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脆性材料冷轧断带的综合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7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009227.4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脆性材料冷轧断带的综合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当前时刻轧机速度状态;2)对轧机是否为升降速阶段进行判断;3)对步骤2)若判断为升降速阶段,则再判断轧机轧制入口/出口的带钢厚度变化是否大于等于设定厚度值,若是,则返回步骤1),若否,则进入步骤4);对步骤2)若判断为非升降速阶段,则再判断断带表征诊断值α是否大于断带检测信号发出的阈值β,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返回步骤1);4)发出断带指令;5)轧机辊缝快开、轧机快停。本发明适用于恒速稳态轧制及升降速状态下的精准的综合断带诊断方法。

    单机架轧机上套筒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946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456363.0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机架轧机上套筒装置,其包括:框架,其承载面为自其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端具有止挡部;夹持执行机构,其设于所述第二端附近;夹持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夹持执行机构连接,以驱动夹持执行机构在打开工位和夹持工位之间切换;提升支架,所述夹持执行机构设于提升支架上;提升驱动机构,其与所述提升支架连接,以驱动所述提升支架在竖直方向上上升和下降。本发明所述的单机架轧机上套筒装置可以减缓钢套筒依靠自身重力滚动过程中对于生产线其他设备(例如,钢卷小车)的不利冲击。本发明的单机架轧机上套筒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钢套筒在滚动过程中的跑偏,从而有利地避免钢套筒的不慎滑落或定位不准的现象发生。

    一种脆性材料冷轧断带的综合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7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009227.4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脆性材料冷轧断带的综合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当前时刻轧机速度状态;2)对轧机是否为升降速阶段进行判断;3)对步骤2)若判断为升降速阶段,则再判断轧机轧制入口/出口的带钢厚度变化是否大于等于设定厚度值,若是,则返回步骤1),若否,则进入步骤4);对步骤2)若判断为非升降速阶段,则再判断断带表征诊断值α是否大于断带检测信号发出的阈值β,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返回步骤1);4)发出断带指令;5)轧机辊缝快开、轧机快停。本发明适用于恒速稳态轧制及升降速状态下的精准的综合断带诊断方法。(56)对比文件于洪喜.精密检测在二十辊轧机断带跑偏中的应用.冶金设备.2017,(第12期),第118-128页.王超.冷轧过程断带故障的诊断研究.仪表技术.2014,(第9期),第16-20页.李华.利用主轧机电流判断断带的方法.冶金自动化.2012,(第s1期),第161-163页.潘世华;肖至勇;江浩杰;钱华.森吉米尔轧机传统断带检测方法分析与改进.冶金自动化.2015,(第06期),第161-164页.

    轧机轧制带钢断带判定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15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093707.8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轧制带钢断带判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轧机正常轧制过程中,根据公式计算轧机入口侧断带判定阈值λe和轧机出口侧断带判定阈值λt;计算得出轧机入口侧带钢的实际移动速度与理论移动速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αe;计算得出轧机出口侧带钢的实际移动速度与理论移动速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αt;将αe与λe作比较,并且,将αt与λt作比较,若αe

    一种油水分离器和一种乳化液箱除杂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1822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148498.8

    申请日:2010-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还涉及一种乳化液箱除杂油系统。本发明的油水分离器,主要包括:箱体、第一挡板、L型管、缓冲挡板、脏液排出挡板、沉积挡板、套管、螺杆。本发明的乳化液箱除杂油系统,包括皮带撇油器、漂浮撇油器、真空过滤器、油水分离器、浮球液位计、泵。本发明的乳化液箱除杂油系统能有效去除乳化液表层及溶于乳化液中的杂油,保证轧制稳定性,减少由于杂油混入而形成的带钢表面斑迹,能对撇油器撇出杂油中的乳化液进行回收,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轧机油耗,降低生产成本。

    高温炉段气体冷却炉辊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47093U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20069245.1

    申请日:2011-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炉段炉辊。一种高温炉段气体冷却炉辊,包括操作侧轴头、辊芯、碳套、传动侧轴头、冷却气进气管和内套管,所述辊芯与碳套之间还设置有隔热纤维,所述冷却气进气管设置在操作侧轴头内,冷却气进气管与操作侧轴头之间形成冷却气排气道,所述内套管两端固定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边部开有通气槽,隔离板中心开有通气孔,内套管通过隔离板安装在辊芯内,所述冷却气进气管设置在操作侧轴头内通过隔离板的通气孔与内套管连通,所述内套管上开有喷气孔。本实用新型实际工作时炉辊温度比现有炉辊降低了50至80度,提高了炉辊使用寿命,有效降低炉辊备件成本及非正常停机时间。

    一种烘烤炉点火煤气管路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202484519U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20019190.8

    申请日:2012-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烤炉点火煤气管路分配器,该分配器包括两路相并联的L形管路、连接于L形管路后的两个分路,还包括一除尘罐,设于位于下方的一路L形管路的折角处,除尘罐设计为相连的两段,上段呈圆锥形,上端与L形管路的垂直段相连通,下段呈圆筒形,底部密封,一侧开口并与L形管路的水平段相连通。管路内杂质随气体进入除尘罐内后,根据伯努利方程及其自重作用,会沉降于罐体底部,因此只需定期清除即可避免流入末端管道,避免造成管路的堵塞。

    一种燃烧系统点火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48591U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20124723.4

    申请日:2011-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系统点火装置,其包括:一空气管道;一设于空气管道内的燃气管道;一与燃气管道的前端连接的燃气喷头,其上设有燃气喷气孔;一套接于空气管道前端外部的喷嘴;一点火电极,其包括一金属丝,该金属丝设于煤气管道内,其前端穿过燃气喷头延伸至喷嘴内;一圆形的导流孔板,其设于所述空气管道的前端端部,该导流孔板上设有一中心孔,燃气喷头的前端与该中心孔连接,该导流孔板上沿其周向方向还均布有若干导流孔,各导流孔的横截面为8字形,各导流孔的轴心均与轴向方向具有一夹角,各导流孔均与空气管道和喷嘴的内腔导通。

    一种明火燃烧控制系统用点火烧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77169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086361.3

    申请日:2013-02-26

    Abstract: 一种明火燃烧控制系统用点火烧嘴装置,在连接法兰的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喷嘴组件,连接法兰的通孔的另一端设置有点火检测组件,喷嘴组件的内部与点火检测组件的内部管路连接,在该内部管路处设置有离子电极棒,且离子电极棒的一端伸出点火检测组件的气体混合装置50~55mm,在该伸出端上设置金属固定件与固定点火棒。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便于维护,避免了在主燃管上开孔,杜绝煤气泄漏,且点火可靠、离子电流检测稳定且连接可靠,而采用的耐高温材料,延长了使用寿命,更加装了气体混合装置,使燃气在空气喷出前能更好的混合,实现可靠点火,适用于各种钢铁生产领域中的明火燃烧控制领域。

    防止碱液浸入的轴承密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3176176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16075.7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浸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浸辊用轴承密封机构。一种防止碱液浸入的轴承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侧壁槽盖和辊轴,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辊轴上贴靠在侧壁槽盖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在辊轴上贴靠在侧壁槽盖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在侧壁槽盖外侧设置了一个密封垫,增加阻断碱液的距离,起到更好的阻断作用;对外在侧壁槽盖上新增一道隔板和刮刀,有效隔断了碱液和辊子轴承座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冲洗机构对密封垫进行冲洗和稀释废碱液,提高废碱液的流动性,彻底解决了硅钢机组前清洗段由于碱液浸入轴承座造成的轴承卡死,降低了设备故障时间,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机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