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46626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98117424.8
申请日:1998-07-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PC: F23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F23C2202/40 , F23C2900/0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降低氮浓度的煤粉燃烧器。该煤粉燃烧器包括一个喷射煤粉和一次风的混合物的煤粉喷嘴10,一个二次风喷嘴11和一个三次风喷嘴12,它们围绕煤粉喷嘴10的外周边同轴布置,和一个在分隔两个邻近的空气喷嘴的分隔壁的末端的管道扩展部分20;设置一个变换二次风喷嘴中二次风的流动变换装置例如,一个导向板30,以便使二次风沿管道扩展部分流动。二次风由于导向板朝外喷射,二次风、三次风与煤粉的混合延迟,由此产生的NOx的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4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0103827.3
申请日:2000-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6/045 , F23C2201/20 , F23D1/00 , F23D2201/10
Abstract: 一种粉煤燃烧器包括:一个用于喷射粉煤和空气的混合物的粉煤喷嘴10;风嘴11、12;风嘴提供了其数量足以让粉煤完全燃烧的空气;随着形成一道高温火焰而因快速耗氧地形成了一道高温还原火焰,其中所述高温火焰是通过在燃烧器出口附近快速点燃粉煤而产生的;一道气体成分相对燃烧器中心轴线径向均匀分布的氧化火焰是通过在高温还原火焰下游混合来自风嘴的空气而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226654A
公开(公告)日:1999-08-25
申请号:CN99101807.9
申请日:1999-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PC: F23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7/02 , F23C6/045 , F23C2201/101 , F23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煤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其中出现的氮氧化物变少,未燃烧的碳变少。其中,该燃烧器设有用来注入粉煤和空气的混合物的一个粉煤喷嘴(10)和用来喷射空气的一个空气喷嘴(11),由上述粉煤燃烧器形成的燃烧火焰形成了在火焰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分的气相空气比为1或较低的一个区域,并有在该区域的外面在燃烧器的射流口附近的气相空气比大于1的一个区域,以及在火焰的下游侧的气相空气比为1或较低的一个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7B
公开(公告)日:1991-11-06
申请号:CN88105640
申请日:1988-10-06
Applicant: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PC: F23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Abstract: 一种煤粉燃烧装置包括煤粉和载体风通过其中被送到燃烧室中燃烧的燃烧器,及装在燃烧器端部的火焰挡圈。火焰挡圈包括扩口管和环形板,该板带有数个彼此等角距的径向向内的凸出部件。环形板包括数个陶瓷片和数个紧固件,两者交替排列并装配成环形板。陶瓷片这样成形,装配后它径向向内的凸出用作凸出部件。陶瓷片在其对侧带有光滑的弧形边缘表面,及紧固件在其对侧带有光滑弧形边缘表面,该表面与相邻两陶瓷片的弧形边缘表面相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901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1802284.7
申请日:2001-08-03
Applicant: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6/045 , F23C5/32 , F23C7/004 , F23C7/008 , F23C2201/101 , F23D1/00 , F23D2201/20 , F23D2208/10 , F23D2209/20 , F23L15/00 ,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燃烧器,在所述燃烧器中,即使褐煤等劣质的固体燃料也可在从高负荷条件到低负荷条件的宽范围内稳定地燃烧。根据炉膛(41)的燃烧负荷的不同,可调整从追加空气孔或追加空气喷口(12)供给的空气量。低负荷时增加从追加空气孔或追加空气喷口(12)供给的空气量,提高形成于燃料喷口(11)出口外侧的下游部的循环流(19)的氧浓度,使其稳定地燃烧。高负荷时,减少从追加空气孔或追加空气喷口(12)供给的空气量,在离开燃料喷口(11)的位置形成火焰,从而抑制固体燃料燃烧器(42)的构造物和炉膛(41)壁接受的辐射热。固体燃料燃烧器(42)可用于褐煤等劣质固体燃料和作为其输送用气体的燃烧废气的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714256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03825606.1
申请日:2003-08-27
