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6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5198.3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简单有效收集和去除人造板热压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其方法包括:从热压机头部收集废气并经第一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一旋风分离器,从热压机尾部收集废气并经第二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二旋风分离器,其中第二输送管道的管径大于第一输送管道的管径,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容积大于第一旋风分离器的容积;将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废气从集气桶顶侧会集至集气桶内混流后从集气桶底侧输出并从汇集桶底侧送入汇集桶内聚积;将经汇集桶聚积的废气分成两路送入人造板热能中心的炉膛内参与燃烧,其中一路废气经热能中心内配置的炉排的底部送至炉排上堆铺的燃料堆,另一路废气直接送入燃料堆的上方空间。

    抗菌阻燃超薄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8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48690.5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提供一种抗菌阻燃超薄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抗菌和阻燃性能,并适应超薄纤维板高温热压且不影响胶黏剂固化过程。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脲醛树脂胶黏剂中加入NP‑S‑P溶液,充分搅拌后加入NaOH水溶液调节pH值,得到抗菌阻燃胶黏剂1;继续在抗菌阻燃胶黏剂1中加入改性卟啉型钴抗菌剂N‑Co,共混均匀,得到抗菌阻燃胶黏剂2;将木纤维和抗菌阻燃胶黏剂2在拌胶机中共混均匀,对拌胶后的木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率6.0~6.5%的铺装料;将铺装料铺装成连续的板坯带,设置目标板材厚度1.2mm,纤维板密度800Kg/m3,将板坯带送至热压机进行热压。

    抗菌超薄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8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50605.9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提供一种抗菌超薄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得到良好的抗菌性,且不影响纤维板的力学性能。该制备包括:在脲醛树脂胶黏剂中加入NP‑S溶液,充分搅拌后加入NaOH水溶液调节pH值,得到抗菌胶黏剂1;在抗菌胶黏剂1中加入改性卟啉型钴抗菌剂N‑Co,共混均匀得到抗菌胶黏剂2;将木纤维和抗菌胶黏剂2在拌胶机中共混均匀,对拌胶后的木纤维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率6.0~6.5%的铺装料;将铺装料铺装成连续的板坯带,设置目标板材厚度1.2mm,纤维板密度800Kg/m3,将板坯带送至热压机进行热压。

    低醛超薄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3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05352.7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提供一种低醛超薄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获得性能良好、且薄至0.8mm、密度达0.9g/m3以上的超薄高密度纤维板。其制备包括:将合格木片进行蒸煮,蒸煮压力为7.5bar~8.0bar,蒸煮温度为160℃~165℃,蒸煮时间为3.5min~4.0min;对蒸煮后的木片添加融化的58#全精炼石蜡并进行热磨,得到50‑100目的木纤维;在干燥管道内对木纤维的表面均匀施加脲醛树脂胶和助剂;对施胶后的木纤维进行干燥,得到含水率6.0%~6.5%的铺装料;将铺装料铺装成连续的板坯带,设置目标板材厚度0.8mm,纤维板密度1050Kg/m3;将板坯带送至热压机进行热压,热压机布置四个连续的压力区间,按板坯带前进方向,设置四个压力区间的热压温度逐渐降低,并且至少后三个压力区间的热压压力逐渐增大。

    木片风选系统
    5.
    发明公开
    木片风选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40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73786.4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提供一种木片风选系统,配置在纤维板生产线上刨片工艺和热磨法工艺之间,用于从刨片初料中筛选出合格木片;该系统包括物料传送带、扁式风嘴、第一收集通道,第二收集通道和第三收集通道;物料传送带自进料口向下倾斜配置,构成为将物料均匀展开并将物料从进料口匀速向扁式风嘴的吹风口传送;扁式风嘴自风源向上倾斜配置,其吹风口紧邻位于物料传送带终端的下方,并构成为使物料沿扁式风嘴的气流方向与气流倾斜交汇;第一收集通道,第二收集通道和第三收集通道分别按不同密度物料的轨迹位置分布配置,用以由重到轻收集不同密度的物料。

    刨花板生产线加热炉防卡阻螺旋进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442377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601813.9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刨花板生产线加热炉防卡阻螺旋进料装置,其属于进料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螺旋进料装置存在的易卡料的缺陷。其主体结构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下端设有与外壳体连通的料仓,外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体内安装有挡板和双向螺旋进料器,双向螺旋进料器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体上,且双向螺旋进料器的一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所述挡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体上,且转轴的一端伸出外壳体后通过连杆机构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油缸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生物质燃料进料。

    利用尾气余热的刨花预干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69032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20657697.X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刨花预干燥装置,其属于刨花板加工领域。它主要包括预干燥滚筒,预干燥滚筒前端设有进料口和进风口,预干燥滚筒后端设有沉降室,沉降室下端设有出料口,沉降室上方设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刨花板生产线尾气排放系统连接,出风口通过风机与除尘器连接,预干燥滚筒内壁上设有从进料口向出料口螺旋前进的导流机构。本实用新型将刨花板生产线中锅炉产生的尾气回收再利用,通过尾气余热对湿刨花进行预干燥,大大降低了湿刨花的含水量,节能的同时提高了刨花板压机的产能,且回收后的尾气通过水膜除尘器除尘,节省人工及污水处理费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刨花预干燥。

    卫星小车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10385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867920.0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星小车,其属于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卫星小车存在的驱动轴易发生断轴事故而降低工作效率的缺陷。其主体结构包括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呈90度安装,纵向导轨的一端设有纵向主动驱动轮,另一端设有纵向从动驱动轮,左侧的纵向主动驱动轮与第一减速机A连接,第一减速机A通过驱动轴和万向联轴器与中间的纵向主动驱动轮连接,中间的纵向主动驱动轮再通过万向联轴器和驱动轴与第一减速机B连接,第一减速机B与右侧的纵向主动驱动轮连接;横向导轨的一端设有横向主动驱动轮,另一端设有横向从动驱动轮,横向主动驱动轮与第二减速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运输人造板材。

    干燥除尘分离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06411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555553.0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除尘分离装置,它属于干燥除尘设备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除尘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水幕除尘的污水浓度,减轻污水处理的负荷和设备损耗,有效回收表层刨花,减少高温燃烧和燃爆的风险,使得火花报警次数减少,生产稳定运行的干燥除尘分离装置的问题。它主要包括进料传送带、预热管道和烟气除尘器,预热管道分别连接干燥机和烟气除尘器;所述预热管道与温度调节风机连接;所述干燥机通过中间管道与引风管连接,中间管道和引风管之间设有引风机,引风管与旋风除尘机组相连;所述旋风除尘机组与水幕除尘器通过风道连接;所述干燥机和旋风除尘机组下方设有出料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刨花的干燥和除尘。

    对流段自动吹灰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54275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601872.6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流段自动吹灰装置,其属于吹灰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导热油管道周围积灰存在的加热变得困难、减缓压机的供应速度以及降低了生产效率的缺陷。其主体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总管道一、总管道二和集灰器,总管道一内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油列管一,总管道二内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热油列管二,总管道一和总管道二的下端均与集灰器连通,总管道一的底部进气口与吹灰器一的出气口连接,总管道二的底部进气口与吹灰器二的出气口连接,且吹灰器一的进气口和吹灰器二的进气口均通过气管与储气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对流段自动吹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