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抗压模型及其设计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51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1444.1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抗压模型及其设计方法、装置和设备,该结构抗压模型为一种在既定计算长度、两端铰支、等截面的受压构件上,建立以计算点为中点、计算点至构件近端的距离为半长的子构件。设计方法包括基于子构件进行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包括:以子构件为分析对象,计算子构件的中点的压力偏心距增大子量值,以整个受压构件为分析对象,获取计算点的压力偏心距增大总量值;基于计算点的压力偏心距增大总量值获取计算点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本发明的结构抗压模型及其设计方法解决了构件压弯计算的合理性问题。

    结构腹板及其抗剪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6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5264.5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腹板及其抗剪设计方法,腹板底部配置纵向钢筋,均布竖向箍筋,所述纵向钢筋和竖向箍筋采用普通钢筋或者预应力钢筋的一种,结构腹板抗剪设计方法,包括:腹板的第一参数设计:以结构腹板支点的抗剪承载力满足支点的预设抗剪设计值为条件,获取第一参数设计值,第一参数表征非配筋率参数;腹板的第二参数设计:以结构腹板的最小抗剪位置对应的最小抗剪承载力满足腹板截面的预设抗剪设计值为条件,获取第二参数设计值,第二参数表征配筋率参数。本发明形成了完整的构造特点和设计方法,实现了对不同结构腹板进行快速的抗剪计算、设计判断、设计调整,解决了传统结构抗剪配筋无量化重点,抗剪份额的分配失真等问题。

    一种结构抗压模型及其设计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51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21444.1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抗压模型及其设计方法、装置和设备,该结构抗压模型为一种在既定计算长度、两端铰支、等截面的受压构件上,建立以计算点为中点、计算点至构件近端的距离为半长的子构件。设计方法包括基于子构件进行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计算,包括:以子构件为分析对象,计算子构件的中点的压力偏心距增大子量值,以整个受压构件为分析对象,获取计算点的压力偏心距增大总量值;基于计算点的压力偏心距增大总量值获取计算点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本发明的结构抗压模型及其设计方法解决了构件压弯计算的合理性问题。

    体外拉索极限应力及体外拉索加劲梁截面强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059918.2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拉索极限应力分析方法及体外拉索加劲梁截面强度分析方法,包括获取极限状态下一跨梁的底缘伸长应变和一跨梁之间的所述体外拉索的下挠应变;基于一跨梁底缘伸长应变和体外拉索下挠应变累加得到极限状态下一跨梁的体外拉索应变值;引入修正系数对所述应变值修正;基于修正后的体外拉索应变值,获取极限状态下体外拉索的应力增量和应力值。本发明实现对体外拉索应变应力的准确量化分析,结合梁截面极限应变状态下的平衡条件,实现对体外拉索加劲梁的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准确量化分析。

    一种基于锲形截面抗剪模型的抗剪设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2207.9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锲形截面抗剪模型的抗剪设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构件构建锲形截面抗剪模型,并进行截面抗剪计算下限判断;建立纵向钢筋受力平衡关系,计算纵向钢筋抗剪承载力;考虑竖向箍筋不完全抗剪下的纵向钢筋与竖向箍筋抗剪耦合关系,计算竖向箍筋抗剪承载力;计算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对纵向钢筋、竖向箍筋和弯起钢筋三个分项抗剪承载力进行求和,计算得到完整的锲形截面抗剪承载力;基于完整的锲形截面抗剪承载力进行抗剪设计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设计科学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