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电缆潜伏性故障引导学习辨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54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7236.6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电缆潜伏性故障引导学习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缆的潜伏性故障电流数据;提取故障电流数据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工况下的故障特征向量,并对故障特征向量进行降维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故障特征向量,利用训练好的数据‑知识联合驱动故障辨识模型,得到电缆潜伏性故障辨识结果;其中,所述数据‑知识联合驱动故障辨识模型由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纯数据驱动模型和领域经验知识融合得到;本发明将电缆潜伏性故障辨识领域经验知识引入纯数据驱动模型并对其引导限制,使得融合模型获得了经验知识引入带来的泛化性能强、稳定度高、鲁棒性强、不易发生严重分类错误的能力,实现了准确判别中压配电电缆潜伏性故障。

    涡轮叶片与涡轮盘的径向摩擦焊接工艺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01846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031815.6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与涡轮盘的径向摩擦焊接装置,包括涡轮盘,涡轮盘外圆周上均匀设有与其相接触的涡轮叶片,涡轮叶片通过位于其两侧且相互配合的导向槽和限位槽限位固定,导向槽和限位槽相配合的间隙中插入一端顶在涡轮叶片底部焊接脚块上的顶锻杆,顶锻杆另一端与换向夹具的楔形内表面接触;涡轮盘通过旋转动力装置带动旋转,通过轴向推力装置逐步加大对换向夹具施加轴向力,经换向夹具将轴向力转化为对顶锻杆的径向力,再对涡轮叶片施加径向力,涡轮叶片与涡轮盘之间的摩擦力逐步加大,并能保持摩擦产热与热量的耗散的动态平衡量,然后瞬间施加顶锻压力,同时将涡轮盘转速降至为零,完成焊接。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焊接工艺。

    一种基于趋势分析的变压器潜伏性故障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496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0822442.8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趋势分析的变压器潜伏性故障预警方法。基于非参数回归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通过准确率、召回率和带宽等异常值检测评价指标,得到最优的平滑因子及与之对应的上下限时间序列数据。以该上下限序列数据为历史数据,建立气体浓度自适应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时间段内的上下限气体浓度数据。通过实际检测数据与预测上下限数据的对比,确定预警策略。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避免了固定阈值存在的漏报和误报等问题,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的预警可靠性,为变压器的维修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参考,保证了变压器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电力系统双线性模型松弛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73640.X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能源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电力系统双线性模型松弛求解方法,步骤包括:S1、构建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模型,利用充、放电变量乘积为零保证储能充、放电的互斥状态;S2、利用线性插值方法将小时级调度划分为多个分钟级调度,并利用商业求解器对松弛后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S3、利用0‑1变量表示互斥决策状态;S4、利用同一时间节点充、放电状态变量之和不大于1对状态变量值的有效性做出判断;S5、将原非凸模型再次松弛为线性规划模型,随后再次调用商业求解器进行线性规划模型的有效计算。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对电力系统双线性模型的松弛求解,有望在该类非凸模型的松弛求解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涡轮叶片与涡轮盘的径向摩擦焊接工艺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0184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1815.6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2 B23K20/129 B23K20/26 B23K210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与涡轮盘的径向摩擦焊接装置,包括涡轮盘,涡轮盘外圆周上均匀设有与其相接触的涡轮叶片,涡轮叶片通过位于其两侧且相互配合的导向槽和限位槽限位固定,导向槽和限位槽相配合的间隙中插入一端顶在涡轮叶片底部焊接脚块上的顶锻杆,顶锻杆另一端与换向夹具的楔形内表面接触;涡轮盘通过旋转动力装置带动旋转,通过轴向推力装置逐步加大对换向夹具施加轴向力,经换向夹具将轴向力转化为对顶锻杆的径向力,再对涡轮叶片施加径向力,涡轮叶片与涡轮盘之间的摩擦力逐步加大,并能保持摩擦产热与热量的耗散的动态平衡量,然后瞬间施加顶锻压力,同时将涡轮盘转速降至为零,完成焊接。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焊接工艺。

    管道高频振动径向线性摩擦焊接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8947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8527.0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2 B23K2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高频振动径向线性摩擦焊接装置,包括能够套在管道外表面的径向环,管道内设置有支撑栓,径向环的外表面上与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顶块一端接触,若干径向顶块分别插在限位槽体上的若干限位槽中,且径向顶块的另一端与径向换向夹具的楔形内壁接触;换向夹具夹在由控制器控制的振动体上,振动体对换向夹具施力,通过换向夹具接触的顶块带动径向环沿管道轴向往复高频振动,同时换向夹具受到轴向推力,并转换为径向推力,推挤径向环与管道摩擦生热,到达预定顶锻时刻,顶锻停机,完成焊接。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焊接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