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节能系统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8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20795.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节能系统及方法,属于供热节能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供热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存储,构建供热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根据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获取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策略;根据节能运行策略,发出操作指令至智能控制装置以对供热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参数设定和启停控制。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结合末端需求和能源供应,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调控,在保证供热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的按需分配,避免能源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存在供热过度的情况,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问题。

    基于概率盒的动力吸振器高维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6682.4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概率盒的动力吸振器高维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吸振器设计技术领域,分析方法用于主蒸汽管道的动力吸振器可靠性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动力吸振器的不确定性变量,将不确定性变量建模为非参数概率盒变量;S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维的不确定性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处理;S3、采用主动学习方法训练代理模型,构建降维后的不确定性变量与主蒸汽管道多重动力吸振器安装点的振幅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S4、利用训练完成的代理模型结合区间蒙特卡洛采样计算输出响应,分析得到其对应的失效概率。本发明可以实现在采用多重动力吸振器形式布置时,对高维可靠性分析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种核电厂凝结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84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68871.X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核电站凝结水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核电厂凝结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通信连接的控制单元与EDI处理回路,EDI处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过滤器组、流量分配单元与多个EDI处理子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待处理凝结水的流量,采用时序控制及冒泡排序,自动配置需投入的EDI处理子单元数量。可部分或完全替代离子交换工艺处理核电厂凝结水,极大简化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工艺及设备,且无需使用再生化学试剂,凝结水的背景碱化剂浓度及使用温度可拓宽,提高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可用率,降低由于树脂再生不完全或其他过程将杂质带入二回路循环、凝结水背景碱化剂浓度导致精处理系统不可用、凝结水温度超过净化系统使用限值的可能性。

    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化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6653.8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化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设计方法基于场景理论,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的力学模型;S2、确定各个不确定参数变量的概率分布形式和取样范围,将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设计问题抽象为最小‑最大优化问题,建立其数学模型;S3、利用场景理论将无限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有限约束优化问题,建立基于场景理论的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模型;S4、利用自适应约束处理的双种群进化算法作为优化算法,对基于场景理论的不确定性多重动力吸振器稳健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寻找动力吸振器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可以提高对多重动力吸振器的设计的可靠性。

    管道多向自由加载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0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5174.7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多向自由加载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加载机构,底座上设有两个试验支架,两个试验支架一端安装于底座并相对设置,试验管道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试验支架相连接,试验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接管;加载机构包括加载支架和驱动机构,加载支架的一端与外接管相连接,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上并用于与加载支架的不同方位相连接,以经加载支架对外接管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上述管道多向自由加载试验装置,试验管道上设有多个外接管,加载机构的加载支架与外接管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加载支架的不同方位进行连接,以提供加载支架不同方向的载荷,进而加载支架将载荷传递至外接管,如此满足了外接管不同方向力学加载试验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