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81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742810.8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地层煤与油气资源开采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含煤地层中的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和油气资源赋存特征,在含煤地层中确定开采煤层,并确定煤炭资源开采工艺和油气资源开采工艺;根据开采煤层中的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和油气资源赋存特征,在开采煤层中确定煤炭开采区和油气走廊区;根据煤炭开采工艺和所述油气开采工艺,确定在煤炭开采区进行煤炭资源开采,在油气走廊区进行油气资源开采,并在油气资源开采结束后在所述油气走廊区进行煤炭资源开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煤与油气资源开采方法,减少了因无序开发导致的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降低安全事故,提高含煤地层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4817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42810.8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地层煤与油气资源开采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含煤地层中的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和油气资源赋存特征,在含煤地层中确定开采煤层,并确定煤炭资源开采工艺和油气资源开采工艺;根据开采煤层中的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和油气资源赋存特征,在开采煤层中确定煤炭开采区和油气走廊区;根据煤炭开采工艺和所述油气开采工艺,确定在煤炭开采区进行煤炭资源开采,在油气走廊区进行油气资源开采,并在油气资源开采结束后在所述油气走廊区进行煤炭资源开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煤与油气资源开采方法,减少了因无序开发导致的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降低安全事故,提高含煤地层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0236.4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冲积层矿区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属于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在厚冲积层矿区的实际应用中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厚冲积层矿区的开采情况和地质情况的实测数据;步骤2:分析平均采厚、平均采深、推进速度、松散层厚度与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关系;步骤3:基于实测数据建立计算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模型。本发明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精度高,适用性强,对于矿区地表稳定性精准评估及建(构)筑物损坏防护、沉陷区土地复垦及再利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1240236.4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冲积层矿区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属于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在厚冲积层矿区的实际应用中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厚冲积层矿区的开采情况和地质情况的实测数据;步骤2:分析平均采厚、平均采深、推进速度、松散层厚度与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关系;步骤3:基于实测数据建立计算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计算模型。本发明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精度高,适用性强,对于矿区地表稳定性精准评估及建(构)筑物损坏防护、沉陷区土地复垦及再利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7394.5
申请日:2025-02-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载条件下水浸含瓦斯煤体获取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受载条件下水浸含瓦斯煤体获取装置,包括力学加载系统、试样安装及测试系统、注气和注水系统。通过力学加载系统、试样安装及测试系统、注气和注水系统的高效配合,可在对煤样施加载荷并且注入甲烷气体之后向煤样中注入水分,能够有效地模拟煤矿工程现场的水力化措施影响受载含瓦斯煤体的过程,并且获得含水煤样后再进行力学加载和渗流实验时,不需要重新抽真空,也就避免了水分的额外损失,进而可准确获得水浸受载含瓦斯煤体的力学和渗流规律,用以指导现场煤层水力化增透抽采工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28381.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矿企业与共享中心联合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特定事故类型,基于历史事故信息,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特定种类应急救援物资在事故应急救援期间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故演化的物资需求模型,应急救援物资的需求量;获取煤矿的基本信息,根据基本信息,应用需求模型确定事故期间,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故演化的应急救援物资需求量变化曲线;根据应急救援物资需求量变化曲线要求,在时间和物资数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确定应急救援物资的存储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备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6519.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10/764 , G06V10/422 , G01N1/04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原位煤体渗透率分布特征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钻孔钻探技术采用水平式钻削作业方式实现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原位煤体钻削,获取煤体样本并对样品进行微扰动切割,通过数字岩心CT图像模块完成煤体样品切割截面图像扫描获得二维图像集,依托图像参数计算模块实现原始图像二值化转化与颗粒直径、孔隙迂曲度和面孔隙率参数计算,并将各参数数据集传输至渗透率区域辨识模块,完成基于图像参数数据集的原位煤体渗透率计算与低渗透率发育区的辨识与划分。基于此,本发明引入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煤体渗透率计算理论,以精确描述原位复杂煤体渗透率分布特征,进而实现对原位煤体瓦斯低渗区的精准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69928.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煤层瓦斯运移主控传质形式的方法。包括:通过分析渗透行为与扩散行为之间的数学联系构建两者统一的解吸双渗控制模型;通过分析内源瓦斯解吸条件下的传质过程计算裂隙和基质系统的压力梯度与流动截面积;通过达西定律来计算基质与裂隙中瓦斯的流动质量;通过所述流动质量的数量关系定义特征渗透率比值;通过分析基质和裂隙表观渗透率比值来识别煤层瓦斯运移的主控传质形式。本发明能够准确、客观、快速的识别煤层内源瓦斯解吸条件下瓦斯运移的主控传质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5304.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煤层瓦斯抽采钻孔防塌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包括支护筛管,支护包括多个筛管固定板,相邻的两个筛管固定板分别通过筛管活动件连接;阻尼组件,阻尼组件与筛管固定板滑动连接,阻尼组件用于对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进行防塌支护;伸缩控制组件,中心管通过多个伸缩控制组件分别与多个阻尼组件连接。本发明利用伸缩控制组件可对筛管固定板等结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支护筛管可进行伸缩,从而便于将支护筛管放入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内,支护筛管可进行展开,支护筛管展开过程中,阻尼组件先与煤层钻孔壁接触并对煤层产生二次应力扰动,有利于瓦斯抽采,当支护筛管完全展开,阻尼组件已插入煤层中,能够降低煤层对筛管等结构的破坏,对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起到支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7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976393.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称泄压瓦斯破煤条件下数‑图实时监测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夹持器、有机玻璃套筒、左法兰、左连接头、右法兰、防爆电磁阀、透明排气管。夹持器是由304钢制作成开有观察孔的钢管,夹持器包裹着有机玻璃套筒与夹持器相连接的左法兰、右法兰,与左法兰相连接的是转换管,转换管也由304钢制成。转换管与左边的防爆电磁阀相连接,右法兰与右边的防爆电磁阀相连接,与电气阀相连的是透明排气管,进气口、压力表、温度表、应变等监控线路设在转换管上。装置采用防爆电磁阀对称泄压的方式使得实验条件更精确,在通过观测孔观察煤样变化的同时,通过压力、温度、应变等数据,达到数据‑图像实时对应监测,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提供辅助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