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疤小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76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5824.1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留疤小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生产装置,涉及缝合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桶体、挤板组件、弹性隔膜和转动伸缩柱;所述支撑桶体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顶孔,顶孔下方固定有顶管;所述挤板组件包括支撑转动柱、挡板、支撑板和升降柱组,所述弹性隔膜为橡胶材质弹性膜,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管底部;所述转动伸缩柱包括定位在支撑桶体的底部的转动伸缩杆、固定在转动伸缩杆顶部且底部封闭的连接空心管、位于连接空心管内部的第二伸缩杆和输气泵体;连接空心管的正上方靠近边缘的位置的弹性隔膜上定位有通气孔;实现了留疤小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生产装置包装效率高且劳动强度小的技术效果。

    一种多角度夹持的缝合针

    公开(公告)号:CN112690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77672.3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角度夹持的缝合针,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体,所述针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顶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穿线盘,所述横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针头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立板底端延伸入通槽内部,所述针头外周面开设有夹槽,所述针头形状为六角形,所述通槽内部设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位于立板两侧,两个所述滑杆顶端以及底端均与针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滑块。本发明通过设置针头的形状为六角形,可以使的夹具对针头任意两个表面进行夹持,通过开设夹槽,夹具伸入夹槽内部,提高夹取的稳定性,方便夹持,方便医生使用。

    一种便于标记手术缝合线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2545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69278.5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标记手术缝合线的夹具,包括两个相互固定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设有圆盘和滑板,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框的底面外侧开设有通槽;当手术缝合线进入滑板的底面和固定框围合的空间内时,可先滑入滑槽内,因滑槽长度小于滑板的长度,且滑槽靠近通槽的一侧为圆滑状,在确保手术缝合线不脱离的状态下,使得手术缝合线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减少出现磨损手术缝合线的情况,且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均为光滑材质,不易对手术缝合线造成磨损,利于保护手术缝合线。

    一种基于黑针临床治疗的数据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31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96980.7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针临床治疗的数据管理方法,具体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包括临床治疗时间区域划分、临床治疗数据采集、临床治疗数据预处理、临床治疗数据处理、临床治疗数据预警、临床治疗数据分析、临床治疗数据评估、临床治疗数据安全局监管,本发明通过采集目标医院临床治疗时间区域各监测子区域的临床数据信息,将数据预处理后分析得到黑针表面凹陷指数、黑针临床治疗安全指数和临床治疗患者恢复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黑针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效避免了目标医院临床治疗时间区域各监测子区域使用黑针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实现了对临床数据评估的准确性,实现了对数据的有效整合并反馈给管理终端。

    一种用于缝合组织的缝线输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1726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12761.0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缝合组织的缝线输送机构,滑动组件包括斜板、底环、出料道、滑轨、衬板、内轴承、套环和密封板,斜板处于把持件上端,底环环绕于斜板的下端,出料道贯穿于斜板靠近底环的下端,滑轨安装于出料道的内部,内轴承滑动于滑轨的一侧,衬板安装于内轴承下端的一侧,套环摆动于内轴承的外侧,密封板摆动于套环的一侧,由于密封板的向下摆动,斜板内部酒精通过出料道的内部滴落至缝线的外侧,随着手动不断拉伸缝线,缝线于斜板的下端不断移动,缝线移动至斜板的下端时,均可形成酒精消毒,使得该种输送机构能够在缝线使用前对缝线消毒,避免因输送机构表面附着细菌,导致缝线表面被污染的情况。

    一种胶原质覆涂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311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64889.5

    申请日:2021-08-23

    Inventor: 张玉福 李学 张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质覆涂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胶原蛋白纤维分离;(2)、提纯;(3)、漂洗;(4)、切割;(5)、两次病毒灭活;(6)、铬蹂;(7)、洗涤;(8)、交联;(9)、脱水;(10)、涂覆;(11)、磨光。其线体柔软,易于操作,定位性能好,抗张强度及打结强度高;加入医用、食用添加剂及维生素,避免了化学残留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生物相溶性好,降低了伤口愈合中的炎症反应;而且,其针线连接圆顺,操作阻力小,拖曳轻微,损伤极小。

    一种手术线用生产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4514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77579.2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线用生产装置,具体涉及手术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顶部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焊接有第一绕线杆,所述转盘顶部开设有滑槽;本发明的第二电动推杆伸缩后会带动上割刀进行升降移动,使上割刀移动后配合固定的下割刀,可对两个割刀之间的手术线进行割断,无需人力使用剪刀等工具进行手动剪断,时控开关可根据设定定时对装置内电器进行开启与关闭,使得装置可根据设定自动对手术线与线筒进行收卷,并自动对手术线进行割断,生产过程省时省力,减小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