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787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120235.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S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InSAR监测数据的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下地形反演方法,首先获取研究区沉陷前和沉陷后的SAR影像及沉陷区沉陷前的DEM数据,采用D‑InSAR技术,得到沉陷后地表下沉信息;再根据地表下沉信息和工作面角点坐标、采厚、倾斜角等参数,求解出该工作面的概率积分法参数;最后采用基于概率积分法模型,反演出沉陷区水下地形的动态变化及停采后水下地形最终形态。本发明方法中InSAR数据获取成本低,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下沉数据精度高、数据量大,参数反演基于半实测数据,参数反演结果适用于研究区,可以反演出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积水区域水下地形,指导沉陷区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为沉陷区地表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20235.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S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InSAR监测数据的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下地形反演方法,首先获取研究区沉陷前和沉陷后的SAR影像及沉陷区沉陷前的DEM数据,采用D-InSAR技术,得到沉陷后地表下沉信息;再根据地表下沉信息和工作面角点坐标、采厚、倾斜角等参数,求解出该工作面的概率积分法参数;最后采用基于概率积分法模型,反演出沉陷区水下地形的动态变化及停采后水下地形最终形态。本发明方法中InSAR数据获取成本低,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下沉数据精度高、数据量大,参数反演基于半实测数据,参数反演结果适用于研究区,可以反演出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积水区域水下地形,指导沉陷区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为沉陷区地表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提供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