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环式风机基础与塔筒连接结构纠偏加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44632.1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机基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础环式风机基础与塔筒连接结构纠偏加固装置及方法。基础环顶部设有上法兰,基础环通过上法兰与塔筒连接,所述纠偏加固装置包括若干个顶升装置和若干个加固结构,所述顶升装置设置在基础环内侧,所述加固结构设置在塔筒外侧;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塔筒支撑钢构件和台柱支撑钢构件,所述塔筒支撑钢构件固定在塔筒外侧,所述台柱支撑钢构件固定在风机基础上;所述顶升装置用于对基础环进行纠偏,所述加固结构用于在顶升装置纠偏后,通过所述塔筒支撑钢构件与台柱支撑钢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加固基础环和塔筒。本发明实现了基础环水平度纠偏和加固目的,该技术传力清晰,施工工艺简单,极大减少机组停机时间。

    一种风机锚杆破坏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03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24673.9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风机基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机锚杆破坏监测方法及系统,首先,在三维模型中,确定预设目标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在初始时间的位置信息,以及预设时间段后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风机基础的截面转角;并根据目标传感器与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位置数据得到待测锚杆的曲率半径以及曲率;最后,根据曲率半径、曲率和应变,得到轴向力、横向荷载以及弯矩,对锚杆破坏情况进行判断,不受深埋土下、受力复杂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对锚杆进行实时监测,为破坏发生前提供可靠信息,以便及时的做出相应加固措施,降低了财产损失风险。

    风电场非均匀布局微观选址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6857.8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电场非均匀布局微观选址优化方法及系统,根据敏感区范围以及待布局位置确定风电场的场址边界;以平行四边形为最小单元的栅格形状排布,以风电场全场发电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对坐标系原点坐标、长边方位角、长边与短边夹角、起始点与短边相邻点距离、起始点与长边相邻点距离、短边距离扩散系数以及长边距离扩散系数进行迭代优化取值,得到优化后的风电机组规则排布方案。本发明采用八个自由度的优化参数,使得优化算法具有优秀的适应能力,提高了优化精度,可适用于平坦地形和海上的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

    山地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6860.X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山地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及系统,根据风电场边界范围、已确定的风机机位点以及选址限制因素,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划出山地风电场区域中升压站备选场址,计算各个升压站备选场址的土方加权造价以及道路加权造价,根据备选场址的所述土方加权造价以及所述道路加权造价的总和作为总造价,以总造价最低的所述备选场址作为最终的山地风电场升压站选址结果;本发明综合考虑风电场容量、升压站选址限制因素、工程土方加权计算、总距离计算等因素,获得山地风电场升压站最优方案,有助于改变依靠技术人员经验分析升压站选址的现有状况,在实际的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有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塔基础的制备方法及混塔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6695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8137.2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塔基础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塔基础的制备方法及混塔基础。其中,具有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塔基础的制备方法包括浇筑施工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上施工空腔底板钢筋;将止水带放入与结构砼预埋处,且在预埋处附加箍筋及架立钢筋;整平止水带后进行模板支护夹紧止水带;分步浇筑钢筋混凝土空腔底板混凝土;在止水带的上下两侧分别填充木塑板;施工基础底板钢筋,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在木塑板两侧分别凿出预设长度的缝隙,并在缝隙内填充密封材料及安放橡胶圈;在钢筋混凝土空腔底板上涂刷第一层防水层,在第一层防水层上放置泡沫板;在泡沫板和橡胶圈表面抹防水水泥砂浆层及第二层防水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