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138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47569.7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Bi12TiO20凝胶,煅烧得到Bi12TiO20粉体;溶解氧化石墨胶体,分散,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Bi12TiO20粉体,搅拌,超声,水热反应;抽滤、洗涤和干燥后研磨,得到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其中石墨烯的加入抑制了Bi12TiO20纳米颗粒的团聚,增加了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避免其再次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

    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77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82441.7

    申请日:2021-05-27

    Inventor: 何大方 陈海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将纳米硅分散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形成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分散液,接着加入硝酸溶液超声混合,并于120~250℃进行水热反应6~48h,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将所获产物于300~1000℃煅烧0.5~12 h,获得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硅的纳米化能显著减少其在可逆充放电过程中的绝对体积变化,提高硅材料的利用率,将纳米硅包裹在球形石墨烯中,可以有效缓冲硅的巨大体积效应,且石墨烯通过硝酸溶液的活化使在其表面分布有很多孔隙,为锂离子提供捷径降低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扩散路径,提升了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在大倍率下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一种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138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111147569.7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Bi12TiO20凝胶,煅烧得到Bi12TiO20粉体;溶解氧化石墨胶体,分散,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Bi12TiO20粉体,搅拌,超声,水热反应;抽滤、洗涤和干燥后研磨,得到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钛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其中石墨烯的加入抑制了Bi12TiO20纳米颗粒的团聚,增加了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避免其再次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

    一种三维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3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0822.0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氧化石墨悬浊液,剥离氧化石墨,得到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加入交联剂,持续高速搅拌至体系形成水凝胶;(3)冷冻干燥,得到三维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4)对三维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依次进行碳化处理、石墨化处理后得到三维的石墨烯气凝胶,最后进行压制得到三维石墨烯导热膜。该石墨烯导热膜的面内导热率为935~1523W/(m·K),垂直平面方向导热率为218~536W/(m·K),并且厚度在40~1000μm内可调,还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一种合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及单原子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14937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15854.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原料混合:以二甲基咪唑、硝酸锌为溶质,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常温下搅拌形成ZIF‑8;第一阶段热解:在保护气体的的氛围中,将ZIF‑8热解形成多孔碳(N‑C);前驱体制备:待多孔碳冷却后,向多孔碳中加入菲啰啉(Phen)、过渡金属源(M),形成前驱体M/N‑C@Phen;第二阶段热解:在保护气体的氛围中,将M/N‑C@Phen前驱体进行热解,得到单原子催化剂。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可用于大规模合成单原子催化剂,且适用于多种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解决了现有技术合成复杂,难以规模化制备的不足。

    一种锂离子电池Si@C@TiO2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25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24782.2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Si@C@TiO2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应用,其中包括,将纳米硅粉、石墨以及沥青加入到乙醇溶液中,搅拌或超声使其分散均匀,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在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钛源,搅拌均匀后,在水浴条件下继续搅拌蒸发溶剂,烘干并研磨,即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封装于石英舟中,在惰性气体中煅烧,煅烧后即得到Si@C@TiO2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电极材料由于TiO2的作用可以保护Si颗粒免受电解液破坏,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刚性C/TiO2层能够有效保证Si材料的结构完整性,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775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582441.7

    申请日:2021-05-27

    Inventor: 何大方 陈海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将纳米硅分散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中,形成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分散液,接着加入硝酸溶液超声混合,并于120~250℃进行水热反应6~48h,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将所获产物于300~1000℃煅烧0.5~12 h,获得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硅的纳米化能显著减少其在可逆充放电过程中的绝对体积变化,提高硅材料的利用率,将纳米硅包裹在球形石墨烯中,可以有效缓冲硅的巨大体积效应,且石墨烯通过硝酸溶液的活化使在其表面分布有很多孔隙,为锂离子提供捷径降低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扩散路径,提升了多孔球形石墨烯包裹硅负极复合材料在大倍率下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一种柔性自支撑FeF3/C-石墨烯复合膜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81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89698.2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自支撑FeF3/C‑石墨烯复合膜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第二步、亲水性Fe2O3的制备,第三步、柔性自支撑Fe3O4/C‑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第四步、柔性自支撑FeF3/C‑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首先FeF3材料的纳米化可以有效的减小活性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的绝对体积变化;其次,三维碳框架结构和石墨烯可以有效的提高FeF3纳米粒子导电性,束缚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促进了锂离子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在三维方向上的迁移和扩散,在进一步克服FeF3体积效应和极化现象,同时大幅度了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一种垂直自支撑结构的石墨烯硅碳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77140.X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自支撑结构的石墨烯硅碳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集硅纳米化、碳包裹和垂直石墨烯包覆于一体的跨纳微尺度分级保护复合结构。首先,构建碳层包裹纳米硅的核壳结构,提高硅的导电性,缓冲硅的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巨大体积变化;其次,将碳包裹硅的核壳结构嵌入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结构中,石墨烯高度有序地垂直排列在集流体表面,可以显著提高电子的迁移速率,同时有效缩短电子的传输路径和锂离子的固相扩散距离,大幅度提升硅的在大倍率电流下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