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19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996403.1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对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风机前方的风速和高度数据进行数值拟合获得真实风切变指数及风切变公式;由风轮方位角分别确定各叶片中心点的高度,再由风切变公式分别确定三个叶片各中心点的风速值;计算不同风切变指数下的叶根疲劳载荷值,确定临界风切变指数;当真实风切变指数满足独立变桨控制设定的开启条件时,开启独立变桨控制,分别根据三叶片各中心点的风速值确定每个叶片的桨距角调整系数,获得独立变桨控制模式下的三个叶片桨距角设定值;否则,进行统一变桨控制。本公开既可显著降低叶轮推力不平衡引起的疲劳载荷,也能缓解变桨过于频繁导致的变桨驱动、变桨轴承等零部件寿命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0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91573.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空冷风电齿轮箱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齿轮箱散热片底部的出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与主控系统通讯连接;主控系统根据齿轮箱油温控制是否开启空气压缩机,开启空气压缩机后,在其出气口处的气压满足要求后所述主控系统控制空气压缩机将输出的压缩空气送入出气装置,所述压缩空气进入所述出气装置进气口经过分流板分流后通过顶部的出气孔吹出至齿轮箱散热片,通过压缩空气带走齿轮箱散热片上的热量。本发明可增加齿轮箱散热片的换热效率,并可减少撒热片堵塞的发生,减少因齿轮箱油温过高导致现场运维登机次数过多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93151.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上风电用永磁发电机及其工作方法,至少包括定子、转子,设置冷却腔体;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冷却腔体外部,所述定子位于所述冷却腔体内部;所述冷却腔体内部填充有冷却介质;本发明中将定子整个浸泡在冷却介质里,实现了海上机组的免维护或减少维护次数的运行;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02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0091573.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空冷风电齿轮箱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齿轮箱散热片底部的出气装置,所述出气装置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与主控系统通讯连接;主控系统根据齿轮箱油温控制是否开启空气压缩机,开启空气压缩机后,在其出气口处的气压满足要求后所述主控系统控制空气压缩机将输出的压缩空气送入出气装置,所述压缩空气进入所述出气装置进气口经过分流板分流后通过顶部的出气孔吹出至齿轮箱散热片,通过压缩空气带走齿轮箱散热片上的热量。本发明可增加齿轮箱散热片的换热效率,并可减少撒热片堵塞的发生,减少因齿轮箱油温过高导致现场运维登机次数过多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32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410675294.8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机,包括:轮毂,所述轮毂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与发电机连接;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主机架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受力性能及使用寿命,方便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9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96403.1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山东中车风电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对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风机前方的风速和高度数据进行数值拟合获得真实风切变指数及风切变公式;由风轮方位角确定各叶片中心点高度,再由风切变公式确定三个叶片中心点风速值;计算不同风切变指数下的疲劳载荷值,确定临界风切变指数;当真实风切变指数满足独立变桨控制设定的开启条件时,开启独立变桨控制,根据三叶片的中心点风速值确定每个叶片的桨距角调整系数,获得独立变桨控制模式下的三个叶片桨距角设定值;否则,进行统一变桨控制。本公开既可显著降低叶轮推力不平衡引起的疲劳载荷,也能缓解变桨过于频繁导致的变桨驱动、变桨轴承等零部件寿命降低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