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三维轮廓整体绝对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1142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687870.6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三维轮廓整体绝对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待扫描区域布设控制网基准网点;在基准网点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观测,得到各个点的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将其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和预处理;建立三维激光点云模型,对隧道各个特征坐标点进行着色处理,获取到初步的渲染模型结构图,再利用体外孤点对模型中的离散点进行自动化的删除,得到优化后的模型;将点云建模与实际的隧道情况进行对比,并获取模型偏差数据,并确定隧道出现变形的位置,进行预警,监测结果准确。

    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隧道明洞模型受力应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165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15469.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隧道明洞模型受力应变监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监测精准、获取信息方便、易于实施等优点。包括步骤:根据试验内容要求确定监测断面,在预制好的隧道明洞表面设计监测断面处做好标记;每个监测断面根据试验内容设计监测元件布设点;布设径向、轴向与环向应变监测元件,将径向应变监测元件安装在明洞模型结构内部,将环向与轴向应变监测元件表贴在明洞表面;进行冲击明洞模型试验,监测明洞应变规律。

    车载式隧道全空间裂隙网络检测成像与预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78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036956.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隧道全空间裂隙网络检测成像与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承载车、中央电脑分析系统、综合地质信息快速采集系统、地质雷达检测系统以及不良地质预警系统;中央电脑分析系统、综合地质信息快速采集系统、地质雷达检测系统以及不良地质预警系统均设置在承载车上,综合地质信息快速采集系统、地质雷达检测系统以及不良地质预警系统分别与中央电脑分析系统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采用车载操作,效率更高,更安全,更方便;集激光扫描与数码扫描于一体,综合了两种扫描系统的优点,多元化数据采集与校核,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更符合实际情况。

    隧道环境量化模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53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20556.X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环境量化模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控制装置、摄像扫描试验平台、环境调节装置、环境调节装置包括亮度调节单元、湿度调节单元和粉尘调节单元。本发明开发了掌子面信息采集设备对隧道内环境因素敏感度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通过模拟隧道真实环境特征,改变影响设备工作的光照强度、粉尘浓度、水汽湿度等主要因素,试验设备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隧道结构面采集设备配件选型及相关参数调整,以提高研发设备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

    用于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的多功能测量仪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5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54072.9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08 G01C1/00 G01C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的多功能测量仪,包括本体和激光探测杆。所述激光探测杆可全方位旋转,其一端装有激光探测头;所述本体内部装有角度测量系统、激光测距系统和USB接口,角度测量系统与探测杆通过凹槽相连,可直接读出倾角,激光测距系统通过控制电路能够计算出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数据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本装置集测量炮孔倾角、测量炮孔深度、测量炮孔距地面距离、测量炮孔距掌子面距离以及数据传输于一体,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大大缩短超前地质预报的探测时间,提高探测工作效率。

    一种水岩耦合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垮塌试验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2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35282.X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岩耦合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垮塌试验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矩形的试验结构架,试验结构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蓄水池和横向加载板,试验结构架前后两侧设有透明面板,试验结构架顶部设有竖向加载板;蓄水池两侧分别设有注水孔和挡水板,注水孔位于试验结构架靠近蓄水池一侧的侧壁上;挡水板与横向加载板相对设置。利用试验结构架内部形成的封闭空间容纳试验体,通过封闭空间内的蓄水池模拟模拟隧道围岩开挖处的水压环境,通过预先在试验体上加载稳定载荷模拟隧道地应力环境,在连通蓄水池和试验体后模拟水岩耦合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垮塌灾害,并通过试验结构架前后侧的透明面板实时观察试验过程。

    一种自适应隧道检测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0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8137.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隧道检测机器人及工作方法,包括:承重底座、支撑杆、伸缩臂、电动推杆、检测探头和控制终端;承重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支撑杆的一端与承重底座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伸缩臂活动连接,伸缩臂的一端连接有检测探头,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中间位置或靠近中间位置的部位连接,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伸缩臂活动连接;检测探头包括激光雷达以及与激光雷达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伸缩臂内置电机、电动推杆、激光雷达和方向控制电机均与控制终端连接,控制终端根据激光雷达的实时数据进行激光雷达位置自适应控制;本公开实现了机器人的自适应调整控制,保证了检测探头与隧道内壁的距离和角度与初始设定值的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