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1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61509.0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臭气释放的大型污水压力释放跌水井,包括井体和入水管,井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入水管穿过的管孔以及将井内水体排出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的高度低于管孔、并高于井底,井体底板位于出水管一侧设有用于释放入水管所排出水流能量、且使水流逆流而上的消能台阶,消能台阶的顶部与出水管的底部相接;所述的入水管呈三通状,包括横管和与横管相通的竖管,所述的横管穿过管孔并密封在管孔内,横管的弯管出口与消能台阶相对,位于消能台阶的一侧的竖管其出口低于出水管的最低部,且竖管的出口用于被出流淹没。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在跌水过程中,有效减小臭气释放量,保护井体,缩短井体的高度,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1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75272.X
申请日:2020-10-09
IPC: C02F3/10
Abstract: 一种砾间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前后依次连接的配水单元和处理单元,配水单元具有进水口和后端溢流口,配水单元的水位超过后端溢流口的高度时溢流进入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的内部填充砾石填料,下部布设有曝气管;处理单元在砾石填料的下方设有可漏过水的填料承托结构,并在填料承托结构的下方设有出水口;溢流进入处理单元的水由于重力作用由上而下穿过砾石填料,通过出水口流出。该处理装置中的水流状态是在配水单元为上向流,处理单元为下向流,水流由于重力作用由上而下穿过砾石填料,动力消耗低,处理效果好,而且这种流态避免了以往设计中水流推流状态穿过砾石填料,上下阻力不均,砾石利用率不高,处理效果不佳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24312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361509.0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臭气释放的大型污水压力释放跌水井,包括井体和入水管,井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入水管穿过的管孔以及将井内水体排出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的高度低于管孔、并高于井底,井体底板位于出水管一侧设有用于释放入水管所排出水流能量、且使水流逆流而上的消能台阶,消能台阶的顶部与出水管的底部相接;所述的入水管呈三通状,包括横管和与横管相通的竖管,所述的横管穿过管孔并密封在管孔内,横管的弯管出口与消能台阶相对,位于消能台阶的一侧的竖管其出口低于出水管的最低部,且竖管的出口用于被出流淹没。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在跌水过程中,有效减小臭气释放量,保护井体,缩短井体的高度,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01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072475.2
申请日:2012-03-19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C02F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垢缓蚀剂,包括有机膦酸盐,无机阻垢缓蚀组分、含羧酸共聚物,锌盐,杂环化合物,荧光示踪组分,本品容易复配,稳定性好,在较低的投加量下对污水厂尾水回用于循环冷却系统具有良好的缓蚀和阻垢性能;可以直接加入再生水回用管道中,不需要预先对尾水进行补钙,补碱,调节pH值,且处理效果好;不含有毒化合物及无机磷酸盐,磷含量低,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0708593.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截流系统,包括:至少两座截流井,一座泵站集水井和一座蓄水池;至少两座截流井包括第一截流井和后续截流井;第一截流井的水通过支流进水管流入,再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中的小管径出水管或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同时流出,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作为入水管使水流入后续截流井,后续截流井之间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或入水管连接;最后一个后续截流井的水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流入泵站集水井,第一截流井和后续截流井的出水管的管径不小于入水管的管径;泵站集水井包括潜污泵和液位计;所述蓄水池包括闸门和液位计。通过改进截流系统的设置实现对截流倍数的控制,避免出现上游截水少下游截水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0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08593.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截流系统,包括:至少两座截流井,一座泵站集水井和一座蓄水池;至少两座截流井包括第一截流井和后续截流井;第一截流井的水通过支流进水管流入,再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中的小管径出水管或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同时流出,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作为入水管使水流入后续截流井,后续截流井之间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或入水管连接;最后一个后续截流井的水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流入泵站集水井,第一截流井和后续截流井的出水管的管径不小于入水管的管径;泵站集水井包括潜污泵和液位计;所述蓄水池包括闸门和液位计。通过改进截流系统的设置实现对截流倍数的控制,避免出现上游截水少下游截水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56353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033135.8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截流系统,包括:至少两座截流井,一座泵站集水井和一座蓄水池;至少两座截流井包括第一截流井和后续截流井;第一截流井的水通过支流进水管流入,再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中的小管径出水管或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同时流出,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作为入水管使水流入后续截流井,后续截流井之间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或入水管连接;最后一个后续截流井的水通过管径不同的两个出水管流入泵站集水井,第一截流井和后续截流井的出水管的管径不小于入水管的管径;泵站集水井包括潜污泵和液位计;所述蓄水池包括闸门和液位计。通过改进截流系统的设置实现对截流倍数的控制,避免出现上游截水少下游截水多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834697U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22232269.6
申请日:2020-10-09
IPC: C02F3/10
Abstract: 一种砾间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前后依次连接的配水单元和处理单元,配水单元具有进水口和后端溢流口,配水单元的水位超过后端溢流口的高度时溢流进入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的内部填充砾石填料,下部布设有曝气管;处理单元在砾石填料的下方设有可漏过水的填料承托结构,并在填料承托结构的下方设有出水口;溢流进入处理单元的水由于重力作用由上而下穿过砾石填料,通过出水口流出。该处理装置中的水流状态是在配水单元为上向流,处理单元为下向流,水流由于重力作用由上而下穿过砾石填料,动力消耗低,处理效果好,而且这种流态避免了以往设计中水流推流状态穿过砾石填料,上下阻力不均,砾石利用率不高,处理效果不佳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206000018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0860043.1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截流井,包括井筒、进水口、截流口、溢流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井筒上,用于连接截流系统的合流进水管的出口,所述截流口设置在所述井筒的底部,用于连接截流系统的污水排放管道的入口;所述截流井还包括第一排放口和单向阀门,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所述井筒上,所述单向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放口外部;所述第一排放口的顶部所在的位置不高于所述截流井所安装的位置处的汛期水位线,所述溢流堰的底部所在的位置不低于所述截流井所安装的位置处的汛期水位线。本实用新型的截流井,既能有效地进行雨污分离,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上游服务区域的淹涝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3648943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16480.X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Inventor: 王长波 , 陈俊 , 许光明 , 吕贞 , 董阳 , 施亚栋 , 刘磊 , 李珣 , 陆文涛 , 仲志鸿 , 徐旻 , 孙凯 , 陆国庆 , 陈克芳 , 蒋劲松 , 陈波 , 周建新 , 杨云安
IPC: B08B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二沉池出水渠的清洗装置,包括固定主杆和固定设置在固定主杆上的主水管,主水管出水端设有喷水装置;还包括擦洗装置,擦洗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主杆下部的固定支杆、传力杆和高强度毛刷,固定支杆一端与固定主杆相连,另一端与传力杆相连,传力杆与固定支杆转动连接;传力杆一端设有高强度毛刷,另一端通过高强弹簧与固定主杆相连;喷水装置位于擦洗装置后部。本实用新型采用擦洗装置和喷水装置相配合,且擦洗装置采用高强度毛刷对出水渠壁进行擦洗,擦洗后通过毛刷后部的高压喷水装置对渠壁进行清洗,可对渠壁表面杂质生物或青苔进行彻底清除,克服了现有技术仅采用喷水方式清理不干净、清理存在死角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