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鲳幼鱼的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6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75771.7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鲳幼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规格分类:对养殖系统里的银鲳幼鱼饥饿处理24h之后,用消毒过的捞网捞取并称量体重,将10-15g的银鲳幼鱼放入消毒过的养殖桶中用于实验;(2)暂养:将分类后的银鲳幼鱼暂养10-14d以恢复体质;(3)将银鲳幼鱼饥饿24小时,然后排水,加入用海水配置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待银鲳幼鱼深度麻醉后,继续药浴0-10min,加海水至步骤(1)中的原始海水体积。本发明能够缓解银鲳幼鱼在常规操作中的强烈应激反应,从而提高了银鲳幼鱼成活率,使得银鲳幼鱼在养殖过程中的换水、分池和捕捞等操作顺利进行,并且减少了鱼体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降低了鱼的死亡风险,有利于人工养殖育苗工作的开展。

    一种鲫鱼的咸淡水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91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4803.5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2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鲫鱼肉质品质的咸淡水养殖方法,是首先将待驯化的鲫鱼在淡水中暂养,然后对鲫鱼进行咸淡水驯化;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首先将待驯化的鲫鱼放入盐度为0.3‑1‰的咸淡水中养殖2‑3天;第二步,每天将咸淡水的盐度升高0.3‑0.4‰,在盐度达到2.6‑3‰后,保持盐度不变驯化养殖2‑4天;第三步,每天将咸淡水的盐度升高0.3‑0.4‰,逐渐提高到8.6‑9.0‰后,保持盐度不变驯化养殖2‑4天;第四步,将盐度每天升高0.3‑0.4‰,逐步将盐度达到14.6‑15.0‰后进行养殖,完成驯化。本发明的养殖方法能够显著改善鲫鱼肉质品质,在短时间内实现鲫鱼品质的改良,使其达到“野生级”鲫鱼品质。而且这种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商品的价值,可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菌株及灭活疫苗

    公开(公告)号:CN10988076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205777.4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患有美人鱼发光杆菌病的银鲳肠道中分离得到致病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并于2018年12月07日保藏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907。本发明制备的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简单、产量稳定,成本低,可大量获得具有较高免疫效果的灭活疫苗。使用该方法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70%,该疫苗为纯生物制剂,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方法可从根本上遏制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大规模制备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疫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菌株及灭活疫苗

    公开(公告)号:CN109880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05777.4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患有美人鱼发光杆菌病的银鲳肠道中分离得到致病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并于2018年12月07日保藏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907。本发明制备的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简单、产量稳定,成本低,可大量获得具有较高免疫效果的灭活疫苗。使用该方法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70%,该疫苗为纯生物制剂,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方法可从根本上遏制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大规模制备银鲳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疫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0195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68010.9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损伤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卵管、排水管、出水管、导管、集卵桶、水泵和回流管,集卵管放置于产卵池中,鱼卵依次流经集卵管、排水管、出水管、导管后进入到集卵桶中,集卵通中随着鱼卵而来的水体依次流进水泵、回流管后返回至产卵池中。本发明的银鲳鱼卵收集循环装置,制作简单、易操作,不仅减少了鱼卵收集过程中拖网对亲鱼的擦伤以及对鱼卵的损伤,提升了鱼卵的品质,从而提高了受精卵数量和孵化率;同时,降低了人工繁殖过程中的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