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51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788341.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起重机作业场景的安全风险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得环境参数信息、负载物品参数信息;获取环境参数阈值、负载参数阈值;获得环境超阈范围、负载超阈范围;进行起重机元件的影响性分析,匹配安全风险事件;配置预检测参数、跟踪监测参数,根据预检测参数对起重机进行作业前风险检测及预测评估,根据跟踪监测参数对起重机进行作业过程监测,根据作业中风险监测信息融合作业前风险检测信息进行风险预测;基于作业中风险监测信息及风险预测结果,按照自适应列表进行自适应控制。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实现对起重机作业安全风险实时评估和预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8341.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起重机作业场景的安全风险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得环境参数信息、负载物品参数信息;获取环境参数阈值、负载参数阈值;获得环境超阈范围、负载超阈范围;进行起重机元件的影响性分析,匹配安全风险事件;配置预检测参数、跟踪监测参数,根据预检测参数对起重机进行作业前风险检测及预测评估,根据跟踪监测参数对起重机进行作业过程监测,根据作业中风险监测信息融合作业前风险检测信息进行风险预测;基于作业中风险监测信息及风险预测结果,按照自适应列表进行自适应控制。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实现对起重机作业安全风险实时评估和预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73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9038.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6C5/06 , B66C17/00 , B66C9/08 , B66C9/14 , F16N11/00 , F16N19/00 , F16N9/02 , F16N21/00 , F16N31/02 , F16N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梁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包括固定梁和行走梁,固定梁的两端安装有牵引机构,行走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行走架,行走架开设有贯通槽,贯通槽内设有滚轮,行走架通过滚轮沿着固定梁水平移动,贯通槽内设有竖直的第一限位槽,滚轮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位于第一限位槽内,固定梁的一端设有与贯通槽相匹配的漏槽,漏槽内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行走架移动至贯通槽与漏槽对齐时,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对接连通,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简化了滚轮的润滑和拆卸效率,大大提高了起重机梁的维修保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6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267021.3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视觉识别的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涉及门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导轨,勘测组件,所述勘测组件包括有承重板。该一种自带视觉识别的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当需要使用轨道式门式起重机将集装箱吊起时,首先打开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捕捉需要提取的集装箱的位置,启动两个第二正反电机,带动龙门架移动至与外部的集装箱相对应的位置,启动伺服电机,当操作台移动至集装箱的顶部时,启动第三正反电机,带动四个吊绳向下移动至集装箱两边,打开负压泵和驱动电机,带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扫描仪对集装箱的表面进行勘察。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2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3942.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吊具防摇机构,涉及起重机吊具技术领域,包括: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有梁架。该集装箱起重机吊具防摇机构,在使用时,当驱动电机在起重的过程当中出现故障失控时,箱体重物的自身重力会使其瞬间向下掉落,那么此时会使得绕杆快速回转,转速传感器感应到减速齿轮的转速异常,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控制启动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伸缩杆伸长,使得压板的一侧向下压,此时压板以支点圆杆为圆心转动,在此过程中,连接杆被向下压,从而带动位于上方的制动板向下压,与此同时,连接块在杠杆作用下向上提,从而带动位于下方的制动板向上提,那么两个制动板同时将制动块夹住。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931515.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起重机的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调控技术领域,包括:判断是否激活起重机的智能控制模式,若智能控制模式被激活,则执行场景初始化;建立起重机的物品分类,且每一物品分类对应一安全响应等级,根据用户的物品分类的选择结果配置初始安全响应等级,并以初始安全响应等级建立基于场景的起重落地的预控制策略;当起重机完全吊起被起重物后,通过连接传感器读取被起重物数据,将预控制策略和被起重物数据输入至落地拟合网络,执行分阶段的控制拟合;根据控制拟合结果执行起重机的智能调控。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起重作业效率低、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起重作业效率和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77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8630.7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式起重机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监控系统、控制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各驱动电机上的编码器、设置在起重机上位置传感器和摄像头以及设置在桥架上的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包括PLC、主令控制器和人机交互控制软件,编码器、位置传感器、摄像头、主令控制器和人机交互控制软件均与PLC电性连接;伺服驱动系统包括大车电动机、小车电动机、吊钩电动机及各电动机的驱动器;通过以PLC为核心的控制装置的设置,代替了传统人工操作桥式起重机的方式,能实现桥式起重机的智能监控及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作业人员在重大危险源区域的作业及滞留时间,降低了作业人员登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50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2689.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稳定性的起重机,所述起重机本体的起升机构下设有用于与货物连接的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和起升机构之间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上板和固定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上板和固定下板之间的阻尼装置,所述固定上板的周向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钢丝绳组件,所述固定下板上设有与所述钢丝绳组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户控制终端、倾斜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判断倾斜监测的结果,通过分析算法,驱动需要调节的钢丝绳组件,直至使所述倾斜监测系统的数据正常。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267021.3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视觉识别的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涉及门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导轨,勘测组件,所述勘测组件包括有承重板。该一种自带视觉识别的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当需要使用轨道式门式起重机将集装箱吊起时,首先打开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捕捉需要提取的集装箱的位置,启动两个第二正反电机,带动龙门架移动至与外部的集装箱相对应的位置,启动伺服电机,当操作台移动至集装箱的顶部时,启动第三正反电机,带动四个吊绳向下移动至集装箱两边,打开负压泵和驱动电机,带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扫描仪对集装箱的表面进行勘察。
-
公开(公告)号:CN116692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785724.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山东天源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门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大车桥架,所述大车桥架设置有两个。本发明使用时,启动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启动激光测速传感器,激光测速传感器并将检测到的转速数据以电信号的方式输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识别和比较,当超过最大值时,PLC控制器则控制液压杆启动,推动加强板向下移动,通过两个固定杆推动两个弧形推动块向下移动,并与两个弧形棘齿的弧形面接触,随着两个弧形推动块向下移动,推动两个弧形棘齿相对运动并与环形棘齿相啮合,对环形棘齿进行固定,进一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