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驱动式超声波马达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9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80105126.2

    申请日:2009-04-08

    Inventor: 坂本哲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6 H02N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稳定的按压力、与外部装置的关系的制约较少、小型的线性驱动式超声波马达。其至少具备:超声波振子,具有压电元件;被驱动部件,通过与超声波振子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该被驱动部件;按压部件,按压超声波振子以便在超声波振子与被驱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壳体部件,收容超声波振子和按压部件;以及基座部件,能够移动地支持被驱动部件;在按压部件的中央部与超声波振子抵接、且按压部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夹着中央部的2个端部与壳体部件抵接的状态下,壳体部件被组装到基座部件上。

    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738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4454.9

    申请日:2009-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6 H02N2/00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得到稳定的推压力、与外部装置的关系中的制约较少的小型的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至少具备具有压电元件的超声波振子、通过与超声波振子之间的摩擦力而被驱动的被驱动部件、推压超声波振子以使得在超声波振子与被驱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推压部件、形成有第1收容凹部、在其内部收容有超声波振子和推压部件的第1壳体部件、可移动地支承被驱动部件的导引机构、和形成有第2收容凹部、在其内部收容有滚动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

    内窥镜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198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1040.7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内窥镜装置具有:插入部,其具有挠性,在该插入部形成有通道;挠性管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第一弯曲部,其比所述挠性管部靠前端侧设置;第二弯曲部,其比所述第一弯曲部靠前端侧设置;观察部,其比所述插入部的所述第二弯曲部靠前端侧设置;第一驱动部,其通过对与所述第一弯曲部连接的第一操作线进行进退操作,使所述第一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第二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二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以及控制部,其进行如下的控制: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生成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向所述第一驱动部发送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驱动部发送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部根据来自所述控制部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解除对所述第一操作线的保持,所述第二驱动部根据来自所述控制部的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使所述第二弯曲部弯曲,使得所述观察部朝向处置对象。

    头部配戴型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7272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80023966.0

    申请日:2013-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6 G02B27/017

    Abstract: 在提高图像显示质量的同时,不损坏柔性管的柔软性,从而便于使用。头部配戴型显示装置具有:支架,其配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以及显示单元(21),其由该支架支承,并具有显示元件(23),支架具有:第1框体(10),其具有电子基板(12),该电子基板(12)至少包含驱动电路(12b),该驱动电路(12b)生成用于驱动显示单元(21)的显示元件(23)的驱动信号;第2框体(20),其对显示单元(21)进行了固定;以及具有柔软性的柔性支承部(30),其具有对驱动电路(12b)和显示元件(23)进行电连接的配线(32),并且对第1框体(10)和第2框体(20)进行连接。

    缝合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72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580077784.0

    申请日:2015-10-21

    Inventor: 坂本哲幸

    Abstract: 本发明的缝合器包括:长轴构件;操作部;把持部;缝合针;第一卡合构件,其使缝合针与第一把持构件相卡合;第二卡合构件,其使缝合针与第二把持构件相卡合;第一线状构件,其连接于第一卡合构件和操作部,该第一线状构件将第一卡合构件和卡合部之间切换为卡合状态或者非卡合状态;以及第二线状构件,其连接于第二卡合构件和操作部,该第二线状构件将第二卡合构件和卡合部之间切换为卡合状态或者非卡合状态,第一线状构件和第二线状构件在把持部和长轴构件的顶端之间与长轴构件的中心轴线交叉,贯穿于贯穿路径并连接于操作部。

    内窥镜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198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80021040.7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内窥镜装置具有:插入部,其具有挠性,在该插入部形成有通道;挠性管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第一弯曲部,其比所述挠性管部靠前端侧设置;第二弯曲部,其比所述第一弯曲部靠前端侧设置;观察部,其比所述插入部的所述第二弯曲部靠前端侧设置;第一驱动部,其通过对与所述第一弯曲部连接的第一操作线进行进退操作,使所述第一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第二驱动部,其使所述第二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以及控制部,其进行如下的控制: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生成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向所述第一驱动部发送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驱动部发送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部根据来自所述控制部的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解除对所述第一操作线的保持,所述第二驱动部根据来自所述控制部的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使所述第二弯曲部弯曲,使得所述观察部朝向处置对象。

    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738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80114455.3

    申请日:2009-04-08

    Inventor: 坂本哲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4 H02N2/026 H02N2/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能够在降低被驱动部件的移动阻力及摩擦阻力的同时可靠地仅导引,并且能够小型化。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至少具备具有压电元件的超声波振子、通过与超声波振子之间的摩擦力而被驱动的被驱动部件、推压超声波振子以使得在超声波振子与被驱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推压部件、抵接于被驱动部件的球状的滚动部件、以及经由滚动部件可移动地支承被驱动部件的基座部件,滚动部件在第1抵接点与被驱动部件抵接,并且在两个第2抵接点与基座部件抵接,将第1抵接点与两个第2抵接点分别连结所成的两条直线的长度大致相等。

    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7388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4455.3

    申请日:2009-04-08

    Inventor: 坂本哲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4 H02N2/026 H02N2/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能够在降低被驱动部件的移动阻力及摩擦阻力的同时可靠地仅导引,并且能够小型化。直线驱动型超声波马达,至少具备具有压电元件的超声波振子、通过与超声波振子之间的摩擦力而被驱动的被驱动部件、推压超声波振子以使得在超声波振子与被驱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的推压部件、抵接于被驱动部件的球状的滚动部件、以及经由滚动部件可移动地支承被驱动部件的基座部件,滚动部件在第1抵接点与被驱动部件抵接,并且在两个第2抵接点与基座部件抵接,将第1抵接点与两个第2抵接点分别连结所成的两条直线的长度大致相等。

    线性驱动式超声波马达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96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5126.2

    申请日:2009-04-08

    Inventor: 坂本哲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6 H02N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稳定的按压力、与外部装置的关系的制约较少、小型的线性驱动式超声波马达。其至少具备:超声波振子,具有压电元件;被驱动部件,通过与超声波振子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该被驱动部件;按压部件,按压超声波振子以便在超声波振子与被驱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壳体部件,收容超声波振子和按压部件;以及基座部件,能够移动地支持被驱动部件;在按压部件的中央部与超声波振子抵接、且按压部件的端部中的至少夹着中央部的2个端部与壳体部件抵接的状态下,壳体部件被组装到基座部件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