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63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65963.6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相定子电流经过滤波器后得到次同步频段信号;对次同步频段信号进行坐标变换,得到定子电流α、β轴分量;定子电流α、β轴分量分别经过阻抗控制增益环节和阻抗控制修正环节后,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附加阻抗控制的输出;进行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附加阻抗控制的输出;将附加阻抗控制的输出附加到转子侧变换器电流环的输出上,得到转子电压d轴和q轴分量。本发明为抑制次同步振荡,在转子侧变换器电流环引入定子电流来附加虚拟电阻控制;能够充分发挥抑制作用,最大化附加控制对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6530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102488.4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中等长度导管长度电子测量尺,包括上、下齿板、外框、左、右手持部和电路部分,上、下齿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上、下齿板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外框中设置有第二齿轮,转动轴上设置有拉绳和发条;外框的中央开设有拉绳穿过的通孔;电路部分由微控制器、显示屏、第一、第二接触开关和蓄电池组成,第一、第二接触开关分别设置于第一、第二齿轮的周围。本发明的测量尺,测量尺被拉伸后长度的1/2与拉绳至穿刺点长度之和即为置入导管的长度,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有利于医疗人员获取导管的置入长度,解决了现有医护人员不能准确判断个体患者所需的置入导管长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21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12707.5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Q21/24 , H01Q19/185 , H01Q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24 , H01Q1/36 , H01Q19/185
Abstract: 基于双层磁单负材料的亚波长谐振腔天线,包括间隔设置的全反射板和部分反射板,部分反射板与全反射板相反的一面为表面一,朝向全反射板的一面为表面二,全反射板朝向部分反射板的一面为表面三,与部分反射板相反的一面为表面四;表面一、表面二和表面三上均设置有贴片单元阵列,两个相邻的表面一贴片单元相接,任意一个表面一贴片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空缺部;任意两个相邻的表面二贴片单元和任意两个相邻的表面三贴片单元之间均间隔设置;表面三还设置有辐射源,与馈电输出端相连。利用磁单负材料的特殊电磁特性,其整体厚度可以远小于探测或者接收电磁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特别是,利用磁单负材料的零反射相位特性,谐振腔厚度可以趋于零。
-
公开(公告)号:CN1068769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3783.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 H01Q15/14 , H01Q15/24 , H01Q19/104 , H01Q19/185 , H01Q21/065
Abstract: 亚波长谐振腔圆极化天线,包括间隔设置的全反射板和部分反射板,部分反射板与全反射板相反的一面为表面一,朝向全反射板的一面为表面二,表面一和表面二上均设置有贴片单元阵列,任意两个相邻的表面一贴片单元相接,且任意一个表面一贴片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空缺部;任意两个相邻的表面二贴片单元之间间隔设置,任一表面二贴片单元具有两个切除部,且两个切除部位于同一对角线或对称轴的两端;全反射板朝向部分反射板的一面设置有辐射源,另一面涂覆金属层。本发明基于磁单负特异材料特性及天线结构设计,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灵活的天线,该天线同时具有信号极化选择功能,可用于左旋圆极化信号或右旋圆极化信号的接收或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333098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78897.X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Inventor: 孙勇 , 芦昌慧 , 孙玉凯 , 马驰骋 , 吕瑞娟 , 迟晶宇 , 赵伟 , 王文君 , 张敏 , 姜玫 , 韩萍 , 乔莹 , 于大洲 , 刘兆娥 , 曹立军 , 边圆 , 孙春丽 , 曹娜娜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包括气道管,气道管的内部为通气道,气道管上有充气气囊和充气管,其特征在于:通气道内设置有吸痰管,吸痰管的内部为吸痰通道。本发明的吸痰系统,包括集痰瓶、抽液泵和控制电路,集痰瓶上设置有进痰管和出痰管,抽液泵上设置有抽液进管;进痰管与吸痰管相连通,抽液进管与出痰管相连通,控制电路控制抽液泵进行抽痰液。本发明的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和吸痰系统,避免了现有活动式吸痰管在吸痰时对患者气管壁的刺激,以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避免了呼吸机移除造成缺氧的弊端,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医护人员只需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来设定设备相关参数,设备将进行自动吸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35798.