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14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69537.2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高比表面积茶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属于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领域。本发明采用碳酸氢钾作为改性剂。首先对茶渣进行热水洗涤、烘干、粉碎,其次将茶渣进行水热处理,水热处理后将茶渣水热炭固体烘干,接下来将水热炭和碳酸氢钾浸渍混合均匀,烘干后放入到管式马弗炉中进行热解,热解后对炭化产物进行酸洗、水洗、烘干、球磨后得到茶渣生物炭,制得的茶渣生物炭有着发达的孔隙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1278~1405 m2/g,孔体积0.6734~0.8067 cm3/g。茶渣生物炭对水体中的四环素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量可达429~478 mg/g。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502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0906183.7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277/3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生物硫醇检测的ESIPT型荧光探针,为2‑(4‑(2,4‑二硝基苯基磺酰氧基)‑3‑甲酰基苯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其中2,4‑二硝基苯磺酰基作为识别基团,2‑(3‑甲酰基‑4‑羟基苯基)‑4‑甲基噻唑‑2‑甲酸乙酯为信息报告基团。ESIPT型荧光探针制备方法简单,可简单迅速进入细胞中并与细胞内生物硫醇特异性结合,使其有明显的荧光增强效应,可肉眼分辨,其对常见生物分子的抗干扰能力很强,具有十分高效的选择性,可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ESIPT荧光探针稳定性好,能够长期保存使用,适用于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可实现对细胞内微量生物硫醇高灵敏度的检测,并且能够应用于细胞和活体成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504470.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3/22 , B01J31/02 , B01J31/36 , B01J35/00 , C02F1/30 , C02F101/3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响应的改性钒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操作步骤如下:(1)将氯化钠(NaCl)溶解于纯水、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和苯乙酮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改性剂混合溶液;(2)将钒酸铋(BiVO4)加入到氯化钠混合溶液中,超声反应,室温下沉淀,得到沉淀物质;(3)将沉淀物质用水和乙醇分别充分洗涤,干燥,研磨,并过筛,得到改性钒酸铋光催化剂材料。改性钒酸铋光催化剂材料为黄色粉末状,零点电荷10.16 mV,带隙能为2.51 eV;比表面积为6.5842 m²/g。本发明复合光催化材料用于降解废水中磺胺二甲嘧啶,浓度1.0 g/L的改性钒酸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太阳光照射50 min内对水中磺胺二甲嘧啶(5 mg/L)的降解率可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3851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09417.2
申请日:2021-07-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3/75 , C02F1/7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钴改性水合氧化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FeCl3·6H2O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用NaOH溶液将pH值调至7.0,形成的悬浮液连续搅拌1小时,陈化24小时;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得水合氧化铁;将水合氧化铁放入六水合氯化钴水溶液中,超声30min,调节pH到7.0,然后超声分散20min,室温下沉淀12h;清洗、冷冻干燥、研磨、过筛获得氧化剂。本发明获得的催化剂,可高效催化过一硫酸钾降解水中四环素。在实验中发现钴改性水合氧化铁材料中CoOOH@HFO‑0.1最具有使用价值,在四环素浓度为40mg/L,固液比为0.2g/L,过一硫酸钾浓度为80mg/L,pH=9时四环素在10min的降解率达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0570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1392577.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A61B5/0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2‑(咪唑并[1,2‑a]吡啶‑2‑基)苯基丙烯酸酯的荧光化合物,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半胱氨酸;可以选择性的与半胱氨酸作用,该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中并与胞内半胱氨酸迅速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半胱氨酸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稳定,可长期保存;不仅可对胞内半胱氨酸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半胱氨酸,并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337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27328.X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硒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农药技术领域。所述介孔硒纳米农药为黑色的纳米颗粒状,纳米颗粒的有效粒径为150‑200 nm,载药率为47.49±2%,包封率为91.71±4%;用于植物真菌类病害。制备方法:以介孔纳米硒为载体,吡噻菌胺杀菌剂为负载药物,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封端剂。本发明通过偶联羟丙基纤维素,将真菌代谢产生的草酸和植物细胞壁降解酶为纳米载体响应开关,在内外环境作用下控释活性成分吡噻菌胺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具体表现为在pH=3、5和含有纤维素酶96 h后,吡噻菌胺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2.32%、68.53%和79.5%,实现了真菌侵染过程中按需释放活性成分,提升了对有害病菌的抑制率。本发明为功能化纳米硒在治疗植物真菌类病害方面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88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3300.4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水体中四环素的小麦秸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属于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领域。制备操作步骤包括:预处理:小麦秸秆清洗、干燥、破碎;初步炭化:在管式马弗炉中对预处理物进行第一次固体热解;二次炭化:在管式马弗炉中进行第二次固体热解;洗涤处理:用盐酸溶液洗涤、烘干、球磨、过筛;改进在于:在初步炭化和二次炭化之间增设浸渍处理步骤,具体操作是将3~5克初步炭化生物炭、12~20克氢氧化钾和200 mL质量分数为5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充分混合,磁力搅拌,干燥,得到混合物。本发明制得小麦秸秆改性生物炭的比表面积为1524 m2/g、孔体积为0.48 cm3/g;一方面使农林废弃物小麦秸秆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又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06183.7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277/3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生物硫醇检测的ESIPT型荧光探针,为2-(4-(2,4-二硝基苯基磺酰氧基)-3-甲酰基苯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其中2,4-二硝基苯磺酰基作为识别基团,2-(3-甲酰基-4-羟基苯基)-4-甲基噻唑-2-甲酸乙酯为信息报告基团。ESIPT型荧光探针制备方法简单,可简单迅速进入细胞中并与细胞内生物硫醇特异性结合,使其有明显的荧光增强效应,可肉眼分辨,其对常见生物分子的抗干扰能力很强,具有十分高效的选择性,可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ESIPT荧光探针稳定性好,能够长期保存使用,适用于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可实现对细胞内微量生物硫醇高灵敏度的检测,并且能够应用于细胞和活体成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573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623709.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曲霉TL‑F3强化黑麦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其是将黄曲霉TL‑F3联合黑麦草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本发明首次发现黄曲霉TL‑F3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黄曲霉TL‑F3在Pb(II)、Zn(II)、Cu(II)和Cd(II)浓度分别为50、200、300和5mg/L仍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接种黄曲霉TL‑F3显著促进了黑麦草生长,提高了黑麦草对Pb(II)、Zn(II)、Cu(II)和Cd(II)的富集效率,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本发明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37008.X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水合氧化铁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物料配比,包括以下步骤:将0.2~1g的壳聚糖溶于质量浓度为4%的乙酸水溶液100mL中,然后分别加入10g的六水合氯化铁,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个小时,直到混合物完全溶解;向混合物中加入0.1mol/L的NaOH,调节pH为7;然后放在室温中陈化24小时后,离心收集沉淀颗粒,然后用超纯水洗涤数次去除残留的离子;最后,将沉淀颗粒冻干,在玛瑙研钵中研磨通过200目筛,将所得的沉淀颗粒收集并保存在棕色玻璃瓶。本发明用壳聚糖改性水合氧化铁,以提高其吸附能力,有利于污染物去除全氟辛烷磺酸(PFOS)。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