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5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84458.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充填膏体的二氧化碳封存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用于筛选出最合适的充填膏体配比的充填膏体选择实验装置,充填部、二氧化碳捕集液化部、采空区、实体煤、计算机系统、水源龙头、数字散斑监测装置、输送管道、矿用光缆以及软管。本发明通过配比合适的充填膏体作为储存载体,并将液化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充入充填膏体,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地下封存,可实现对充填体长宽高的控制,其可实现对采空区充填膏体加压以及压力的在线远程监测,并且可以实现压力、二氧化碳储量、充填体质量、强度、变形以及二氧化碳储量的远程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7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358268.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区液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测量方法,属于地下空区勘查及注浆治理技术领域。所需测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集中控制装置、连接装置和测量单元。其中:数据处理装置位于地表,用于获取测量数据以及发出控制测量单元运动指令;集中控制装置固定于垂直钻孔底部用作位置基准,接收测量装置发出的信号,传递控制测量单元运动的指令,协助测量单元实现空间运动;连接装置主要为数据线以及其他管路;测量单元可在液体中移动,通过集成的多种液体性质传感器对周围液体进行测量。本发明不需要在地面施工大量钻孔即可实现对大范围地下空区内任意位置液体的辨识以及多项液体参数的测量,可准确高效地获得地下空区的液体性质和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03066.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模拟临海采矿时地层沉陷规律的实验装置,涉及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包括相似材料模拟箱体、设在相似材料模拟箱体左侧邻近地层水源补给模拟装置、右侧海水回灌模拟装置、上侧地下水抽采模拟装置、下侧高速摄像机、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器。本发明提供了可对煤炭开采‑地下水抽采‑海水回灌‑邻近地层水源补给协同作用下滨海地层沉陷进行相似模拟的装置,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器的结果分析煤层开采因素、承压含水层的压力、水位和盐度分布以及邻近地层水源补给模拟装置、海水回灌模拟装置和地下水抽采模拟装置的流量与压力因素对上覆岩层及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解决了现场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对临海采矿时地层沉陷规律难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8268.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区液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测量方法,属于地下空区勘查及注浆治理技术领域。所需测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集中控制装置、连接装置和测量单元。其中:数据处理装置位于地表,用于获取测量数据以及发出控制测量单元运动指令;集中控制装置固定于垂直钻孔底部用作位置基准,接收测量装置发出的信号,传递控制测量单元运动的指令,协助测量单元实现空间运动;连接装置主要为数据线以及其他管路;测量单元可在液体中移动,通过集成的多种液体性质传感器对周围液体进行测量。本发明不需要在地面施工大量钻孔即可实现对大范围地下空区内任意位置液体的辨识以及多项液体参数的测量,可准确高效地获得地下空区的液体性质和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003066.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模拟临海采矿时地层沉陷规律的实验装置,涉及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包括相似材料模拟箱体、设在相似材料模拟箱体左侧邻近地层水源补给模拟装置、右侧海水回灌模拟装置、上侧地下水抽采模拟装置、下侧高速摄像机、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器。本发明提供了可对煤炭开采‑地下水抽采‑海水回灌‑邻近地层水源补给协同作用下滨海地层沉陷进行相似模拟的装置,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器的结果分析煤层开采因素、承压含水层的压力、水位和盐度分布以及邻近地层水源补给模拟装置、海水回灌模拟装置和地下水抽采模拟装置的流量与压力因素对上覆岩层及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解决了现场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对临海采矿时地层沉陷规律难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0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284458.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充填膏体的二氧化碳封存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包括用于筛选出最合适的充填膏体配比的充填膏体选择实验装置,充填部、二氧化碳捕集液化部、采空区、实体煤、计算机系统、水源龙头、数字散斑监测装置、输送管道、矿用光缆以及软管。本发明通过配比合适的充填膏体作为储存载体,并将液化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充入充填膏体,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地下封存,可实现对充填体长宽高的控制,其可实现对采空区充填膏体加压以及压力的在线远程监测,并且可以实现压力、二氧化碳储量、充填体质量、强度、变形以及二氧化碳储量的远程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284476.4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条带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厚松散层薄基岩下条带充填开采参数设计方法,收集钻孔周边松散层拱结构参数、关键层中关键块的结构参数等参数;根据松散层拱理论,建立松散层拱结构二维力学模型,根据松散层拱形成及稳定的条件,判定松散层拱是否稳定;根据关键块结构理论的研究,工作面回采后关键层与垮落的直接顶间的距离,关键层中关键块结构保持自身稳定时的临界回转量,判断关键块结构是否稳定;计算条带煤柱极限承载能力P极限和实际承受载荷P实际,计算煤柱的安全系数来评价煤柱的稳定性。本发明当松散层拱结构、关键层中的关键块结构和煤柱均达到稳定状态时,地表塌陷得到有效控制,条带充填开采参数设计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51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73917.9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表沉陷类别预计方法,包括:收集钻孔周围松散层的力学参数和各个岩层结构的力学参数;根据松散层拱理论,判定松散层拱是否可以形成以及形成后的稳定性;通过对上覆岩层发挥的控制作用判别关键层的位置;当松散层中无法形成松散层拱结构时,判断关键层为远场关键层还是近场关键层;当关键层破断形成砌体梁时且Δ>ΔT时,则砌体梁会发生滑落失稳;再根据近场关键层和远场关键层以及砌体梁稳定性和松散层拱稳定性判定地表均匀下沉盆地、地表倾向台阶裂缝、地表走向斑裂、地表塌陷坑。本发明根据得出的地表沉陷类型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防治措施,对矿山开采中实现经济发展、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46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84476.4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条带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厚松散层薄基岩下条带充填开采参数设计方法,收集钻孔周边松散层拱结构参数、关键层中关键块的结构参数等参数;根据松散层拱理论,建立松散层拱结构二维力学模型,根据松散层拱形成及稳定的条件,判定松散层拱是否稳定;根据关键块结构理论的研究,工作面回采后关键层与垮落的直接顶间的距离,关键层中关键块结构保持自身稳定时的临界回转量,判断关键块结构是否稳定;计算条带煤柱极限承载能力P极限和实际承受载荷P实际,计算煤柱的安全系数来评价煤柱的稳定性。本发明当松散层拱结构、关键层中的关键块结构和煤柱均达到稳定状态时,地表塌陷得到有效控制,条带充填开采参数设计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56273.9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井下采选充一体化采充工作面相间的采煤方法。首先掘出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间隔布置合适宽度的充填工作面与长壁工作面;再进行充填工作面的前进式回采与充填工作;在两侧的充填工作面回采与充填结束,为长壁工作面留下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后,采用后退式全部垮落法回采长壁工作面;如此进行全矿井煤层的回采。本发明充填工作面采用窄面,长壁工作面采用宽面,使得煤炭生产需求,矸石生产能力,顺槽强度需求相匹配。充填工作面采用前进式开采,利用充填体直接生成顺槽和顺槽,并为长壁工作面后退式回采所用,整个采煤工艺几乎不用掘进顺槽,且利用充填体形成的顺槽强度大,减少支护工作量并能保证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