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48934.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电机组阀门流量特性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火电机组阀门流量特性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综合运用PSO‑CS‑SOA融合搜索方法优秀的寻优能力、全局搜索能力及跳出局部能力,增加了粒子活力,使粒子跳出局部进行更大范围搜索,进而搜索得到全局最优解,进一步优化寻优模型;采用非线性动态更新惯性权重对PSO算法进行改进,能够稳定惯性权重值的收敛速度,使粒子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平衡;通过引入CS算法附加变量A,将初始种群位置处理为避免碰撞位置,同时通过将粒子分类处理,对于拟合度高的粒子按照PSO算法位置更新公式进行更新,保证算法收敛速度,拟合度低的粒子加入CS算法螺旋攻击行为进行局部螺旋搜索,增强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有效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21881.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风煤粉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案基于光电转换方式,结合煤粉浓度与光电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具有一定光斑直径的光束,贯穿整个煤粉管道进行煤粉流量的测量,测量范围大,且煤粉管内流动不均匀的影响小,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所述方案基于光路划分,能够同时得到煤粉浓度、煤粉流速以及流量等重要信息,可减少分别测量时的仪器设备数量和简化采集过程;再者,所述方案通过对整体光路进行污染检测,引入污染系数对采集的光电信号进行修正,大大缓解或避免了镜片污染等原因造成的测量误差,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48932.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出口温度预测抗干扰控制方法及系统,构建线性离散化控制模型,建立线性离散化控制模型的扩张形式,根据所述扩张形式生成扩张状态观测器;根据所述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集总干扰估计,得到集总干扰的观测值;根据当前及过去时刻已观测集总扰动序列,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扰动预估器,得到集总扰动未来动态;将预估的集总扰动未来动态融合到稳态目标序列中,求解带扰动预估前馈补偿的双模态模型预测抗干扰控制律,进行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出口温度预测抗干扰控制;本发明在扰动存在的情况下实现了太阳能吸热器出口温度的有效控制,保证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1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72001.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电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热电站辅机冷却系统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组,包括并行的第一水泵支路、第二水泵支路和再循环支路,且第一水泵支路和第二水泵支路的进水侧以及再循环支路的出水侧均连接至闭式膨胀水箱,另一侧均连接至三个辅机组;第一水泵支路和第二水泵支路上均沿水流方向依次布设有进水侧关断阀、闭式循环冷却水泵、止回阀和出水侧关断阀,且两个闭式循环冷却水泵的设计流量不相等;当三个辅机组的运行状态切换时,第一水泵支路和第二水泵支路上的进水侧关断阀、闭式循环冷却水泵和出水侧关断阀均切换开关状态。不仅能够节约闭式循环冷却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下运行的能量,而且节省场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0940.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H02H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过程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自复位防误动及防拒动功能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一种新型逻辑回路设计,以计数温度变化速率超限次数作为温度测量故障判定,并基于温度测量故障判定闭锁信号为条件来投切过温保护,当温度速率超限累计次数达到温度测量故障判定值时,系统自动切除过温保护功能,避免设备误跳闸,解决了常规控制方案中仅靠温度变化速率超限直接切除过温保护,容易造成设备误解除保护、发生保护拒动的难题。本发明在当前温度速率未超限且当前温度实测值低于定值时,自动复位温度测量故障判定闭锁信号,及时解除保护屏蔽状态,避免运行人员未及时手动复位造成保护拒动、损坏设备情况的发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