Applicant: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nventor: 木山研磁 , 森田茂树 , 冈田修 , 仓增公治 , 矢野隆则 , 越智健一 , 马场彰 , 下郡三纪 , 福地健 , 山口博嗣 , 小林启信 , 谷口正行 , 冈崎洋文 , 山本研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N5/006 , F23C9/08 , F23L9/04 , F23L15/04 ,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甚至在促进高温燃烧气体和空气之间的混合以希望降低未燃烧的易燃物的情况下还可抑制NOx产生。在燃烧装置中提供在加热炉中采用理论空气比或更小比例燃烧燃料的燃烧器,和供应用于燃烧器中不足的燃烧空气的通气口,在两者之间的混合区中或靠近混合区提供用于供应氮氧化物产生抑制气体的供应设备。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室,该风室甚至在促进高温燃烧气体和空气之间的混合以希望降低未燃烧的易燃物的情况下可抑制NOx产生。在风室中含有在燃烧器回流侧布置和供应用于燃烧器中不足的燃烧空气的通气口,在两者之间的混合区中或靠近混合区提供用于供应氮氧化物产生抑制气体的供应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4800C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97190929.6
申请日:1997-04-30
Applicant: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PC: F23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F23C2201/20 , F23C2202/40 , F23C2900/09002 , F23D2201/20 , F23D2209/20 , F23K2201/103
Abstract: 一种燃烧器包含:构成混合流体通道的混合喷管(2),含有磨细煤及输送空气的混合流体(1)穿过该混合流体通道流向炉子;围绕着混合喷管(2)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空气通道,第二级空气(6)和第三级空气(9)为燃烧目的而分别地流动穿过空气通道;配置在混合喷管(2)的末端部的外圆周附近的空气喷射喷管。空气(21)从空气喷射喷管(24)喷向混合喷管的轴线,在混合喷管(2)的末端部的外圆周附近的高温气体被吸入这个末端部的外圆周附近的混合流体(1)。
-
公开(公告)号:CN1128949C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97191119.3
申请日:1997-04-30
Applicant: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PC: F23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F23C2202/40 , F23C2900/09002 , F23D2201/20 , F23D2209/20
Abstract: 一个燃烧器,包括混合物喷管、供风喷管和导向器。一个混合物喷管向炉膛内延伸,此混合物喷管确定一混合物通道,包含固体燃料粉和传输固体燃料流的气流通过此混合物通道。混合物喷管的前端呈发散状,使混合物流通道的剖面面积沿混合物流的方向逐渐增大。设置供风喷管的目的是在径向方向上围绕混合物喷管以求在它和混合物喷管之间确定一气流通道,供包含燃烧用氧的气流进入上述炉膛内使用。在混合物喷管的混合物流中的发散部的上游处设置有导向器。
-
公开(公告)号:CN1266158A
公开(公告)日:2000-09-13
申请号:CN00103827.3
申请日:2000-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IPC: F23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6/045 , F23C2201/20 , F23D1/00 , F23D2201/10
Abstract: 一种粉煤燃烧器包括:一个用于喷射粉煤和空气的混合物的粉煤喷嘴10;风嘴11、12;风嘴提供了其数量足以让粉煤完全燃烧的空气;随着形成一道高温火焰而因快速耗氧地形成了一道高温还原火焰,其中所述高温火焰是通过在燃烧器出口附近快速点燃粉煤而产生的;一道气体成分相对燃烧器中心轴线径向均匀分布的氧化火焰是通过在高温还原火焰下游混合来自风嘴的空气而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211308A
公开(公告)日:1999-03-17
申请号:CN97192285.3
申请日:1997-12-16
Applicant: 巴布考克日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G7/14 , F22B21/343
Abstract: 只有悬挂型过热器(52)和(53)设在炉子的出口。这些过热器的热交换表面的大小使得当锅炉处在最大负载时在过热器的下游的排气温度为1000摄氏度到1100摄氏度。沿着排气流把在这些过热器(52)和(53)的下游的排气通道分成分通道,在每个分通道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气流调节器,用来控制通过各自分通道的排气流速。把一个横放型再加热器(41)设置在分通道中。因为围绕再加热器(41)流动的排气的温度(1000摄氏度到1100摄氏度)与流过该再加热器(41)的蒸汽温度之间的温差大,即使热交换面积小,也可以以高效率进行热交换。因此,这一构形使得可以防止该再加热器(41)的热交换面积加大,或锅炉的整个尺寸加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