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单元安装误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1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4516.3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单元安装误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钢结构信息模型文件;S2、创建族文件偏移参数;S3、创建偏移参数统计明细表;S4、在参数统计明细表中填入测量计算后的数值;S5、钢结构按照偏移参数进行相对移动。该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单元安装误差控制方法,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方案,完成了Revit中钢结构单元安装误差控制,较为便捷的解决钢结构单元安装误差控制的问题,通过梳理钢结构单元安装的信息要素,在Revit中予以参数化,树立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钢结构单元安装误差控制的应用场景。

    基于Revit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对停车位编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60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521286.3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evit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对停车位编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参数化、标准化停车位族文件;S2、启动基于Revit二次开发技术进行开发的插件程序‑停车位编号工具;S3、用户点击“选取族”按钮,弹出窗口后在视图中选择存在的停车位族,并点击完成,实现停车族的选取;S4、插件程序会将当前视图停车位的编号信息显示在窗口中,以便于创建编号之前的预览与检查。本发明使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完成了Revit中停车位族参数的获取以及停车位编号的重置以及创建,较为便捷的停车位编号应用的问题,通过软件对Revit的交互功能进行优化与改良,提高了停车位编号的快速灵活的配置。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与剪力墙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97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32766.7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柱与剪力墙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剪力墙、型钢柱以及型钢柱外的外包混凝土,所述外包混凝土的迎水侧外延浇筑有型钢混凝土柱外扩墙,该型钢混凝土柱外扩墙内预埋有第二止水钢板,且第二止水钢板与埋设于剪力墙内的第一止水钢板焊接成一个整体,型钢混凝土柱外扩墙的顶部浇筑有上层剪力墙。该型钢混凝土柱与剪力墙施工缝的防水结构,施工方便快捷,连接可靠,其施工方法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良好,有效地解决了型钢混凝土柱与地下室外墙、消防水池侧墙交接处防水施工难度大的问题,适用于地下室内型钢混凝土柱与剪力墙连接处施工缝的防水施工,是一种经济性优越的防水施工方法。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56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48600.0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包括信息输入模块、模型建立模块、信息控制模块、预警报警模块和巡视监视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模块的输出端、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出端、预警报警模块的输出端和巡视监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信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通过对建筑施工地进入人员数量计数和安全帽拿取数量计数,可以实现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进行监控预警,便于人员养成佩戴安全帽的习惯,从而通过安全帽对人员进行更好的保护防护,通过根据塔吊和车辆情况进行区域划分,可以缩小预警报警区域,进而便于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对中、高风险区域的预警报警能力。

    基于BIM技术进行室外管网及检查井搭建与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09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571082.X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技术进行室外管网及检查井搭建与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Revit软件中,根据预设标高建立管道与检查井模型;S2、用户点击“管线调整”按钮,选择管道坡度,输入管道起点高程,点选管道的高程较高点,发明自动调整管线的高程与坡度;S3、用户点击:“管底标高”按钮,点击需要查询的管线,弹出窗口显示管道的管径与管底标高。本发明通过Revit二次开发技术,完成了BIM管道与检查井模型的自动识别与调整,较为便捷地解决了大量管道放坡与标高调整的问题。并根据所选中检查井的连接管道,自动调整检查井的深度,极大的提高了室外管网的模型创建效率,使用方便,修改快捷。

    基于BIM技术进行室外管网及检查井搭建与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0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71082.X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技术进行室外管网及检查井搭建与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Revit软件中,根据预设标高建立管道与检查井模型;S2、用户点击“管线调整”按钮,选择管道坡度,输入管道起点高程,点选管道的高程较高点,发明自动调整管线的高程与坡度;S3、用户点击:“管底标高”按钮,点击需要查询的管线,弹出窗口显示管道的管径与管底标高。本发明通过Revit二次开发技术,完成了BIM管道与检查井模型的自动识别与调整,较为便捷地解决了大量管道放坡与标高调整的问题。并根据所选中检查井的连接管道,自动调整检查井的深度,极大的提高了室外管网的模型创建效率,使用方便,修改快捷。

    基于Revit软件的创建BIM模型过滤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3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21287.8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evit软件的创建BIM模型过滤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标准化视图过滤器配置库,参照项目或者企业中视图应用要求,编制视图过滤XML配置文件;S2、启动基于Revit二次开发技术进行开发的插件程序-视图过滤器配置库工具;S3、用户点击“导入XML”按钮,弹出窗口后选择XML格式配置文件,程序会自动解析XML文件并在程序中呈现。本发明通过使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与XML解析技术,完成了XML配置文件解析以及BIM模型视图过滤器自动创建,较为便捷的解决了现有视图过滤器应用的问题。通过软件对Revit自带交互功能进行优化与改良,提高了视图过滤器的快速灵活的配置。

    基于Revit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对停车位编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6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21286.3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evit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对停车位编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参数化、标准化停车位族文件;S2、启动基于Revit二次开发技术进行开发的插件程序-停车位编号工具;S3、用户点击“选取族”按钮,弹出窗口后在视图中选择存在的停车位族,并点击完成,实现停车族的选取;S4、插件程序会将当前视图停车位的编号信息显示在窗口中,以便于创建编号之前的预览与检查。本发明使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完成了Revit中停车位族参数的获取以及停车位编号的重置以及创建,较为便捷的停车位编号应用的问题,通过软件对Revit的交互功能进行优化与改良,提高了停车位编号的快速灵活的配置。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式墙板拼缝防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082766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769307.8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式墙板拼缝防水结构,涉及装配式钢结构技术领域,第一外墙和第二外墙之间形成拼缝,钢梁设于拼缝顶部,其特征在于:拼缝呈企口型结构,其外端和内端各竖直设一个PE棒,并分别于两个PE棒的外侧和内侧设用于封堵的耐候胶层;填充材料设于拼缝内中部,与两个PE棒之间形成空气缝;排水管固设于外侧的PE棒和耐候胶层下方,将拼缝底部与墙板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采用企口型拼缝,拼缝最外层为耐候胶层,构成第一层防水结构,将大量雨水阻隔在拼缝外部,形成较好的防水效果;填充材料和PE棒之间留设空气缝,空气缝可以将少量进入拼缝内的雨水向外排除,并起到平衡拼缝内外气压的作用。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施工塔吊抱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708746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3035731.9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高层住宅施工塔吊抱箍装置,包括L型方管、对接板、连接耳板和螺栓,所述L型方管采用两个,所述对接板设于L型方管的两端,两个L型方管卡于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对角,且两个L型方管的端部的对接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L型方管上设有连接耳板。本申请不同于混凝土结构施工用塔吊的附墙件需要预埋,预埋工作需要提前设计、提前进场施工,且预埋作业质量不好控制,本申请不需要提前预埋,抱箍与附墙件同步安装,减少了工作量,增强了附墙件施工质量,同时本申请可拆卸循环使用,施工适应性强。不同于预埋类后期破除量大、成本高。本实用新型为装配式钢结构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