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针器及其使用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674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80091366.0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持针器包括:挠性管部,其能够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中;硬质部;第一把持构件,其自硬质部的顶端延伸,具有沿着长度轴线延伸的槽部;第二把持构件,其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把持构件进行开闭动作的方式与硬质部连结;以及突起部,其向与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突出,第一把持构件的槽部具有:底面,其在第二把持构件相对于第一把持构件闭合时与第二把持构件的外周面的局部即把持面相面对;以及内壁面,其与底面交叉,在底面与槽部的缘之间延伸,第一把持构件具有:曲针按压部,其设于第一把持构件的槽部的缘,连同第二把持构件的外周面和突起部一起按压曲针;以及线按压部,其设于第一把持构件的槽部的底面,在该线按压部与把持面之间按压缝合线的局部,将缝合线的与局部的一端相连的部分移动自如地保持在形成于槽部的内壁面与第二把持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持针器及其使用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6748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80091366.0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持针器包括:挠性管部,其能够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中;硬质部;第一把持构件,其自硬质部的顶端延伸,具有沿着长度轴线延伸的槽部;第二把持构件,其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把持构件进行开闭动作的方式与硬质部连结;以及突起部,其向与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突出,第一把持构件的槽部具有:底面,其在第二把持构件相对于第一把持构件闭合时与第二把持构件的外周面的局部即把持面相面对;以及内壁面,其与底面交叉,在底面与槽部的缘之间延伸,第一把持构件具有:曲针按压部,其设于第一把持构件的槽部的缘,连同第二把持构件的外周面和突起部一起按压曲针;以及线按压部,其设于第一把持构件的槽部的底面,在该线按压部与把持面之间按压缝合线的局部,将缝合线的与局部的一端相连的部分移动自如地保持在形成于槽部的内壁面与第二把持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光学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9092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430285.6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设备。本发明的光学设备具有:壳体(10),其具有用于使光束穿过的开口(10a);第1窗部件(11),其使光束透射,覆盖开口;第2窗部件(12),其使光束透射,以与第1窗部件重叠的方式固定在第1窗部件上;以及密封部件(13),其由能够伸缩的材料构成,被设置成沿着第1窗部件或第2窗部件的外周缘在第1窗部件与第2窗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部。

    持针器
    4.
    发明公开
    持针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8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20744.4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持针器包括:挠性管部;硬质部,其设于挠性管部的顶端;第一把持构件,其自硬质部的顶端延伸;第二把持构件,其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把持构件进行开闭动作的方式与硬质部连结;以及突起部,其向与挠性管部的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突出,突起部具有承受面和卡挂面,该承受面设于突起部的外周面中的基端侧,该卡挂面与承受面相连,并相对于承受面倾斜。

    光学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909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0430285.6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设备。本发明的光学设备具有:壳体(10),其具有用于使光束穿过的开口(10a);第1窗部件(11),其使光束透射,覆盖开口;第2窗部件(12),其使光束透射,以与第1窗部件重叠的方式固定在第1窗部件上;以及密封部件(13),其由能够伸缩的材料构成,被设置成沿着第1窗部件或第2窗部件的外周缘在第1窗部件与第2窗部件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部。

    照明用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2187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099283.3

    申请日:2017-02-23

    Inventor: 松冈启 吉田仁

    Abstract: 提供一种照明用装置。本发明的照明用装置(10)具有导光部(11)和反射体(12),导光部(11)具有:光导入开口(21b),从具有向外部被摄体照射光的发光部(5)的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导入光;反射面(32),朝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O)反射从光导入开口导入的照明光;扩散部(33),用于向被摄体侧扩散由反射面反射的照明光作为扩散照明光,反射体(12)具有:开口部(10a),使摄像装置的摄像开口(4b)露出;反射部(23),设置于开口部周围,具有为了向被摄体侧反射从导光部导出的扩散照明光而形成为从开口部朝向被摄体侧扩大的反射面(35),在反射部的一部分上配设有扩散部,该反射体(12)具有在开口部和扩散部的边界以向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壁部(21c)。

    照明用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187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099283.3

    申请日:2017-02-23

    Inventor: 松冈启 吉田仁

    Abstract: 提供一种照明用装置。本发明的照明用装置(10)具有导光部(11)和反射体(12),导光部(11)具有:光导入开口(21b),从具有向外部被摄体照射光的发光部(5)的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导入光;反射面(32),朝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O)反射从光导入开口导入的照明光;扩散部(33),用于向被摄体侧扩散由反射面反射的照明光作为扩散照明光,反射体(12)具有:开口部(10a),使摄像装置的摄像开口(4b)露出;反射部(23),设置于开口部周围,具有为了向被摄体侧反射从导光部导出的扩散照明光而形成为从开口部朝向被摄体侧扩大的反射面(35),在反射部的一部分上配设有扩散部,该反射体(12)具有在开口部和扩散部的边界以向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壁部(21c)。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