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段采场顶板垮落区内复筑出矿结构的上行连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5263.6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阶段采场顶板垮落区内复筑出矿结构的上行连采方法:根据下部采场顶板垮落区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制定其垮落区治理及出矿结构构筑方法;充填下部采场空区主体部分,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料浆充满塌落区;对于浅层剥落型空区,在高强度胶结充填体内开挖形成底部出矿结构;对于中层塌落型空区,在塌落拱底角外缘开挖形成两个底部出矿结构;对于深层垮塌型空区,在上部阶段重新划分采场,然后在新采场宽度中部开挖形成底部出矿结构。本发明方法在上下采场阶段间衔接时,不留阶段间隔离矿柱,不增加开拓工程量,且采场出矿安全性好、出矿效率高、矿石回收率高。

    一种充填钻孔施工出水治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23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17740.X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填钻孔施工出水治水方法,通过设计封孔、透孔、高压灌浆、充填套管定位设置和扫孔的充填钻孔治水方案,在充填套管的下端设置逆止装置;将充填套管轴向自下向上定位放入透孔位置的钻孔内,使逆止装置设在水泥层的底端;再根据空隙体积配置水泥浆并灌入充填套管内,再通过向充填套管内强灌入清水,使水泥浆通过逆止装置从充填套管向水泥层溢流,直到充填套管外壁与钻孔之间的环状间隙返出水泥浆时停泵,等待凝固48小时后撤泵,从而实现充填套管外壁与钻孔之间的环状间隙全部被高强水泥封住;从而确保充填管道止水且能长时间安全工作,从而保证充填系统能按时、正常、调试与运行,可解决环状间歇泄水问题,设计合理,经济实用。

    超大规模采场大直径深孔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56840.7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规模采场大直径深孔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及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1)、回采方案: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块分为矿房和矿柱,矿房与矿柱间隔布置,采用双中段连续回采将采场划分成两个中段,采用分中段凿岩、双中段连续落矿、共用底部出矿结构、嗣后一次充填的回采方法;(2)、采准:(3)、切割天井;(4)、凿岩爆破;(5)、出矿;(6)、充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大规模采场具有采切工程量小、采场矿量大等优点;将采场划分成两个中段进行凿岩,有利于降低采场深孔凿岩的技术难度,提高采场的凿岩效率;采用双中段连续落矿、共用底部出矿结构,具有增大单个采场生产能力,降低采切成本,提高回采效率等优点。

    一种基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填充保护层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17722.2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填充保护层,钢纤维混凝土充填底层位于胶结充填体与底柱矿体之间用于爆破时保护胶结充填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填充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充填层将底柱矿体与胶结充填体间隔开,留下有一定厚度的高强度隔层,既使得废弃钢材得以废物利用,又反射和吸收底柱矿体回采过程中的爆炸应力波,保护上部充填体的稳定性和下部底柱矿体采场的安全,使得上部充填体不发生失稳和损伤,不需要再预留一定厚度的矿体或采用高强度加筋充填体假顶,节省了充填成本,简化充填作业工序,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底柱矿体采空区安全性能好。

    一种阶段采场顶板垮落区内复筑出矿结构的上行连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295263.6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阶段采场顶板垮落区内复筑出矿结构的上行连采方法:根据下部采场顶板垮落区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制定其垮落区治理及出矿结构构筑方法;充填下部采场空区主体部分,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料浆充满塌落区;对于浅层剥落型空区,在高强度胶结充填体内开挖形成底部出矿结构;对于中层塌落型空区,在塌落拱底角外缘开挖形成两个底部出矿结构;对于深层垮塌型空区,在上部阶段重新划分采场,然后在新采场宽度中部开挖形成底部出矿结构。本发明方法在上下采场阶段间衔接时,不留阶段间隔离矿柱,不增加开拓工程量,且采场出矿安全性好、出矿效率高、矿石回收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