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61409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510008731.1

    申请日:2005-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镜筒,可防止在掉落时凸轮从动件从凸轮槽中脱落。其在第二固定框的内周部上配置有用于保持第三组透镜且可自由进退的第三组框。该第三组框由两根引导轴支撑且可自由进退,并且在外周部上具有一个凸轮从动件。当该透镜镜筒在光轴方向上掉落时,冲击力作用于凸轮槽与凸轮从动件之间,引导轴发生弯曲,且凸轮从动件欲从凸轮槽中脱落。但在本发明的透镜镜筒中,由于在第三组框的凸轮从动件相反方的位置上,配置有与第二固定框的内周面保持间隙的凸部,因此通过使凸部抵接上述内周面而限制了引导轴的弯曲,因而可防止凸轮从动件从凸轮槽中脱落。

    干涉条纹投影光学系统和形状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8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9242.7

    申请日:2015-05-18

    Inventor: 松本浩司

    Abstract: 具有:干涉条纹生成光学系统(11),其生成干涉条纹;以及放大光学系统(21),其将干涉条纹放大而投影到物体表面(70)上,放大光学系统(21)由形成干涉条纹的光束所入射的一侧的入射侧透镜组(22)和射出光束而朝向物体表面投影干涉条纹的一侧的射出侧透镜组(23)构成,在设入射侧透镜组(22)的焦距为f1,射出侧透镜组(23)的焦距为f2时,f1/f2>3,入射侧透镜组(22)和射出侧透镜组(23)分别具有正屈光力,在设从入射侧透镜组(22)的射出侧主点到射出侧透镜组(23)的入射侧主点的距离为xd时,满足xd/(f1+f2)<2。

    透镜镜筒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2084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510008731.1

    申请日:2005-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镜筒,可防止在掉落时凸轮从动件从凸轮槽中脱落。其在第二固定框的内周部上配置有用于保持第三组透镜且可自由进退的第三组框。该第三组框由两根引导轴支撑且可自由进退,并且在外周部上具有一个凸轮从动件。当该透镜镜筒在光轴方向上掉落时,冲击力作用于凸轮槽与凸轮从动件之间,引导轴发生弯曲,且凸轮从动件欲从凸轮槽中脱落。但在本发明的透镜镜筒中,由于在第三组框的凸轮从动件相反方的位置上,配置有与第二固定框的内周面保持间隙的凸部,因此通过使凸部抵接上述内周面而限制了引导轴的弯曲,因而可防止凸轮从动件从凸轮槽中脱落。

    干涉条纹投影光学系统和形状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8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580079242.7

    申请日:2015-05-18

    Inventor: 松本浩司

    Abstract: 具有:干涉条纹生成光学系统(11),其生成干涉条纹;以及放大光学系统(21),其将干涉条纹放大而投影到物体表面(70)上,放大光学系统(21)由形成干涉条纹的光束所入射的一侧的入射侧透镜组(22)和射出光束而朝向物体表面投影干涉条纹的一侧的射出侧透镜组(23)构成,在设入射侧透镜组(22)的焦距为f1,射出侧透镜组(23)的焦距为f2时,f1/f2>3,入射侧透镜组(22)和射出侧透镜组(23)分别具有正屈光力,在设从入射侧透镜组(22)的射出侧主点到射出侧透镜组(23)的入射侧主点的距离为xd时,满足xd/(f1+f2)<2。

    测量探头以及生物体光学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899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80067055.7

    申请日:2015-06-10

    Inventor: 松本浩司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判定前端面是否可靠地接触到生物体组织的测量探头以及生物体光学测量系统。测量探头(3)具备照明光纤(31)、接收照明光的返回光的第一受光光纤(32)、第二受光光纤(33)、第三受光光纤(34)以及通过接收照明光的返回光来检测棒状透镜(38)的前端面与生物体组织的接触的接触检测光纤(35),其中,接触检测光纤(35)配置于使得在照明光和返回光能够通过的棒状透镜(38)的前端面内接触检测光纤(35)的检测区域位于照明光纤(31)的照明区域的外侧的位置。

    内窥镜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36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880093936.X

    申请日:2018-06-05

    Inventor: 松本浩司

    Abstract: 内窥镜系统(1)具备:向被摄体照射具有在空间上非均匀的强度分布的照明光的照明部(4);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且分别取得由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的第1照明图像及第2照明图像的第1摄像部(61)及第2摄像部(62);根据第1照明图像来制作第1深层图像及第1表层图像且根据第2照明图像来制作第2深层图像及第2表层图像的分离处理部(71);以及基于第1表层图像及第2表层图像的像素值来合成第1深层图像和第2深层图像,由此制作合成深层图像的合成处理部(72)。

    内窥镜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36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80093936.X

    申请日:2018-06-05

    Inventor: 松本浩司

    Abstract: 内窥镜系统(1)具备:向被摄体照射具有在空间上非均匀的强度分布的照明光的照明部(4);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且分别取得由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的第1照明图像及第2照明图像的第1摄像部(61)及第2摄像部(62);根据第1照明图像来制作第1深层图像及第1表层图像且根据第2照明图像来制作第2深层图像及第2表层图像的分离处理部(71);以及基于第1表层图像及第2表层图像的像素值来合成第1深层图像和第2深层图像,由此制作合成深层图像的合成处理部(72)。

    测量探头以及生物体光学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899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7055.7

    申请日:2015-06-10

    Inventor: 松本浩司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判定前端面是否可靠地接触到生物体组织的测量探头以及生物体光学测量系统。测量探头(3)具备照明光纤(31)、接收照明光的返回光的第一受光光纤(32)、第二受光光纤(33)、第三受光光纤(34)以及通过接收照明光的返回光来检测棒状透镜(38)的前端面与生物体组织的接触的接触检测光纤(35),其中,接触检测光纤(35)配置于使得在照明光和返回光能够通过的棒状透镜(38)的前端面内接触检测光纤(35)的检测区域位于照明光纤(31)的照明区域的外侧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