣接凸起均扣接于扣接槽的内壁。通过硬胶转接件的设置,对缓冲垫和外框以转接的形式进行连接,取消了胶水的使用,避免了因胶水老化而导致缓冲垫脱落的问题,并且对缓冲垫和外框的材质无特定需求,适用性较高;同时缓冲垫的装配较为方便且牢固可靠。

    电池包气密检测装置以及电池包气密测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748210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427673.0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气密检测装置以及电池包气密测试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气密检测底座、气密检测顶盖以及气密检测圈;气密检测顶盖设置于气密检测底座上,气密检测顶盖与气密检测底座可拆卸连接;气密检测圈位于气密检测顶盖与气密检测底座之间,气密检测圈套设于电池包上,气密检测圈与电池包的密封区域抵接。通过将电池包上原本的密封圈替换为气密检测圈,即将电池包的气密性检测部件作为电池包上密封部件,通过气密检测圈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当原有的密封圈,以避免额外增加测试成本,还能对电池包的气密性进行采集检测,实现对电池包的气密性测试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对电池包气密性的测试成本。

    用于电池包热失控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05200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193269.5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热失控的散热装置。上述的用于电池包热失控的散热装置包括电池包、散热组件及泄压阀,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液循环箱、冷却液分流仓、冷却液集流仓及多个散热导流带,每一排的各电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散热导流带抵接,泄压阀设于外壳的侧壁;其中,各电芯设有薄弱部,各散热导流带朝向邻近的同一排的电芯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各喷淋头设有破口区,各破口区朝向邻近的电芯的薄弱部设置。利用喷淋头对热失控的电芯的薄弱部喷淋冷却液,以及时控制热失控的电芯,有效缓解电池包内部热失控问题的蔓延;并且通过泄压阀对高温高压气体进行泄压操作,避免因高压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