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324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33370.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硅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制备过程如下:配置二茂铁甲醛溶液,之后添加硅氧材料分散均匀,之后滴加酚类溶液,并在100℃~200℃下水热反应6~24小时,再经洗涤和干燥,之后通过气相沉积法,在温度为700‑1100℃反应1‑6h,得到碳纳米管‑无定形碳包覆硅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硅氧复合材料利用酚醛反应生成酚醛树脂,碳化得到的无定形碳具有各向同性好、结构稳定等特性,提升倍率、循环等性能;通过酚醛树脂中含有二茂铁催化剂,在其碳化过程中生成碳纳米管,形成网络结构,降低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7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34388.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是:硅碳复合材料具有三元复合结构,包括多孔石墨、均匀分布多孔石墨内的非晶纳米硅颗粒以及包覆于外表面的无定形碳层;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1)膨胀石墨置于反应炉内,惰性气体氛围下在一定温度下持续若干时间充分膨胀后,经粉碎和筛分处理,获得多孔状石墨材料;(2)将得到的多孔石墨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内,选取适当硅源,利用微波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墨内部和表面填充、沉积纳米硅颗粒;(3)选取适当碳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2)得到的初步硅碳复合材料外表面包覆无定形碳层。本发明提到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且能耗低,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2493.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C01B33/027 , C01B32/194 , C01B33/021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其操作步骤至少包括:S10)、对置于活化装置中的石墨纸依次进行水蒸气活化和二氧化碳活化,制备得到改性石墨纸材料:S20)、将上述步骤S10)得到的改性石墨纸材料置于微波反应腔中,在微波作用下,依次向微波反应腔通入硅烷气体和碳源气体,得到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效率高、升温速度快,不需要借助任何催化剂,避免了因催化剂引入杂质而对电池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其应用的电池具有高比容量、低膨胀以及循环性能好等优异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96140.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硼共掺杂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内核结构和外壳结构,其中,所述内核结构由铈、硼掺杂的硅基化合物组成,所述外壳结构由锂盐和无定形碳组成;本发明通过在硅基前驱体中掺杂铈化合物和硼化合物稳定可靠降低了内核阻抗,同时通过在外壳包覆锂盐和无定形碳,降低了外壳的不可逆容量,进而实现了其应用电池的功率和首次效率的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41820.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包覆硅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将多孔硅合金置于1‑10wt%的催化剂溶液中后,在60‑10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至少1小时,经过滤、干燥,得到催化剂掺杂硅合金材料;S2)、以步骤S1)得到的所述催化剂掺杂硅合金材料为基体,以磷盐化合物作为靶材发射源A1,以碳源为靶材发射源A2,通过磁控溅射法制备得到无定形碳和磷双层包覆硅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依靠磷自身的高的比容量提升比容量并与后续磁控溅射法沉积的无定形碳复合进而同时改善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以及功率性能,并进一步束缚充放电过程中硅的膨胀;且本申请与常规的气相法相比,具有制备效率高、过程可控等优点,适合进行工业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324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833370.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硅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制备过程如下:配置二茂铁甲醛溶液,之后添加硅氧材料分散均匀,之后滴加酚类溶液,并在100℃~200℃下水热反应6~24小时,再经洗涤和干燥,之后通过气相沉积法,在温度为700‑1100℃反应1‑6h,得到碳纳米管‑无定形碳包覆硅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硅氧复合材料利用酚醛反应生成酚醛树脂,碳化得到的无定形碳具有各向同性好、结构稳定等特性,提升倍率、循环等性能;通过酚醛树脂中含有二茂铁催化剂,在其碳化过程中生成碳纳米管,形成网络结构,降低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227625.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胜华新能源科技(东营)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素掺杂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硅基复合材料,通过水热反应向多孔硅中掺杂稀土和催化剂,得到作为内核的稀土掺杂硅基材料前驱体;然后通过气相沉积法将氮源和碳源沉积包覆在所述稀土掺杂硅基材料前驱体的表面;本发明显著提升了硅基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及其改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50687.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科技(连江)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铝酸锂包覆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偏铝酸锂包覆硅碳复合材料为由内核和外壳组成的核壳结构,其中,内核为硅碳材料,外壳为偏铝酸锂无定形碳复合体;本发明显著提升了硅碳复合材料的离子导电率,明显提升了其应用电池的倍率性能及其首次效率等相关性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42543.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胜华新能源科技(东营)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所用镁掺杂预锂化硅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将微米硅、二氧化硅及其镁粉在高温炉中反应生成镁掺杂一氧化硅,之后通过原子气相沉积法和气相沉积法,依次在其表面沉积补锂剂和碳源,得到镁掺杂预锂化硅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硅、硅粉、镁粉在氩气条件下进行烧结,利用自身的歧化反应生成硅/一氧化硅/硅酸镁;同时,通过原子气相沉积法在其外表面包覆补锂剂,依靠充放电过程中补锂剂释放出的锂离子形成硅酸锂,降低其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提升首次效率;同时释放出过量的锂离子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及其功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6666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642013.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 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硅碳复合材料采用核壳结构,其中,所述核壳结构的内核包括填充有金属氧化物的多孔硅颗粒,所述核壳结构的外壳包括包覆在所述多孔硅颗粒表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无定形碳;本发明在降低膨胀、提升电子导电率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适合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改善其循环性能和提升能量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