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5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8929.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33/68 , B22F9/24 , B22F1/18 , G01N33/543 , G01N33/531 ,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26 , G01N21/76 , C08G83/00 , B82Y1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p‑Tau‑181蛋白的电致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玻碳电极抛光,依次用水和乙醇超声清洗,吹干,得干燥后的玻碳电极;将PCN‑222@CeO2@Ag NPs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得PCN‑222@CeO2@Ag NPs分散液;在干燥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滴加PCN‑222@CeO2@Ag NPs分散液,干燥后再滴加壳聚糖溶液,再次干燥后滴加戊二醛,再干燥,孵育,冲洗,吹干,得PCN‑222@CeO2@Ag NPs一次修饰电极;将PCN‑222@CeO2@Ag NPs一次修饰电极表面滴加抗体Ab1后进行孵育,接着滴加BSA溶液后再进行孵育,最后进行洗涤,得到PCN‑222@CeO2@Ag NPs二次修饰电极;将p‑tau‑181蛋白滴入PCN‑222@CeO2@Ag NPs二次修饰电极上,孵育后再滴加CuS@PDA‑Ab2,再次孵育,洗涤,即得电致化学生物传感器。本发明实现了对p‑Tau‑181蛋白的检测,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93181.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miR‑139b的电致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玻碳电极抛光后依次用水和乙醇超声清洗,然后吹干,备用;(2)将Mxene@Cu NCs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分散液;(3)在步骤(1)中干燥后的玻碳电极表面均匀滴加分散液,干燥后再滴加壳聚糖溶液,干燥后最后滴加Au NPs,放置过夜,得一次修饰电极;(4)在所得一次修饰电极表面滴加发夹结构1后进行孵育;接着,滴加MCH溶液后再进行孵育,最后进行洗涤,得二次修饰电极;(5)将miR‑193b滴入二次修饰电极上,孵育后再滴加发夹结构2,孵育后接着滴加链霉亲和素,孵育后即可。本发明通过制备得到的传感器实现了对miR‑193b的检测,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92875.4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Aβ1‑42蛋白的电致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电致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在GCE玻碳电极的表面CsPbBr3/TDPANCs的分散液,然后滴加壳聚糖,再通过化学键将Aβ1‑42蛋白的抗体Ab1孵育到电极上,所述Ab1可与目标物发生特异性识别反应。本发明所制备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以CsPbBr3/TDPANCs和Au@SiO2NPs之间发生能量共振转移,使得电致化学发光信号被猝灭,从而构成三明治形的“on‑off”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