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1851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59380.5

    申请日:2014-09-10

    Inventor: 魏鹏 陈晨 杨育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属于声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包括支架和动圈单元,还包括动铁单元,所述的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动圈容置腔,所述的动圈单元设置于动圈容置腔内;所述的支架上位于动圈容置腔的前侧设置有动铁容置腔,所述的动铁单元设置于动铁容置腔;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连通动圈单元的动圈出音孔和连通动铁单元的动铁出音孔。本发明将动圈和动铁单元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了高、低音频的互补,有效地提升了头戴式耳机和音箱的音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强烈的立体感和震撼感,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严苛的听觉要求;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一种圈铁式同轴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424415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07648.8

    申请日:2014-09-28

    Inventor: 魏鹏 陈晨 易鹏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10 H04R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圈铁式同轴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属于声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动圈和动铁,动圈的中轴线上贯穿有一个通孔,动圈振膜的中心向内凹陷形成开口,该开口与上述的通孔相连通,构成动铁出音口;动铁固定于动圈的后部,且动铁的动铁音管与上述的通孔同轴对应;动铁音管上还连接有一段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动铁出音口处;动铁音管与动铁出音口的距离小于10mm。本发明将动圈和动铁同轴组合,使动圈的低音和动铁的中高音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且动圈和动铁的发音相互不受阻挡,低、中、高频没有损耗,实现了完美再现原音色的效果,噪音和失真小,同时大大降低了耳机的造价,可以满足大众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1851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10459380.5

    申请日:2014-09-10

    Inventor: 魏鹏 陈晨 杨育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属于声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包括支架和动圈单元,还包括动铁单元,所述的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动圈容置腔,所述的动圈单元设置于动圈容置腔内;所述的支架上位于动圈容置腔的前侧设置有动铁容置腔,所述的动铁单元设置于动铁容置腔;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连通动圈单元的动圈出音孔和连通动铁单元的动铁出音孔。本发明将动圈和动铁单元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了高、低音频的互补,有效地提升了头戴式耳机和音箱的音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强烈的立体感和震撼感,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严苛的听觉要求;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一种圈铁式同轴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

    公开(公告)号:CN204090144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63926.7

    申请日:2014-09-28

    Inventor: 魏鹏 陈晨 易鹏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圈铁式同轴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属于声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圈和动铁,动圈的中轴线上贯穿有一个通孔,动圈振膜的中心向内凹陷形成开口,该开口与上述的通孔相连通,构成动铁出音口;动铁固定于动圈的后部,且动铁的动铁音管与上述的通孔同轴对应;动铁音管上还连接有一段连接管,连接管延伸至动铁出音口处;动铁音管与动铁出音口的距离小于10mm。本实用新型将动圈和动铁同轴组合,使动圈的低音和动铁的中高音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且动圈和动铁的发音相互不受阻挡,低、中、高频没有损耗,实现了完美再现原音色的效果,噪音和失真小,同时大大降低了耳机的造价,可以满足大众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

    公开(公告)号:CN204069266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501009.6

    申请日:2014-09-01

    Inventor: 陈晨 何新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属于耳机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喇叭式入耳式耳塞,包括耳机壳体,所述的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出音道和位于第一出音道后方且相连通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内设置有正对上述第一出音道的动圈单元和位于动圈单元后方的动铁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充分发挥动圈的优良低音性能和动铁的优良高音性能,避免因动铁单元设置在动圈单元的前方而造成动圈单元的声音受阻的问题,确保音质效果好。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1800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261081.0

    申请日:2015-04-27

    Inventor: 魏鹏 孟献振 陈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装置,属于声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装置,包括支架和动铁单元,所述的支架的中部开设有一个贯穿支架的动铁容置腔,所述的动铁单元设有多个,且多个动铁单元拼合在一起后安装于上述的动铁容置腔内;所述的动铁单元的出音口朝向支架的外侧,所述的动铁单元的后部与动铁容置腔为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动铁单元拼装在一起,且动铁单元出音方向一致,不仅克服了圆周布置动铁单元声音传递路径长的缺点,而且结构更为简单,便于动铁单元集中出音,减少了声音损失,有效地提升了头戴式耳机和音箱的音质,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严苛的听觉要求。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4104126U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20518589.X

    申请日:2014-09-10

    Inventor: 魏鹏 陈晨 杨育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属于声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包括支架和动圈单元,还包括动铁单元,所述的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动圈容置腔,所述的动圈单元设置于动圈容置腔内;所述的支架上位于动圈容置腔的前侧设置有动铁容置腔,所述的动铁单元设置于动铁容置腔;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连通动圈单元的动圈出音孔和连通动铁单元的动铁出音孔。本实用新型将动圈和动铁单元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了高、低音频的互补,有效地提升了头戴式耳机和音箱的音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强烈的立体感和震撼感,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严苛的听觉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一种头戴式耳机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69269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524605.6

    申请日:2014-09-12

    Inventor: 魏鹏 陈晨 何新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属于耳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耳机罩、连接两个耳机罩的头带和设于耳机罩内部的发音组件,发音组件包括支架、动圈单元和动铁单元,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动圈容置腔,动圈单元设置于动圈容置腔内;支架上位于动圈容置腔的前侧设置有动铁容置腔,动铁单元设置于动铁容置腔内;支架上还设置有连通动圈单元的动圈出音孔和连通动铁单元的动铁出音孔;支架固定于耳机罩内,耳机罩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动圈单元排气的排气孔。本实用新型将动圈和动铁单元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了高、低音频的互补,有效地提升了头戴式耳机的音质,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强烈的立体感和震撼感,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严苛的听觉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