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07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1139386.6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1R33/3815 , A61B5/055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成像的超导磁共振磁体及设计方法,同轴布置的主线圈和屏蔽线圈,屏蔽线圈位于主线圈外侧,铁磁屏蔽机构位于屏蔽线圈外侧;所述屏蔽线圈至少具有四组,分别位于超导磁体的两端和中部,位于两端的两组磁体结构、尺寸及磁场强度相同;位于中部的两组磁体结构、尺寸及磁场强度相同。磁体的体积和重量远小于目前的通用性超导磁共振磁体,该结构的设计方法能够对满足成像要求下的超导磁体用量,超导磁体结构,骨架应力分布,铁磁屏蔽部分,杂散场范围等多个目标进行约束,保证多目标寻优,克服了传统磁共振磁体系统设计方法的求解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10422.3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金属和生物体的检测装置、系统和方法,包括串联连接的检测线圈、梳状电容和信号发生器,所述检测线圈与梳状电容重叠放置;信号发生器用于为检测线圈、梳状电容提供设定谐振频率的电信号。采用梳状电容在检测生物体,能够以较大的参数变化输出,能够放大线圈两端的变化量,实现生物体的检测,同时设置了检测线圈能够实现金属物体的检测,通过检测线圈与梳状电容重叠放置,能够覆盖同一检测区域,一体化设置同时实现了金属和生物体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11305.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实现电磁加热与电磁搅拌的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在待加热本体外的双层线圈,其中一层线圈环绕待加热本体竖直设置,另一层线圈环绕待加热本体横向设置。设置了环绕在待加热本体外的双层线圈,一层线圈用于实现加热,另一层线圈用于实现搅拌,二者磁场互相垂直,无感应电动势,避免与搅拌线圈磁场耦合,加热线圈采用与搅拌线圈垂直布置的方式来解耦,这样可以在搅拌的同时进行熔炼保温,不会由于电磁场耦合而互相影响,能同时实现熔炼炉的电磁加热和搅拌。
-
公开(公告)号:CN114448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8953.4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J7/00 , H02J3/32 , H02J3/00 , B60L53/80 , B60L53/30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双向快充有序充放电方法及系统,建立换电站内充电机充电/放电状态的决策变量;构建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形成多目标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以最大化换电站收益、最小化电网负荷均方根和最小化电网峰谷差;以所述决策变量为粒子,利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离散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在满足换电需求和各约束条件下,换电站内各充电机在不同时间段的充电/放电功率。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充电机可以根据某一时段电网的负荷情况以及用户的换电需求,对换电站内的充电机进行快速充电、正常充电、慢速充电、放电的选择,在已知多目标函数多约束的条件下确定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94893.6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频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充电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直流电源、单项桥逆变器和传输线圈组,其中,控制单元通过调制产生至少两路不同频率的驱动信号,经单相桥逆变器将产生对应频率的多路电压,分别由不同的传输线圈组进行传输,负载侧接收到的电压作为不同的电源,在各自谐振频率点相互独立运行。本发明具有带多负载的能力,可灵活设计线圈和电路参数使得两组线圈分别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使系统为多个设备同时传输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6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88670.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0 , H01F27/24 , H01F27/2895 , H02J7/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下无线充电的耦合线圈和磁芯结构与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包括环状磁芯骨架和绕制在其上的线圈,其中,发射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相互嵌套,且具有一定间隙,彼此耦合,且耦合磁场为径向走向。发射和接收两线圈通过径向磁场耦合,达到无线电能传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496935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3560.8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不同情况运行下充电站谐波特性的仿真系统,本发明公开了该系统包括若干台并联的充电机模型,每台充电机模型分别与充电机初始容量控制模块和充电机投入停止控制模块连接,充电机初始容量控制模块和充电机投入停止控制模块分别与自定义充电站参数设置模块连接;所述每台充电机由380V交流电压供电。本发明对原有简化的充电机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输出特性与实际充电机输出特性相符,且仿真系统使其能改变影响充电站谐波特性的因素,以便更可靠的仿真充电站的实际充电情况,研究其谐波特点以及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从而指导大规模充电站建设和谐波抑制装置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1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697688.8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在线参数偏差检测及调整方法,包括:构建二次侧全控全桥整流电路触发角相位滞后于一次侧逆变电路触发角相位90°的无线充电系统;在所述无线充电系统中引入电阻偏移修正项,计算无线充电系统恒压稳定工作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得到无线充电系统各个支路的电抗偏移值;判断所得到的电抗偏移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是,则直接根据所得到的电抗偏移值进行偏差检测;否则,调整电容阵列后继续检测,直到所得到的电抗偏移值不超过设定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29432.X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双边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恒流充电阶段,整流网络的移相角固定,调整逆变网络的移相角,进行负载恒流充电以使输出效率保持最大值,判断向负载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如否,则继续执行恒流充电阶段,如是,则执行下一步;结束恒流充电状态,逆变网络的移相角固定,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进行PID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以PID的输出为需要调整的整流网络的移相角,以进行恒压充电控制和扰动响应控制以使输出效率保持最大值;本发明采用移相控制方式,改变移相角以调节输出,使输出效率保持最大值,极大的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7273.7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物检测线圈结构以及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异物检测系统,异物检测线圈结构,包括:多个传感单元,每个传感单元均包括两个反向串联连接的传感线圈,各个传感单元横向或纵向依次串联成一排或一列线圈组,线圈组关于能量传输发射线圈的中心轴或者几何中心对称布置;通电工作时,顺时针绕向与逆时针绕向的传感线圈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线圈组所在平面且方向始终相反,能量传输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穿过顺时针绕向与逆时针绕向传感线圈的磁力线相等;本发明的传感线圈组与能量传输发射线圈始终能够实现解耦,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