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变间距电线除冰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0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10008913.7

    申请日:2016-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变间距电线除冰机器人,包括底板、前导向行走机构、第一轧冰机构、第二轧冰机构、棘轮棘爪振动机构、后导向行走机构和间距调节机构,前导向行走机构主要包括第一电机、齿形带、前行走轮支架、主动轮和前从动轮,第一轧冰机构主要包括第二电机、齿轮一、第一轧冰轮、第一轧冰轴和齿轮二,第二轧冰机构主要包括第三电机、齿轮三、第二轧冰轴和第二轧冰轮,棘轮棘爪振动机构主要包括第四电机、振动棘爪、复位弹簧和棘轮,间距调节机构主要包括把手、丝杠轴、链轮、丝杠座和链条,本发明不仅能完成不同间距的两根电线的除冰作业,而且采用棘轮棘爪机构振落碎冰,易于控制,同时本发明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好。

    一种基于多元固废片层堆叠球型分子筛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材料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39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5871.5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元固废片层堆叠球型分子筛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材料和应用,包括:对煤矸石球磨粉碎,获得煤矸石粉末,对煤矸石粉末进行除碳活化处理,获得无碳煤矸石粉末;按配比将无碳煤矸石粉末与氢氧化钠粉末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粉末,对第一混合粉末进行碱熔活化处理,获得活化无碳煤矸石粉末;按配比将活化无碳煤矸石粉末与铝灰粉末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粉末,按配比采用去离子水对第二混合粉末进行陈化处理,获得陈化物料;对陈化物料进行晶化处理,获得晶化物料,洗涤、干燥后获得片层堆叠球型分子筛。本发明可以制备在常温常压条件对CO2吸附的分子筛材料,显著提高CO2吸附能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且成本低。

    一种三氧化二铁结合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82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5516.6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管式炉高温煅烧制备超硬度的三氧化二铁结合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C3N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双氰胺、六水氯化铁(FeCl3·6H2O)为原料,将其水溶液通过冷冻干燥制得复合前驱体后,将装有前驱体的坩埚放入真空管式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以2.5℃/min的升温速率,于550℃保温4h,最后获得粗产物经玛瑙研钵研磨、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超硬度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粉体材料。本发明以简单易得、无污染的富氮有机物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即可制备得到超硬度的三氧化二铁(Fe2O3)结合的α/β复合相氮化碳。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能耗低,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为设计开发α和β复合氮化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种三氧化二铁结合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8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145516.6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管式炉高温煅烧制备超硬度的三氧化二铁结合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C3N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双氰胺、六水氯化铁(FeCl3·6H2O)为原料,将其水溶液通过冷冻干燥制得复合前驱体后,将装有前驱体的坩埚放入真空管式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以2.5℃/min的升温速率,于550℃保温4h,最后获得粗产物经玛瑙研钵研磨、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超硬度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粉体材料。本发明以简单易得、无污染的富氮有机物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即可制备得到超硬度的三氧化二铁(Fe2O3)结合的α/β复合相氮化碳。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能耗低,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为设计开发α和β复合氮化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双联变间距电线除冰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4709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08913.7

    申请日:2016-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7/16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变间距电线除冰机器人,包括底板、前导向行走机构、第一轧冰机构、第二轧冰机构、棘轮棘爪振动机构、后导向行走机构和间距调节机构,前导向行走机构主要包括第一电机、齿形带、前行走轮支架、主动轮和前从动轮,第一轧冰机构主要包括第二电机、齿轮一、第一轧冰轮、第一轧冰轴和齿轮二,第二轧冰机构主要包括第三电机、齿轮三、第二轧冰轴和第二轧冰轮,棘轮棘爪振动机构主要包括第四电机、振动棘爪、复位弹簧和棘轮,间距调节机构主要包括把手、丝杠轴、链轮、丝杠座和链条,本发明不仅能完成不同间距的两根电线的除冰作业,而且采用棘轮棘爪机构振落碎冰,易于控制,同时本发明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好。

    具有光催化协同吸附作用的煤矸石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8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72534.2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催化协同吸附作用的煤矸石材料及制备,属于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将煤矸石进行煅烧,得到多孔结构的煤矸石;(2)将多孔结构的煤矸石、碱性物质溶于水中,搅拌,加热至不低于180℃活化反应,经水洗、干燥,得到碱改性煤矸石;(3)将碱改性煤矸石与双氰胺混合研磨,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不低于550℃,保温,得到具有光催化协同吸附作用的煤矸石材料;所述煤矸石材料的吸附去除率为25.6~60.7%,光催化协同吸附去除率为60.8~93.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煤矸石利用率高,成本低廉,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074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48644.2

    申请日:2015-01-30

    Inventor: 于清波 李宪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氧化石墨烯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法制备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的合成方法。与以往报道的方法有所不同,石墨烯不再包裹聚苯胺微粒表面而是聚苯胺包裹在石墨烯表面。本发明公开的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微粒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材料的合成方法:通过氧化石墨烯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苯胺单体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得到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该复合微粒材料不同于石墨烯包裹的聚苯胺微粒复合微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电化学性能好等优点。更不同于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膜材料利于后续加工,所采用Pickering乳液法也可通过苯胺单体加入量的多少控制得到不同量的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利于复合材料中聚苯胺量的控制。

    一种金‑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103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29522.X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A61K9/06 A61K4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其原料包括:金胶体溶液和羟丁基壳聚糖水溶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金‑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胶体溶液和羟丁基壳聚糖水溶液混匀,用激光照射得到金‑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金‑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不再通过生理温度这种非可控因素促发羟丁基壳聚糖分子间作用的改变形成水凝胶,而是通过纳米金的光热转化作用主动调控羟丁基壳聚糖分子间作用以达到定点,定时形成水凝胶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在规定的病灶部位定点形成凝胶,并能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增加对病灶的杀伤力,提高治疗效果。

    一种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074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8644.2

    申请日:2015-01-30

    Inventor: 于清波 李宪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8 C08G73/0266 C08K3/04 C08L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氧化石墨烯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法制备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的合成方法。与以往报道的方法有所不同,石墨烯不再包裹聚苯胺微粒表面而是聚苯胺包裹在石墨烯表面。本发明公开的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微粒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材料的合成方法:通过氧化石墨烯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苯胺单体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得到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该复合微粒材料不同于石墨烯包裹的聚苯胺微粒复合微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电化学性能好等优点。更不同于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膜材料利于后续加工,所采用Pickering乳液法也可通过苯胺单体加入量的多少控制得到不同量的聚苯胺包裹的石墨烯微粒,利于复合材料中聚苯胺量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