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济南恒乐兴科仪器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田晋 , 马晓 , 李道民 , 庄培芝 , 谷存雷 , 王元景 , 孔凡猛 , 乾增珍 , 管延华 , 钱远顺 , 孙勇 , 齐鹏 , 张超 , 徐自壹 , 田诚 , 王琨 , 董芹芹 , 姜全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下陷深度的行走加载试验装置,涉及模拟下陷深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液伺服作动器,电液伺服作动器顶部固定有接触架;电液伺服作动器输出轴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内部开有贯穿孔;贯穿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底部固定有试验壳;试验壳内壁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固定有定位杆;定位杆顶部固定有挡板。本发明通过放置架的作用,底座不断地撞击地面,达到模拟打桩的效果,该装置通过将试验壳和放置架之间滑动连接,令振动电机在活动时保持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尽可能的模拟打桩时的振动频率,令该装置的模拟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7717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0201194.4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IPC: A61M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输液器防脱落装置,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弹性装置、滴壶固定器和连接器,主体支撑经连接器悬挂于输液架上;滴壶固定器设置于主体支撑上,输液器的莫菲滴壶可拆卸地固定于滴壶固定器上,弹性装置设置于主体支撑上,当外界对莫菲滴壶施加拉力时,弹性装置压缩或拉伸。本发明的输液器防脱落装置,当输液器受到意外拉扯时,通过对弹性装置进行压缩或拉伸,避免了将输液器的穿刺针头拔下,同时还可设置报警装置,以便对患者或陪护人员进行提醒,避免输液器被拔下,避免了血液流入输液器、输液感染、药液浪费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62895.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新余学院 , 济南恒乐兴科仪器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徐理 , 潘洪科 , 刘玉洁 , 钟鑫 , 田晋 , 庄培芝 , 谷存雷 , 王元景 , 管延华 , 钱远顺 , 孔凡猛 , 乾增珍 , 孙勇 , 齐鹏 , 张超 , 徐自壹 , 田诚 , 王琨 , 马晓 , 董芹芹 , 姜全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结构试验系统的用于大型结构试验系统的电液伺服节能静音油源,涉及液压油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油源装置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油源装置组件包括油源装置本体,所述油源装置本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油源装置本体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设置有导风板。本发明通过利用油源装置组件,能够对油源装置本体内部电机等机械设备吹风降温,通过利用减震组件,能够对油源装置本体减震降噪,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油源在使用时,由于电机等机械设备工作时会产生震动,从而会产生相对的噪音,并且电机等机械设备长时间工作会产生高温,导致内部零件容易老化损坏,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453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01420.6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IPC: A41D19/015 , A47G25/90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菌塑料薄膜手套,包括左手套体和右手套体,左手套体、右手套体由外侧面和内侧面组成,特征在于:外侧面的上边缘为波浪形开口。本发明的穿戴装置,包括固定夹、支撑杆和手套夹子;固定夹上设置有固定螺钉,手套夹子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突起。本发明的穿戴手套方法,包括:a).固定穿戴装置;b).摆正支撑杆;c).固定手套体;d).放置防尘罩;e).手套穿戴;f).移出手臂。通过将手套体外侧面的上边缘设计为波浪形开口,可方便地将手伸入手套体空腔中,避免了以往在手套开口处搓捻对手套造成的污染。整个穿戴过程十分便捷,不会对手套体的外表面形成任何污染,满足无菌作业要求,便于多人连续的、快速的穿戴手套。
-
公开(公告)号:CN10344665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01359.5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IPC: A61M2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导尿管,包括头部、尾部、注药管、注水管、水囊,头部上开设有排尿口和出药口,尾部上设置有注药口、出尿口和注水口,特征在于:注药管和注水管与人体的尿道壁之间形成于排尿口和出尿口相通的排尿通道,靠近尾部的一端设置有尿液收集端,尿液收集端通过伸缩软管固定于尾部上,注水口通过注水管与水囊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本发明的导尿管,不仅实现了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对尿道的冲刷作用,避免了致病微生物由尿道外口逆行感染所导致的炎症的发生,延长了导尿管的使用时间,而且还使得导尿管的横截面积大为减小,对尿道刺激小,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本发明的导尿管,具有结构新颖、有益效果显著和便于应用推广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