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88846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64507.5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包括:外框体;载体;预压致动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在预压致动组件未被通电的状态下,第二支撑部在具有预压致动组件的该外框体侧壁上的投影至摩擦头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部在具有预压致动组件的该外框体侧壁上的投影至摩擦头的距离。本发明采用侧面驱动的驱动方案,以解决现有潜望摄像模组的镜头规格尺寸因技术迭代增大所造成的驱动问题,同时第一支撑部与预压致动组件被设置于载体的同一侧,第二支撑部被设置于载体的另一侧,且在未通电状态下,预压致动组件的摩擦头在垂直于载体底面的方向上更接近位于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保证预压致动组件的驱动效果,实现载体的长行程移动。

    侧置驱动的潜望摄像模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1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71401.8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侧置驱动的潜望摄像模组,包括:外框体;载体;预压致动组件,被设置于载体的侧部,并对载体施加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预压力,以用于驱动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支撑组件;以及磁吸组件,相对设置于外框体和载体上且沿平行于光轴方向延伸,并对载体施加垂直于预压力方向的磁吸力。本发明采用侧面驱动的驱动方案,解决了现有潜望摄像模组的镜头规格尺寸因技术迭代增大所造成的驱动问题,并解决其驱动方案产生的镜片移动过程受力不均的偏移问题,同时防止潜望摄像模组高度增加,避免预压力和磁吸力叠加所产生的驱动负担加重,提升驱动效果,提高潜望摄像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8884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64507.5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包括:外框体;载体;预压致动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在预压致动组件未被通电的状态下,第二支撑部在具有预压致动组件的该外框体侧壁上的投影至摩擦头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部在具有预压致动组件的该外框体侧壁上的投影至摩擦头的距离。本发明采用侧面驱动的驱动方案,以解决现有潜望摄像模组的镜头规格尺寸因技术迭代增大所造成的驱动问题,同时第一支撑部与预压致动组件被设置于载体的同一侧,第二支撑部被设置于载体的另一侧,且在未通电状态下,预压致动组件的摩擦头在垂直于载体底面的方向上更接近位于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保证预压致动组件的驱动效果,实现载体的长行程移动。

    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8884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64498.X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包括:外框体;载体;预压致动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分别被设置于载体的相对两侧,第一支撑部被设置于与预压致动组件接触的载体的一侧,且第一支撑部被紧配于外框体与载体之间,第二支撑部被设置于不与预压致动组件接触的载体的另一侧且被松配于外框体与载体之间。本发明采用侧面驱动的驱动方案,以解决现有潜望摄像模组因技术迭代所造成的驱动问题,并解决其驱动方案产生的镜片载体偏移问题,另外,紧配的第一支撑部与预压致动组件被设置于载体的同一侧,避免载体倾覆,松配的第二支撑部被设置于载体的另一侧,能够将倾覆的载体扶正。

    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88846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64498.X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电致动器及其潜望摄像模组,包括:外框体;载体;预压致动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其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分别被设置于载体的相对两侧,第一支撑部被设置于与预压致动组件接触的载体的一侧,且第一支撑部被紧配于外框体与载体之间,第二支撑部被设置于不与预压致动组件接触的载体的另一侧且被松配于外框体与载体之间。本发明采用侧面驱动的驱动方案,以解决现有潜望摄像模组因技术迭代所造成的驱动问题,并解决其驱动方案产生的镜片载体偏移问题,另外,紧配的第一支撑部与预压致动组件被设置于载体的同一侧,避免载体倾覆,松配的第二支撑部被设置于载体的另一侧,能够将倾覆的载体扶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