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腔内心电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4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95275.9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腔内心电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算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的基于腔内心电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算法,首先通过测得PICC导管头端在不同位置的心电图,计算不同位置心电图的P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的比值得到PAR值;计算不同位置心电图的P波与QRS波的振幅比值得到PQAP。从而建立导管头端位置与PAR值或PQAP值的关系,并通过数据统计,最终建立以PAR值或PQAP值表征导管尖端位置的方法。置管过程中,设备可测量心电图,并显示PAR值或PQAP值与对应的导管预期位置,实时提示导管所处的位置,当导管到达理想位置时,可语音提示已到达预期位置。将心电图直接转换为PAR值或PQAP值和对应的导管头端位置,医护人员可直接读取导管尖端位置,更快、更方便的完成导管定位。

    一种隧道式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94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94591.4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式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领域。所述的产品主要由隧道针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组成;隧道针进行粗化处理,超声下显影清晰;导管分为近端、远端和尖端,三部分材料的硬度不同,近端>远端>尖端;导管近端表面涂有抗菌涂层,导管远端表面涂有抗凝涂层;在置管时采用隧道式方法,通过建立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通过建立隧道,使导管的出口位置远离穿刺位置,可降低血栓发生率、增加PICC的适用范围。隧道本身就形成一道了防止污染的屏障,能有效防止外界因素引起的感染。皮下隧道还能更好的固定导管,降低导管移位率。

    一种组织工程用胰岛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1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9557.1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学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用胰岛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海藻酸钠-活性氨基组分-聚乙二醇的结构,其内层由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修饰的海藻酸钠对细胞进行包裹,然后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偶联的聚赖氨酸作为稳定剂,其中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对聚赖氨酸层进行了交联加固,提高了微囊的机械性能。微囊的最外层是由单边固定在活性氨基组分的聚乙二醇链段组成,由于其具有滑动性能,对蛋白质、细胞的粘附起到抑制作用。由于聚乙二醇在人体中是趋于“隐形”的材料,故而本发明所述微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被纤维化,从而延长活性细胞的存活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1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

    一种疏液低粘功能性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10201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45704.7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液低粘功能性导管,所述导管内或/和外表面具有载药涂层及疏液低粘涂层双涂层结构。载药涂层具备抗菌抗凝功能,与导管基体间以共价键结合;疏液低粘涂层涂覆于载药涂层上,表面具有仿生绒毛微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使导管与体液间形成一层微纳米级空气垫,可阻止液体或微生物靠近导管,另外仿生绒毛结构为微纳米级柔性有机纤维,可向液体流动方向倾倒,形成各向异性结构,减少液体流动阻力及滞留。该双涂层应用于血管内导管可有效抑制内外表面血液、纤维蛋白鞘粘附,减少抽血、注输阻力,降低凝血及感染发生风险;应用于腔内导管可有效抑制腔内细菌、分泌物在导管表面滞留,减少生物膜形成可能。

    一种组织工程用前列腺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12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59765.1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学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用前列腺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海藻酸钠-树枝状稳定剂组分-聚乙二醇的结构,其内层由海藻酸钠对细胞进行包裹,然后用树枝状聚乙烯亚胺和树枝状聚赖氨酸作为稳定剂,其与普通的聚赖氨酸相比,网络结构复杂,交联点较多,提高了微囊的机械性能。微囊的最外层是由单边固定在树枝状稳定剂组分的聚乙二醇链段组成,由于其具有滑动性能,对蛋白质、细胞的粘附起到抑制作用。由于聚乙二醇在人体中是趋于“隐形”的材料,故而本发明所述微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被纤维化,从而延长活性细胞的存活时间。该细胞微囊能够帮助前列腺癌患者克服多种生理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