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2034.X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状结构的高性能扩散渗析酸回收用PVA/环糊精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聚乙烯醇、环糊精溶解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中,形成铸膜液,再向铸膜液中加入交联剂(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混合催化剂(EDC\s‑NHS作为羧基活化剂和Lewis酸作为催化剂),再将所得铸膜液涂覆在玻璃板上,将玻璃板在烘箱中成膜,再将所得膜进行热压交联反应,将热压后的膜浸入碘化钾溶液中进行季铵化反应,水洗后制得网状结构的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该网状结构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膜的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离子交换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24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35812.7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活性的碱激发快速评价法。选用改性水玻璃作为碱性激发剂,其评价过程如下:取适量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在净浆搅拌机中低速干搅,缓慢加入模数为1.0~1.6,固含量为40%的改性水玻璃后高速搅拌,拌制后的混合料分两次加入模具中,并在跳桌上振实得到地质聚合物试样,将试样及模具共同密封置入恒温养护箱中养护24h/72h后,脱模测试地质聚合物试样的抗压强度,然后根据强度高低判断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的活性。适宜的碱性激发剂和适当的养护温度可快速激发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的活性,地质聚合物强度可反映煅烧煤矸石粉体材料的活性,相较于其它活性评价方法,其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1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9474.3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微晶玻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煤矸石62-73%,氧化镁7-8%,纯碱19-31%。本发明通过优化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和生产工艺,制得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良好的微晶玻璃,可很好的满足建筑行业对耐化学腐蚀的要求,将其作为装饰材料,具有超强的抗污染性能。本发明配料简单,制备工艺便于操作,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2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787352.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结风积沙陶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免烧结风积沙陶砂,利用风积沙粉与工业废渣的碱活性制备免烧结风积沙陶砂,免烧结风积沙陶砂与风积沙复配使用,在解决风积沙级配不合理的同时可减少使用河砂与机制砂带来的环境问题;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因烧制产生CO2排放,产品的性能易调节,方便实现功能化;本发明以风积沙粉作为免烧结陶砂填充物与胶结物,以细粒径风积沙(0.08~0.3mm)为免烧结风积沙陶砂提供骨架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免烧结风积沙陶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积沙的新型资源化利用途径,为风积沙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12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06600.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酸盐混凝土制品的生产线设备,当多孔硅酸盐混凝土装载到斜拉料斗内,斜拉料斗在第一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两根倾斜轨道上移至顶端,侧翻后,将多孔硅酸盐混凝土倒入水平料斗中,水平料斗在第二振动棍台上的多个混凝土振动器振动作用下,搅拌均匀,水平料斗在第二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两根平行轨道移至第一振动棍台,将水平料斗中的多孔硅酸盐混凝土泄至其下方第一振动棍台上多个多孔硅酸盐混凝土制品料盒,以形成多孔硅酸盐混凝土预制品,叉车接收辊架接收多个多孔硅酸盐混凝土制品料盒,并运送到预设的区域,进行风干成型,形成所需的多孔硅酸盐混凝土制品;该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26805.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化学微腐蚀珊瑚骨料以及地聚物基超高强珊瑚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将珊瑚粗骨料置于磷酸溶液中浸泡,取出直接烘干得化学微腐蚀珊瑚粗骨料,经球磨过筛后采用定向级配复合的方法复配制得化学微腐蚀珊瑚砂。通过使用磷酸对珊瑚粗骨料进行微腐蚀,使磷酸盐原位生长在珊瑚骨料表面及连通孔隙中,降低珊瑚粗骨料的孔隙率,化学微腐蚀珊瑚粗骨料经球磨筛分为化学微腐蚀珊瑚细骨料后采用定向级配复合珊瑚骨料以获得低空隙率、高紧密堆积密度的珊瑚砂。以上述物质为骨料,碱激发活性粉体材料为胶凝材料制备混凝土,可达到延缓地聚物基珊瑚骨料混凝土凝结时间、优化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4925.7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混凝土中钢筋耐蚀性能的方法。本发明的提升混凝土中钢筋耐蚀性能的方法,通过对钢筋通以阴极电流,可以提升其自腐蚀电位,提升抗腐蚀性能;在无机盐溶液中电沉积后表面会形成无机盐保护层,进一步提升钢筋抗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反应沉积的无机盐与钢筋基体粘结强度大,并且无机盐表层粗糙可以相对提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无机盐溶液以水为溶剂无污染且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该处理方法简便高效,可在一般工程条件下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2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7352.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结风积沙陶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免烧结风积沙陶砂,利用风积沙粉与工业废渣的碱活性制备免烧结风积沙陶砂,免烧结风积沙陶砂与风积沙复配使用,在解决风积沙级配不合理的同时可减少使用河砂与机制砂带来的环境问题;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因烧制产生CO2排放,产品的性能易调节,方便实现功能化;本发明以风积沙粉作为免烧结陶砂填充物与胶结物,以细粒径风积沙(0.08~0.3mm)为免烧结风积沙陶砂提供骨架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免烧结风积沙陶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积沙的新型资源化利用途径,为风积沙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31709.8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强超高强碱激发煤矸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碱激发胶凝材料技术领域,混凝土由煅烧煤矸石细骨料或者煅烧煤矸石复合细骨料、矿渣、煅烧煤矸石粉、激发剂和钢纤维制成,本发明的早强超高强碱激发煤矸石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高、早期强度高、煤矸石骨料‑基体界面结合好、混凝土基体密实,有利于实现煤矸石高质化、资源化利用。煤矸石细骨料中碳粉的燃烧可充分释放热能,同发电和供暖系统形成产业链,促进煤矸石无害化、零污染利用,全面提升煤矸石利用率和附加值,解决了煤矸石处理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然砂石骨料短缺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水泥基煤矸石砂浆及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1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74625.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80 , C04B11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光催化白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为:白水泥14份‑31份、石灰石粉2.1‑23份、白硅灰2‑11份、偏高岭土2‑11份、钢纤维3‑14.6份、聚羧酸减水剂0.05‑0.15份、纳米TiO20.4‑6.3份,河沙33‑50份;余量为水,且水胶比为0.15‑0.2。本发明制造的环保型石英矿尾泥白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65Mpa,抗折强度≥35MPa,白度≥67,光催化降解率≥15%,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装饰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同时采用来自冶炼硅铁或硅钢时产生的粉尘‑硅灰、采用破碎石灰石产生的的粉尘‑石灰石粉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对环保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