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皮穿管装置及穿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98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772375.X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带皮穿管装置及穿管方法,包括机架、装在机架导轨后端的配重、用于装设钢管的两组前支撑、后支撑、可沿导轨前后移动的前机械手、固定在机架上的后机械手、沿机架纵向固定设置的主气缸,后机械手夹紧时钢管固定不动,后机械手的结构组成与前机械手相同,主气缸带动前机械手移动,前机械手仅夹持带皮在钢管上向后移动,就将带皮挤压褶皱,当带皮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机械手松开,使得带皮和钢管一起向后移动,形成一个循环,然后,后机械手再次夹紧,前机械手向前伸出,夹紧前面的带皮,这样,经过多次挤压,实现将带皮全部压实在钢管上。本发明带皮穿管装置及穿管方法,可代替人工劳动,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钴源容器专用吊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9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9068.X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起重吊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钴源容器专用吊具,包括吊梁,吊梁的边部设置有若干挂钩和若干翻盖组件,若干翻盖组件可扣合在若干挂钩上;若干自动摘挂机构,自动摘挂机构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在GY‑20型钴源容器顶部的若干容器吊耳上,箱体上同轴线铰接有压杆和翻转杆,压杆可在吊梁的压动下转动,压杆用于压动翻转杆向下转动,压杆与箱体之间设置有锁紧释放组件,锁紧释放组件用于控制翻转杆处于锁止或转动状态,翻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扣,翻转杆处于锁止状态时,卸扣与挂钩连接,翻转杆处于转动状态时,卸扣脱离挂钩。本发明的吊具可以在水下存、取钴60时,和GY‑20型钴60容器之间自动进行挂钩、脱钩。

    一种大吨位风电维修吊装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49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3449.4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起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吨位风电维修吊装方法,包括:在风电塔架的外侧壁上安装爬升机构,爬升机构沿风电塔架的高度方向移动;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吊机,通过爬升机构将操作平台送往风电塔架的顶端并将操作平台与风电塔架固定,吊机的吊钩伸出操作平台,吊机的吊钩传动连接有地面牵引机构;通过地面牵引机构将吊机的吊钩下落至地面,将被吊物挂在吊机的吊钩上,并将被吊物与爬升机构捆扎固定,通过地面牵引机构驱动吊机的吊钩上升,将被吊物提升至指定位置;吊装完成。本方法在简化起吊结构和设备费用投入的同时,避免了被吊物在爬升过程中,因被吊物巨大的偏心作用力,给塔架带来的不利因素。

    一种主动放线绳圈缠绕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76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69962.5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放线绳圈缠绕方法,首先确定钢丝绳芯半径、缠绕钢丝绳半径,计算单个导程内缠绕钢丝绳的长度L,后根据钢丝绳芯长度,确定导程数量,计算缠绕钢丝绳需要的总长度;其次钢丝绳芯在绳圈设备的框架上运行,缠绕钢丝绳通过小车围绕钢丝绳芯旋转,缠绕钢丝绳均匀绕设在钢丝绳芯外侧且形成一条螺旋线,且所有单个导程内的缠绕钢丝绳长度相同,完成缠绕后,经过替芯工序后,即完成生产。本发明通过按理论长度释放钢丝绳的方法,使缠绕在绳芯上的钢丝绳均匀,不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解决绳圈缠绕不平整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卸扣顶弯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189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69502.0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扣顶弯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模具压弯组件、胚料装载组件和顶弯组件;所述顶弯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顶端的主油缸,所述主油缸靠近所述胚料装载组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墩锻头,所述胚料装载组件上设置有胚料,所述胚料通过所述墩锻头和所述模具压弯组件挤压成型,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成品顶出组件,所述成品顶出组件与挤压成型后的所述胚料对应设置。本发明实现了D型、B型卸扣的制作生产,适用范围广,节约空间,保证了模具的同步和自动复位,使得卸扣成型规矩,坯料自动定位,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轴向移动与旋转分离的转角芯轴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059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0673.9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向移动与旋转分离的转角芯轴机构,包括:油缸缸筒、延伸导向套、活塞套筒、芯轴;油缸缸筒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两接头体,延伸导向套固接在油缸缸筒的一端,延伸导向套上轴向开设有导向槽;活塞套筒滑动连接在油缸缸筒内,活塞套筒的另一端伸出油缸缸筒且位于延伸导向套内;芯轴转动连接在活塞套筒内,芯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螺钉,导向螺钉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本发明中的转角芯轴机构替换了传统的插绳缸,实现了轴向移动和旋转分离,避免了因活塞与缸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导致的旋转密封件容易磨损,进而导致的插绳缸漏油的现象,同时,本发明无需采用旋转密封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滚压钢套设备自动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5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19692.X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滚压钢套设备自动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机架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固接有底座,底座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设有模具,两个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有齿条,齿条上设有弹性连接机构,弹性连接机构的顶部设有牵引头,牵引头与驱动机构固接,牵引头上设有待加工零件,待加工零件位于两个模具之间,齿条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设有感应开关。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实现钢套利用机械手自动安装,或者在人工操作中更简便,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将齿条作为载体,将模具的啮合旋转与钢套位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在钢套被牵引过程中,模具挤压自动定位,进一步实现自动化。

    钢丝绳无接头绳圈绳芯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74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82408.7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的钢丝绳无接头的绳圈绳芯由1‑3个锁紧节、若干个连接节和若干个销钉组成的绳圈绳芯,每个锁紧节的一端为开口段,另一端为插口段,在开口段和插口段之间为凹形连接段;每个连接节的一端为开口段,另一端为插口段;在上述开口段和上述插口段上分别开有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的插口段插入到另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开口段内,使得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的插口段的第一销钉孔与另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的开口段的第二销钉孔对齐,销钉穿过上述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将两个连接节或者两个锁紧节或者一个连接节和一个锁紧节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将若干个连接节和1‑3个锁紧节连接成绳圈绳芯。

    圆环带制作方法及其采用的缠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895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500461.7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圆环带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将进线丝束绕过缠绕设备的同步驱动机构的最左侧的上驱动轮,然后缠绕过左、右从动轮并穿过叠压状态的护套,经过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之间后,最后固定在左从动轮上;向右移动右从动轮形成一个涨紧的丝束环;开启同步驱动机构的各驱动电机,各驱动电机带动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同步旋转并挤压丝束,丝束不断缠绕,旋转过程中,上驱动轮与丝束环的外圈摩擦,下驱动轮与丝束环的内圈摩擦,摩擦力带动丝束环旋转,使得丝束环的内圈丝束和外圈丝束同步旋转;缠绕一定圈数后,将护套拉开并将其两端缝合在一起,圆环带加工完成向左移动右从动轮,将加工完成的圆环带取下。本发明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且降低产品成本。

    光电高强缆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32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618177.2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光电高强缆,包括中空聚氨酯筒、设于聚氨酯筒的中心的芯缆、位于聚氨酯筒内的至少一根光导纤维及至少一根复合铜丝,光导纤维和复合铜丝螺旋缠绕在芯缆表面。光电高强缆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一根12股编织绳,作为光电高强缆的芯缆,然后,将一根光导纤维和两根复合铜丝,呈120度分布,螺旋缠绕在12股编织绳上;2)在光导纤维和复合铜丝外上复合一层聚氨酯,使光导纤维和复合铜丝位于聚氨酯内,形成复合光导电缆。本发明制造的光电高强缆轻便、耐腐蚀、具有高伸缩性能,具有信号传输和电力传输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