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77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13749.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IPC: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64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神经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海洋生物分类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海洋生物的点云数据;基于获取的点云数据构建三维网格模型,并利用三维网格模型提取关键形态学特征;利用提取的关键形态学特征训练图神经网络;基于训练好的图神经网络进行分类预测。本发明通过结合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先进的图神经网络技术,能够捕捉海洋生物的精细三维结构特征,显著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7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3749.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IPC: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64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神经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海洋生物分类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海洋生物的点云数据;基于获取的点云数据构建三维网格模型,并利用三维网格模型提取关键形态学特征;利用提取的关键形态学特征训练图神经网络;基于训练好的图神经网络进行分类预测。本发明通过结合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先进的图神经网络技术,能够捕捉海洋生物的精细三维结构特征,显著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4221.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态调查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藻场分布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沉浮组件,所述机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器,所述机体中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器组,所述机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声呐,所述传感器组和壳体均电性连接信号收发器,所述机体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沉浮组件包括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在机体外侧,且呈圆周式均匀分布。通过将测定装置放置在水域中,可在螺旋桨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使得装置潜入到水下并做垂直及水平移动,然后再与传感器组进行配合,实现对海藻场中的不同生长位置的海藻的数据采集,可更加精确便利地掌握海藻的分布及生长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7887.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IPC: G01N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环刀分层采集器,包括开放取样仓、闭合仓以及挡板,由于挡板的阻隔作用,在未取样时,取样环刀位于闭合仓内,且挡板封堵闭合仓与开放取样仓的连通处。取样时,将采集器插入沉积物中,随着采集器的插入,沉积物进入开放取样仓中,到达取样深度时,挡板沿竖直方向滑动,随着挡板的抽离,取样环刀由闭合仓内滑动至开放取样仓中,完成沉积物的取样,且多个取样环刀沿竖直方向排布,实现了对不同深度沉积物的分层取样。本发明的沉积物环刀分层采集器,采用原位分层封闭采样方式,大大减少人工挖掘等过程对沉积物物理性状的扰动,精准采集特定层深样品;同时可一次性采集多个层深样品,采集器可重复使用,无需挖掘即可进行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8060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10662.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海洋生态维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打捞传输机构、破碎机构和灭活机构,打捞传输机构通过吊挂机构挂设于船体上,打捞传输机构的一端能够伸入水中、另一端延伸至船体上方,破碎机构设置于打捞传输机构的出料端下方,灭活机构的进料口承接破碎机构的出料、出料口排入海水中。本发明能够打捞不同深度和密度的非固着性海藻,采用破碎机构直接粉碎其营养体,灭活机构灭活其营养体及微观繁殖体后,可随船直接排放入海水中,不受打捞船体载重量的限制,还能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稀释、净化,大大节省了转运、腐熟的费用和时间,同时避免了海上集中投放对局部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47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97266.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IPC: A01M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施药智能机器人,涉及植物施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机构、药物注射装置和控制器,移动机构能够移动;药物注射装置设置于移动机构上,药物注射装置能够向待施药植株内注射药物;控制器能够控制移动机构靠近待施药植株;且移动机构带动药物注射装置靠近待施药植株后,控制器控制药物注射装置向待施药植株内注射药物,本发明提供的精准施药智能机器人采用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向待施药植株靠近,并控制药物注射装置向待施药植株内注射药物,进而达到对植株进行精准施药的效果,摒弃了传统的采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喷洒药物的技术,且无需人工喷洒即可达到精准施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286495.8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烟台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草床固碳量的遥感测算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一:获取区域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获得小波数据;步骤二:划分超平面处理所述区域遥感影像,获取样本分布规律,利用所述样本分布规律构建分类规则,处理所述小波数据,获得所述海草种类和海草面积;步骤三:基于所述海草种类和海草面积,获得海草床固碳量。该方法通过预处理区域遥感影像后获取小波数据,并分类处理小波数据获得海草数据,进而获得海草床固碳量,该方法省时省力,避免了因步骤繁琐而降低海草床固碳量精度,另外,该方法可获取大范围海洋内的海草床固碳量,且获得的海草床固碳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88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65654.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乳山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
IPC: A01D43/10 , A01B49/04 , A01D43/063 , A01M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机,属于生态环境治理设备,包括设有行走机构的车架,车架朝向作业方向的一端设有对互花米草地表部分依次进行收割、粉碎和收集的收割粉碎收集机构,车架背向作业方向的一端设有对互花米草地表留茬部分和地下根系部分依次进行翻耕、粉碎、施药以及掩埋的翻耕施药掩埋一体机构,收割粉碎收集机构和翻耕施药掩埋一体机构之间设有输送机构和打包机构;刈割完成后,随即将碎料打包外运,从而避免了碎料堆积污染和种子易洒落复发的问题,同时将喷药和翻耕过程结合,能够有效避免大面积施药难以精准识别而波及其他绿色植被生长区域的风险,将物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74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51214.9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游生物采样网冲洗装置,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进水管路的一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出水管路与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出水管路用于套于浮游生物采样网的外网面,且出水管路靠近浮游生物采样网的侧面能够出水对浮游生物采样网的网面进行周向冲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浮游生物采样网冲洗装置,缩短浮游生物采样网的清洗时间,提升清洗效果,提高浮游生物的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52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653152.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浮游动物保存、清洗及回收的装置,包括保存装置,保存装置中部为方形结构,其上具有标识区,其上下两端分别具有等直径、且连通的第一圆柱管及第二圆柱管,第二圆柱管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盖;收集装置顶部可开合有上盖,其内贯通有流通管,流通管向下延伸、且可拆卸有网体;收集装置与流通管之间形成安装区,安装区与第一圆柱管连接,用于添加、更换保存液及清洗样品;引流回收装置上具有引流皿和回收皿,引流皿与第二圆柱管可拆卸连接,用于更换保存液及清洗样品时引流;回收皿与收集装置可拆卸连接,用于回收、移动样品。本发明可以达到高度的配合使用,使得操作过程更加简单高效,可有效避免样品的丢失和破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