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折流板的管壳式换热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297186.7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折流板的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壳、换热管、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所述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分别位于换热器的两端;所述换热管设置在管壳中,换热管固定连接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上下折流板与左右折流板绕着各自的折流板中心线旋转一定角度,即折流板与竖直面倾斜一定角度;所述折流板中心线就是扇形的顶点(圆心)与扇形的弧线中点的连线。本发明通过旋转一定角度,能够使得流体形成类似螺旋折流效果,提高换热系数。

    一种周期性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825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136332.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期性分流的管壳式换热器,前封头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换热管与上部封头连通,下部换热管与下部封头连通,上部封头和下部封头分别设置上部进口和下部进口,上部进口和下部进口的流体流量可以单独控制,上部封头和下部封头的流体流量不同,从而使得进入上部换热管和下部换热管内的流体流量不同。本发明通过设置上下封头,使得上下封头流体流量不同,可以使得流体多的换热管对空腔内部形成更大的冲击,从而使得折流板空腔内的流体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扰动,从而内部形成一个循环流动,进一步强化传热。

    一种设置多折流直板的板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70734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462120.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多折流直板的板式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第一层包括设置在正面的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第四层是与第三层热接触的热流体管道,第四层中设置空腔,供热流体通过,所述第四层空腔的底部上设置折流直板和肋片,所述折流直板包括位于底板中心的中心折流直板、包围在中心折流直板外部的第二折流直板和包围在第二折流直板外部的第三折流直板以及包围在第三折流直板外部的外部折流直板,肋片位于折流直板之间。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内部设有导流结构,尤其是通过设置多层垂直结构的长方形棱形折流直板,使得液体流动范围广泛,有效减少冷液体流动死区,进一步改善热流面的均温性。

    一种适用于易液化地层的吸力式组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77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0837679.8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易液化地层的吸力式组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一个吸力式沉箱结构,以吸力式沉箱结构的轴线为中心,在吸力式沉箱结构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吸力式桩,每圈吸力式桩包括多个吸力式桩,多个吸力式桩沿吸力式沉箱结构的外圈均匀分布;吸力式沉箱结构与吸力式桩之间用连接装置连接。通过钢丝绳将吸力式沉箱结构与吸力式桩相连,持久地提高吸力式沉箱结构地基稳定性,有效地减少吸力式沉箱结构在液化地层或软弱地层的变形;并且将原有吸力式沉箱结构向外柔性延伸,可以有效适应软弱海床等不良地质条件,具有可调节性。与此同时,吸力式沉箱与吸力式桩基础作为海洋石油开采平台深基础结构,其施工工艺成熟、方便快捷。

    适用于液化地层的吸力式沉箱结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68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20974.0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液化地层的吸力式沉箱结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水容器结构;所述的水容器结构安装在两根支架上,且在所述的两根支架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的水容器结构的底部通过一个水管与一个用于盛装吸力式沉箱结构的吸力式沉箱结构容器底部相连;所述的用于盛装吸力式沉箱结构的容器安装在一个电伺服振动试验台上,所述的电伺服振动试验台由控制系统控制其振动频率。该试验装置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水头差异和动荷载效应作用下的海洋吸力式沉箱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具有试验装置成本低,试验方法易操作,试验效果好等优点,为研究易液化的软弱地层或深海地区水下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技术手段。

    一种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碳纳米管及二氧化硅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98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08270.8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碳纳米管及二氧化硅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以活泼金属为还原剂、氯化硅为硅源,加热温度到450℃~600℃,并保温3~8小时,使反应物进行反应,自然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抽滤,至滤液呈中性为止,在50~70℃下烘干8h~12h,得到灰黑色的二氧化硅包覆碳纳米管;将所得的二氧化硅包覆碳纳米管在空气中加热至700~750℃进行氧化处理,即可得到灰白色的二氧化硅纳米管。该发明以四氯化硅为硅源,以锌作为还原剂和金属溶剂,利用硬模板法制备得到二氧化硅的纳米管,所用的设备简单,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碳纳米管及二氧化硅纳米管。

    一种扇形折流板组管壳式换热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3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97187.1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扇形折流板组管壳式冷却器,折流板组包括上下方向布置的上下折流板和左右方向布置的左右折流板,上下折流板和左右折流板间隔一定距离;上下折流板包括沿着管壳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的两块扇形折流板,左右折流板包括沿着管壳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的扇形折流板;沿着壳程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折流板组中的上下折流板的面积与左右折流板的面积比例是先是逐渐增加,然后到了一定位置后逐渐减小。本发明根据位置不同,强化不同位置的换热,进一步达到了强化传热的目的。

    一种纺锤形热流道的板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28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438264.6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锤形热流道的板式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第一层包括设置在正面的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第四层是与第三层热接触的热流体管道,第四层中设置空腔,供热流体通过,空腔中设置肋片矩阵,所述肋片矩阵呈纺锤形结构布置。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设置了新式的纺锤形结构布置肋片,可以使得流体沿着肋片流动,进一步降低阻力,提高了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