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95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98074.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减量浓缩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固定板、捕食生物附着板、附着板驱动机构;捕食生物附着板设置于池体内且内部接种有用于捕食污泥的微型生物,污泥经过所述捕食生物附着板流至下方池体内,附着板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捕食生物附着板在池体内沉淀的污泥与清水的界面之间升降。本发明将污泥浓缩池与污泥生物捕食技术结合,构建一种污泥减量浓缩一体化装置,在一体化装置中投加颤蚓科蠕虫,其栖息于污泥中,经过生物捕食降低污泥浓度,实现污泥减量化;同时利用颤蚓科蠕虫排泄物的无机生物扰动行为,改善了污泥沉降性能,使污泥更易沉降浓缩,减少污泥停留时间,提高污泥脱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44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38521.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PC: C02F11/06 , C02F11/02 ,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剩余污泥水解酸化预处理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采用一种强化传质效能的超重力场一体化装置,用于固液相接触的旋转传质与反应,污泥通过滤网后与亚铁‑过硫酸盐在管道中混合后经中空转轴出孔,在离心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与反应器壳体内壁的凹凸附着板碰撞后均匀分布在反应器中,由于离心力和凹凸板碰撞剪切作用,耦合亚铁‑过硫酸盐氧化作用,形成机械、水力、化学的综合作用,微生物细胞破壁和溶胞,胞内物质溶出,实现剩余污泥的碳源释放。本发明可降低反应器运行的动能消耗,还可解决传统反应器内传质不均匀问题,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运行特点,在污泥水解酸化预处理中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26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1069495.2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硫废矿溶淋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下向流均匀进水和价格低廉的化学中和剂等,利用曝气装置,驱走反应产生的CO2,防止产生的硫酸钙在石灰石表面包裹。反应后泥水经斜板沉淀池沉淀后,实现泥水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在酸碱中和的同时,对废水中铁、铜有较好的去除性能,对锰也有一定的去除性能,为后续处理提供较优的pH条件、降低铁铜锰的污染负荷和后续处理设备的腐蚀和损坏;同时,采用曝气促进水流扰动,减少石灰石进一步与废水反应钝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4827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06022.X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步进水多级AO串联高效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该方法是将缺氧-好氧两个反应池作为一级,共串联两级或三级的方式,每一级的好氧池回流硝化液到本级的缺氧池,采用气升方式回流,且各级回流比逐级减少,原污水分步进水到各级缺氧池,且分配的流量也逐级减少。与现有AN/O脱氮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流程较简单,能耗较低,具有较高的总氮去除率,适用于对碳源充足的污水进行处理,且对总氮去除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5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598074.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减量浓缩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固定板、捕食生物附着板、附着板驱动机构;捕食生物附着板设置于池体内且内部接种有用于捕食污泥的微型生物,污泥经过所述捕食生物附着板流至下方池体内,附着板驱动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捕食生物附着板在池体内沉淀的污泥与清水的界面之间升降。本发明将污泥浓缩池与污泥生物捕食技术结合,构建一种污泥减量浓缩一体化装置,在一体化装置中投加颤蚓科蠕虫,其栖息于污泥中,经过生物捕食降低污泥浓度,实现污泥减量化;同时利用颤蚓科蠕虫排泄物的无机生物扰动行为,改善了污泥沉降性能,使污泥更易沉降浓缩,减少污泥停留时间,提高污泥脱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24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232875.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O‑ANAMMOX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按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功能池、第一好氧池、厌氧池、第二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输出端与多功能池连接,所述多功能池的出泥端与厌氧池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和厌氧池中设置有填料;所述多功能池用于初步去除废水中的磷并将污泥和污水分离,所述污水于第一好氧池好氧处理后与所述污泥在厌氧池汇流并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再于二次好氧池二次除磷后排出至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所得污泥回流至多功能池。本发明总体上工艺以ANAMMOX法为主,集厌氧与好氧一体化,且属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脱氮率高,运行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524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32875.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O‑ANAMMOX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按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多功能池、第一好氧池、厌氧池、第二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输出端与多功能池连接,所述多功能池的出泥端与厌氧池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和厌氧池中设置有填料;所述多功能池用于初步去除废水中的磷并将污泥和污水分离,所述污水于第一好氧池好氧处理后与所述污泥在厌氧池汇流并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再于二次好氧池二次除磷后排出至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所得污泥回流至多功能池。本发明总体上工艺以ANAMMOX法为主,集厌氧与好氧一体化,且属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脱氮率高,运行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29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129462.5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建筑大学
IPC: B01J23/755 , C02F1/70 , B01D53/18 , C02F10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其采用一种强化传质效能的超重力场磁性焦粉催化臭氧氧化旋转填料反应器一体化装置,用于气液相接触的旋转传质与反应,废水经中空转轴出水后,在离心叶轮上的离心力作用下,与反应器壳体内壁碰撞后均匀分布在反应器中,臭氧由微纳米曝气头进入反应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在废水中存在时间长,大大提高废水中臭氧浓度,基于装置内气液湍流、离心力及磁性焦粉的氧化、吸附作用,增大了臭氧、废水及磁性焦粉间的传质,传质系数提高。本发明可降低反应器运行的动能消耗,还可解决传统反应器内传质不均匀问题,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运行特点,且易于操作、可控性强,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2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69495.2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硫废矿溶淋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下向流均匀进水和价格低廉的化学中和剂等,利用曝气装置,驱走反应产生的CO2,防止产生的硫酸钙在石灰石表面包裹。反应后泥水经斜板沉淀池沉淀后,实现泥水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在酸碱中和的同时,对废水中铁、铜有较好的去除性能,对锰也有一定的去除性能,为后续处理提供较优的pH条件、降低铁铜锰的污染负荷和后续处理设备的腐蚀和损坏;同时,采用曝气促进水流扰动,减少石灰石进一步与废水反应钝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558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9783.X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采用推流式缺氧池的低碳源城镇污水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属于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工艺的集成。该方法是针对传统基于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的重要改进,将缺氧池改造为推流式反应池,并且分隔为三~四段,在缺氧反应器内投加弹性填料以维持高的污泥浓度,且缺氧池采用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缺氧池实际上是将三~四个完全混合反应器串联构成的推流反应方式。本方法适用于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改进(脱氮原理是基于缺氧反硝化-好氧硝化联用),对污水碳氮比的需求可以低至3.0~3.2而能够维持传统工艺的脱氮速率,且脱氮率略有提高。本方法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仅需对缺氧池进行改造,适用于现有工艺的升级改造。本方法曝气能耗降低,节省乃至取消了补充碳源,故运行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