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的粉末状锂钴基氧化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90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010717469.2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一种锂钴基氧化物负极活性材料粉末,所述粉末包含中值粒径D50大于或等于20μm,优选大于或等于25μm,且小于或等于4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具有大于或等于0.85且小于或等于1.00的平均圆度,所述粒子具有通式Li1+aCo1‑x‑y‑zAlxM'yMezO2,其中M'和Me包含Ni、Mn、Nb、Ti、W、Zr和Mg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0.01≤a≤0.01,0.002≤x≤0.050,0≤y≤0.020且0≤z≤0.050,所述锂钴基氧化物粒子具有R‑3m结构和大于或等于0.85且小于或等于1.15的(018)衍射(56)对比文件江卫军.Li(1+x)Co(0.2)Ni(0.8)O_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42卷(第S1期),全文.

    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的粉末状锂钴基氧化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90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717469.2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一种锂钴基氧化物负极活性材料粉末,所述粉末包含中值粒径D50大于或等于20μm,优选大于或等于25μm,且小于或等于4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具有大于或等于0.85且小于或等于1.00的平均圆度,所述粒子具有通式Li1+aCo1‑x‑y‑zAlxM'yMezO2,其中M'和Me包含Ni、Mn、Nb、Ti、W、Zr和Mg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0.01≤a≤0.01,0.002≤x≤0.050,0≤y≤0.020且0≤z≤0.050,所述锂钴基氧化物粒子具有R‑3m结构和大于或等于0.85且小于或等于1.15的(018)衍射峰不对称因子AD(018),所述衍射峰不对称因子是通过采用发射波长λ值等于 的同步辐射XRD光谱分析获得的。

    用于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8402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84480.7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包含Li、Co、O和任选的M’,其中M’包含Al和/或Ti,和任选的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元素:Ni、Mn、B、Sr、Mg、Nb、W、F和Zr,其中Co与M’+Co的摩尔比(Co/(M’+Co))大于0.90,并且如通过ICP‑OES分析所测定,其中该正电极活性材料包含均为单晶粉末的第一LCO粉末和第二LCO粉末,其中该第一LCO粉672B具有如通过激光衍射粒度分析所测定的介于12µm与25µm之间的第一中值粒度D50A,其中该第二LCO粉末具有如通过激光衍射粒度分析所测定的介于3µm与8µm之间的第二中值粒度D50B,其中该第二LCO粉末相对于该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总体积的体积分数如通过激光衍射粒度分析所测定介于10%与40%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