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24527.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该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混合物不含镉、铅等有毒热稳定剂。以水作为介质,制备出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在制备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免热加工,有效提高材料稳定性。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增塑剂80~100份、水70-150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2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5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70209.5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阻隔和良好力学性能的聚乳酸基复合薄片材料,其组分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包括由50-70份聚乳酸、30-5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碳酸亚丙酯、3-9份填充剂和0.1-1份扩链剂;上述聚乳酸基复合薄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干燥预混;将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碳酸亚丙酯和填充剂充分混合均匀并干燥;步骤2):熔融共混;将干燥好的混合物和扩链剂熔融共混;步骤3):成型。本发明以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为主要基体,通过共混第二相基体材料及填充剂并进行适当改性和扩链剂复配,制得聚乳酸基复合薄片材料,解决了常规生物降解材料力学和气体阻隔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51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06928.6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40 , C08K3/32 , C08K5/14 , C08K2003/323 , C08K2003/324 , C08L2201/02 , C08L2203/202 , C08L2312/00 , H01B3/28 , H01B3/44 , C08L23/0853 , C08L8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支撑性能的可陶瓷化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可陶瓷化聚合物材料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各组分混合组成:聚合物基体100份;硅酸盐玻璃粉140~185份;磷酸盐化合物0~45份;交联剂0~2份。其中聚合物基体为硅橡胶、聚丙烯、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一种,硅酸盐玻璃粉中包含5wt%~30wt%的碱金属元素或碱土金属元素,磷酸盐化合物为磷酸钠、聚磷酸铵、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磷酸盐化合物的分解温度为300~400℃,制备方法包括(1)混合硅酸盐玻璃粉与磷酸盐化合物;(2)混炼原料;(3)压制成型。采用此配方和制备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化聚合物的自支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3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206695.1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6/04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泡型可瓷化聚烯烃复合材料,首次将发泡技术和陶瓷化技术结合,制备出了发泡型可瓷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发泡型可瓷化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烯烃基体材料100份、可陶瓷粉130‑180份、发泡剂50‑55份、气凝胶5‑15份、增粘剂2‑8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1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224527.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该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混合物不含镉、铅等有毒热稳定剂。以水作为介质,制备出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在制备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免热加工,有效提高材料稳定性。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增塑剂80~100份、水70‑150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2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29377.9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G59/50 , C08G65/332 , C08G65/333 , C07D23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增韧咪唑类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该固化剂适用期长,低温下潜伏稳定性好,室温存贮期长,高温下固化速率快且能够对环氧固化物达到增韧效果。本发明的可增韧咪唑类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其具有以下结构式Ⅰ的结构:其中n的值为4-22。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577680.8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L83/04 , C08L83/07 , C08L83/05 , C08L83/08 , C08K9/06 , C08K3/34 , C08K3/32 , C08K3/38 , C08K5/05 , C08J9/36 , C08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高隔热型有机硅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在室温下成型,并且在室温至1000℃或明火烧蚀下,表现出良好的抗崩塌性能和隔热性能。本发明的材料,由A、B两组份组成,A组份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端羟基硅油50份、端乙烯基硅油50份、低粘度羟基硅油2‑6份、催化剂0.6‑1份、耐高温片状填料45‑60份、改性剂0.2‑1份;B组份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含氢硅油10‑12份、抑制剂0.01‑0.03份、稳泡剂6‑10份、高温黏结剂10‑15份、改性剂0.05‑0.2份;A组份中低粘度羟基硅油与B组份中含氢硅油的重量配比为1:2‑1:5。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7680.8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L83/04 , C08L83/07 , C08L83/05 , C08L83/08 , C08K9/06 , C08K3/34 , C08K3/32 , C08K3/38 , C08K5/05 , C08J9/36 , C08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高隔热型有机硅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在室温下成型,并且在室温至1000℃或明火烧蚀下,表现出良好的抗崩塌性能和隔热性能。本发明的材料,由A、B两组份组成,A组份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端羟基硅油50份、端乙烯基硅油50份、低粘度羟基硅油2‑6份、催化剂0.6‑1份、耐高温片状填料45‑60份、改性剂0.2‑1份;B组份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含氢硅油10‑12份、抑制剂0.01‑0.03份、稳泡剂6‑10份、高温黏结剂10‑15份、改性剂0.05‑0.2份;A组份中低粘度羟基硅油与B组份中含氢硅油的重量配比为1:2‑1:5。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3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06695.1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6/04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泡型可瓷化聚烯烃复合材料,首次将发泡技术和陶瓷化技术结合,制备出了发泡型可瓷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发泡型可瓷化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烯烃基体材料100份、可陶瓷粉130‑180份、发泡剂50‑55份、气凝胶5‑15份、增粘剂2‑8份。
-
公开(公告)号:CN1073535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75248.4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氧固化诱导相分离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基于聚醚砜和环氧树脂混合物在固化过程中引发并形成相分离网络结构,使导热填料分散在相反转后的少量相连续基体中形成导热通路,获得高导热性能的环氧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达到了较低含量的填料在基体中形成有效导热网络的目的,降低了导热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以及封装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