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5910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038420.X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波接收天线、接收装置、无线电波透视系统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电波透视系统对矿井综采工作面进行探测的方法,该接收天线包括多个信号接收端,各信号接收端用于与接收机相连,各信号接收端位于不同方向以分别从不同方向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以传送给接收机。该接收天线中各信号接收端位于不同方向,以通过各信号接收端从不同方向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可提高接收天线对无线电波的接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14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39201.X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南京科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法文 , 余学祥 , 黄晖 , 吴桁 , 韩必武 , 刘可胜 , 曹思华 , 杭玉付 , 吕伟才 , 柯福阳 , 王新志 , 王星 , 陈灿东 , 赵兴旺 , 张美微 , 王文波 , 蒋新源 , 陈小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NSS连续运行监测站,包括:GNSS接收机,GNSS天线,蓄电池,支架,其中,所述GNSS天线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GNSS接收机置于所述支架的中部,所述蓄电池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GNSS接收机与所述GNSS天线相连,所述GNSS接收机用于将所述GNSS天线获取的地表定位信息传送至基站服务器,所述蓄电池用于提供电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手段落后、效率低和无法实现野外实时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733.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折射波与面波联合反演剩余煤层厚度的方法,首先在巷道底板位置布置多个炮点,并通过地震仪获取地震记录;然后根据折射波法、并对数据中的面波信号进行频散处理,得到两个初始的两层速度模型,即可以得到出表层煤层纵波速度、和下层底板岩石纵波速度、以及剩余煤层的厚度、,并作为新的初始反演模型(,,)。以此模型计算理论首至波曲线和理论面波频散曲线及、和、之间的残差,并设置残差终止条件。本发明可达到探测剩余煤厚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1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139201.X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南京科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法文 , 余学祥 , 黄晖 , 吴桁 , 韩必武 , 刘可胜 , 曹思华 , 杭玉付 , 吕伟才 , 柯福阳 , 王新志 , 王星 , 陈灿东 , 赵兴旺 , 张美微 , 王文波 , 蒋新源 , 陈小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NSS连续运行监测站,包括:GNSS接收机,GNSS天线,蓄电池,支架,其中,所述GNSS天线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GNSS接收机置于所述支架的中部,所述蓄电池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GNSS接收机与所述GNSS天线相连,所述GNSS接收机用于将所述GNSS天线获取的地表定位信息传送至基站服务器,所述蓄电池用于提供电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手段落后、效率低和无法实现野外实时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68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86464.7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其中,该围岩测试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待测围岩在至少一个时段的应变数据和电场数据;其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置于所述待测围岩中的钻孔中;根据每个时段的应变数据,得到所述每个时段的位移场数据;根据所述每个时段的电场数据,得到所述每个时段的电阻率数据;根据所述每个时段的位移场数据和所述每个时段的电阻率数据,确定所述围岩在所述每个时段内的形变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围岩测试方法,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的配合使用,可准确测得围岩的形变参数,提高了围岩变形情况的测试精度,为消除煤层开采的安全隐患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88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137199.9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及系统,包括:地震波数据采集;震源发出地震波信号,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地震波数据处理;获取巷道顶板15-50米内有效的二维地震剖面;地质构造分析解释;分析解释巷道顶板上部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地震数据采集包括:在巷道顶板和侧帮布置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获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处理包括: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实施巷道校正处理、数据预处理、偏移叠加处理和时频分析处理,获得有效的巷道顶板岩煤层地震剖面及频谱剖面。本发明提供的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能够提高对小构造的判断能力,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提高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10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038420.X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波接收天线、接收装置、无线电波透视系统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电波透视系统对矿井综采工作面进行探测的方法,该接收天线包括多个信号接收端,各信号接收端用于与接收机相连,各信号接收端位于不同方向以分别从不同方向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以传送给接收机。该接收天线中各信号接收端位于不同方向,以通过各信号接收端从不同方向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可提高接收天线对无线电波的接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88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7199.9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及系统,包括:地震波数据采集;震源发出地震波信号,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地震波数据处理;获取巷道顶板15-50米内有效的二维地震剖面;地质构造分析解释;分析解释巷道顶板上部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地震数据采集包括:在巷道顶板和侧帮布置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获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处理包括: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实施巷道校正处理、数据预处理、偏移叠加处理和时频分析处理,获得有效的巷道顶板岩煤层地震剖面及频谱剖面。本发明提供的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能够提高对小构造的判断能力,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提高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49658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167980.X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南京科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法文 , 余学祥 , 黄晖 , 吴桁 , 韩必武 , 刘可胜 , 曹思华 , 杭玉付 , 吕伟才 , 柯福阳 , 王新志 , 王星 , 陈灿东 , 赵兴旺 , 张美微 , 王文波 , 蒋新源 , 陈小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GNSS连续运行监测站,包括:GNSS接收机,GNSS天线,蓄电池,支架,其中,所述GNSS天线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GNSS接收机置于所述支架的中部,所述蓄电池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GNSS接收机与所述GNSS天线相连,所述GNSS接收机用于将所述GNSS天线获取的地表定位信息传送至基站服务器,所述蓄电池用于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手段落后、效率低和无法实现野外实时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444059U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20055428.2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电波接收天线、接收装置和透视系统,该接收天线包括多个信号接收端,各信号接收端用于与接收机相连,各信号接收端位于不同方向以分别从不同方向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以传送给接收机。该接收天线中各信号接收端位于不同方向,以通过各信号接收端从不同方向接收无线电波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可提高接收天线对无线电波的接收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