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处理系统及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59798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580007132.X

    申请日:2015-03-02

    Abstract: 本内窥镜处理系统包括:内窥镜装置,其具有能够进行弯曲动作的筒状构件和用于使所述筒状构件弯曲的弯曲操作部;以及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向所述内窥镜装置的处理器具通道内插入,所述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插入部,其能够向体内插入;以及操作部,其配置于所述插入部的近位端,所述插入部具有:护套,其具有能够向所述处理器具通道内插入的外径;以及线刀,其用于切开生物体组织并配置于所述护套的顶端部,在所述护套内形成有具有能够供引导线贯穿的内径的管腔,所述护套具有在所述护套的远位端部分开口并与所述管腔相连通的出口部和在所述护套的近位端部分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入口部,所述操作部具有:端口,其与所述入口部相连通并形成有能够供所述引导线贯穿的通孔;以及卡定部,其在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处理器具通道内的状态下能够以所述端口的所述通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弯曲操作部侧的方式卡定于所述内窥镜装置。

    医疗用导管管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8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80008906.4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导管管件(20)具有:前端侧管(21),其是单腔管;以及基端侧管(22),其是单腔管,在前端侧管(21)的管腔(25)与基端侧管(22)的管腔(26)连通的状态下,前端侧管(21)与基端侧管(22)连接,在前端侧管(21)设置有开口到外部的引导线端口(27),所述基端侧管(22)的管腔(26)的内径比所述前端侧管(21)的管腔(25)的内径小。

    医疗用导管和医疗用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4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80008904.5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管具有:第二管(22),其具有供引导线通过的第一管腔(25)和形成在外周面并与第一管腔(25)连通的引导线端口(27);斜面部(25a),其从第一管腔(25)的内壁通过引导线端口(27)至外周面连续地设置;加强部(25b),其在第一管腔(25)内设置于斜面部的基端侧,加强部的高度为第一管腔(25)的内径的30%以上。

    医疗用导管和医疗用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4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8904.5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管具有:第二管(22),其具有供引导线通过的第一管腔(25)和形成在外周面并与第一管腔(25)连通的引导线端口(27);斜面部(25a),其从第一管腔(25)的内壁通过引导线端口(27)至外周面连续地设置;加强部(25b),其在第一管腔(25)内设置于斜面部的基端侧,加强部的高度为第一管腔(25)的内径的30%以上。

    内窥镜处理系统及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597989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132.X

    申请日:2015-03-02

    Abstract: 本内窥镜处理系统包括:内窥镜装置,其具有能够进行弯曲动作的筒状构件和用于使所述筒状构件弯曲的弯曲操作部;以及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向所述内窥镜装置的处理器具通道内插入,所述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插入部,其能够向体内插入;以及操作部,其配置于所述插入部的近位端,所述插入部具有:护套,其具有能够向所述处理器具通道内插入的外径;以及线刀,其用于切开生物体组织并配置于所述护套的顶端部,在所述护套内形成有具有能够供引导线贯穿的内径的管腔,所述护套具有在所述护套的远位端部分开口并与所述管腔相连通的出口部和在所述护套的近位端部分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入口部,所述操作部具有:端口,其与所述入口部相连通并形成有能够供所述引导线贯穿的通孔;以及卡定部,其在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处理器具通道内的状态下能够以所述端口的所述通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弯曲操作部侧的方式卡定于所述内窥镜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